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小米的琴课笔记
回帖:《小胡笳》(六)
1.自然的吟挠
吟挠的时候要整个手臂放松,只靠腕子的活动来做。应该做的圆活,而不是紧绷绷的,太紧让人听起来不舒服。开始的时候都是不自然的,不是太过就是不够,但通过一定的控制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就会形成自然而然的动作了。
2.对曲子结构的认识
曲子弹熟之后要注重其细节的考察,其中除了轻重缓急之外,还有就是要对曲子的结构有整体的认识,它是怎么构架起来的,前后句是怎样进行衔接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曲子中蕴含着怎样的情绪,这种情绪要怎么表达出来,等等。
这种学曲子的思路我总结为:
宏观→→微观→→宏观→→微观→→宏观
第一步,宏观。就是要把曲子先整个弹下来,弹顺,弹熟。
第二步,微观。就是要细扣每个音的效果,其中包括要练熟不熟悉的指法,或者节奏型。每个走音的效果,音的轻重缓急都要在这一步完成。
第三步,宏观。这次就要从整体上对曲子进行把握,对曲子的结构要有认识,怎么开始,怎么展开,怎么进入高潮,怎么结束的。用老师的原话说:“中国古代的文章都讲究起承转合,诗词的格律要求更严,历代文人喜爱的古琴曲怎么能没有结构呢。”了解曲子结构对于理解曲意相当的重要,通过结构可以领会到作曲者所要表达的意图,那么弹奏时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用什么样的感情也就清晰可见了。
第四步,微观。对曲子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要再细看曲子的每一句之间的连接关系。前后句之间当然是有前因后果一样的联系。每一个乐句都“说”的有理有据,整个曲子才能成为一篇“文章”。
第五步,宏观。毕竟听曲子是给人一个整体的印象,在之前的功夫都做足之后,弹奏的时候不需考虑手该怎么放,该用多大力等等的细节,一切都变成自然而然的动作,手随心动,那么这首曲子才算是学好。还用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曲子三个月想弹熟,早着呢!”
3.基本功时刻不能扔
心到手到的功夫不是想有就会有的,而是需要不断的巩固练习。由于之前疏忽了很长一段时间,左右手都不太听话了。弹曲子时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不稳当”,多余的动作很多,有点眼花缭乱,再加上左手音位走的不准,用力一猛就会差上几分。这基本功的东西还真是不能丢的。
下一楼›:《泛沧浪》(一)
题解:
神奇秘谱:臞仙曰,是曲者亦云郭楚望所作。志在扁舟于五湖,弃 ..
‹上一楼:胖子说我弹的比以前难听了.....

查看全部回帖(106)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