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原名琴,堪称中国现存最古老之拨弦乐器,可信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先秦以至两汉典籍中,颇不乏有关之记载,如《礼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诗经》:“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椅桐梓漆,爰伐琴瑟”、《风俗能》:“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可知先秦之世,琴乐已然盛行,为众所重视喜爱,以桐梓制琴亦具悠久历史,迄今尚有唐、宋、元、明、清各代古斫流传,即有破损,经修缮后仍可供弹奏使用。 @y->4`N
琴之起源,自古即众说纷纭;据古籍所载,琴之创始者有伏羲氏、神农氏、黄帝、帝尧、帝舜……等诸般说法,因年代久远兼无原始实物传世,上述诸说仅足显示古琴历史之悠久,惜未能穷究其为何时何人所创。 GC H= X
现时能行琴器长度多在一二0至一二五公分间,最宽处(肩部或琴首)约廿公分,即以最长宽之面、底板合成并外加灰漆,整体腹腔中空之狭长共鸣体,面圆拱而底平,下开两出音孔;除用于承弦之岳山、龙龈外,面镶十三徽以标示音位,底嵌两雁足以分系七弦,琴轸则外露于底板之轸池上,以便随时调音;现存此种已定型琴器以唐琴为最古。自唐至今,历朝所制之琴虽各显不同时代风格与制作特色,惟基本结构尚无重大改变。 g8mVjM\B;
早期琴貌 *-Y77p7u
唐代以前之琴器面貌如何,目前督无传世真品可见,仅自近代考古所得及现存古画中略窥其一二。诸如四川绵阳出土之东汉弹琴俑,显示抚琴态手法;宋摹本东晋顾恺之斫琴图中,具见当时琴式内外及制琴施漆过程;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内砖壁画,不独描绘富特色之琴型,更首现琴徽图像……。近二十年出土之重要类琴实物则有下列四器: WDKj)f9cy
一、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之十弦琴,全长67公分,1978年出土。 ('W#r"
二、湖南长沙五里牌战国墓之九弦琴(暂称),全长79.5公分,惜发现时已无岳山、弦、轸、据龙龈上九条弦压痕推断,其弦数似为九弦或更少,1980年出土。 oScHmGFv
三、湖北荆门市郭店村战国墓之七弦琴,全长82.1公分,1993年出土。 C;wN>HE
四、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之七弦琴,全长82.4公分,1973年出土。 b#P,
荆门郭店战国琴乃现见中国七弦乐器最早实物,其大小与琴体构造略同于先前出土之马王堆西汉琴;上列四器弦数,尺寸虽不一,若与唐代以来——即现仍通行之琴制比较,其同者;出土四琴俱有类似乎今之岳山、龙龈、琴轸等部件,琴体外髹漆,系弦法亦相似;异处则发吓: `?rPs8+R
一、 出土四琴均短小,最长之马王堆琴亦仅及今琴三分之二长。(有论者以汉代每尺23.1公分,符合蔡邕《琴操》所云:“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之说,待考。) @fT*fv
二、无琴徽,未悉有否弹奏泛音,琴面非完全平直,除散音外,或可于局部弹按音;曾侯乙墓十弦琴之面板尤为起伏不平,较难按弹。 >Fz_]z
三、体形道宽尾狭,底板短于现板,底只及面长三分之二左右;面板后段为实木,前段方挖成T型槽腹,与活动式之底板合为共鸣箱;今琴则面、底等长并整体挖空,面底板胶合后,非破腹——即破开接合处,不能在再启音箱。 Y:G6Nd
VFM
四、琴轸藏于腹内,须手打开底板始能调音;今琴之轸则置于琴体外,可随时调音。 ZP*Hx
%U
五、只具一雁足,所有弦均系于一足上,不若今琴之七弦分系两足;亦无今琴之龙池、凤沼等出音孔。 )rz4IfE
四器中,马王堆七弦琴及曾侯乙墓十弦琴出土较早,故考界,音乐界论之者众,不少学者认同为今琴前身,即琴之早期实物;亦有琴家持异议,以为此两器音乐功能不足,与古籍所载之琴不符,其与今珍仅属同宗异族而非前后关系。因学术界对此等出土弦乐器未有公论,现暂称之为类琴乐器或琴属乐器。由此观之,欲真正认识早期琴器面貌,仍须待日后更多古材料及出土实物面世,方可进一步加以研究论证。 W+a>*#*
唐代 Iqe4O~)
研究古代琴器——犹其现行琴制之作演变,唐代实属承先启后时期。考琴之起源变革,唐以前虽有古籍可稽,惜无足够而确切之实物佐证,故暂难辨清;唐则不然,尚有盛、中、晚期制作传世,部分更具年款,可配合文献记载以研究并订出各期标准器。若言琴器制作水平,唐代乃制琴史上高峰;盖现行琴制远于唐以前已大致形成,发展至唐,显然更为完备,几达完美之境,故其制相沿至今,历千多年仍无重大改变,既为时贤年重,亦备受后世推崇,自唐至今,历代俱有仿唐制作。有唐一代,制琴名家辈出,尤以西蜀雷氏家族为最著,族中最负盛名者则莫过盛唐时期之雷威,其余有雷霄、雷文、雷珏、雷迅……等多人,据《陈拙琴书》所载,昔明皇返蜀,曾诏雷俨充“翰林斫琴待诏”,雷氏制琴为时人所重,于此可见;其族制琴传统世代相传,延至唐末,达百余年之久。雷氏一族外,唐代制琴名家尚有张越、沈镣、郭谅、李勉、冯昭……等,惜乎雷氏琴以外,上述各名家无作品流传至今。现存唐琴标准器中,著名者如盛唐雷威制春雷琴、九霄环佩琴,中唐至德丙申款大圣遗音琴、玉玲珑琴,晚唐太和丁未款独幽琴、飞泉琴等。然不论宫琴如大圣遗音,或野斫如飞泉,制作上均有共同之时代特点,概括言之,有如下数点: ):&A\nb
一、选材 '/b,3:
琴以桐梓为材,自古已然,惟传世唐琴中,亦有用松杉作面底者。若九霄环佩、玉玲珑为桐面杉底,飞泉则面底俱杉。据《女郎环记》所述,雷威制琴不必皆桐,每于大风雷雪中独往峨眉,择松杉之优者伐而斫琴,妙过于桐,可知唐人选材不拘泥于古人成法;北宋《斫匠秘诀》曾引雷氏语:“选良材,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亦见其对选材之重视。 X.,SXNS+B
二、形制 88d0`6K-9
古人云:“唐圆宋扁”。较之宋元明琴,唐琴造形确属浑圆,如盛唐琴之面板漫圆而肥,又常于项、腰等内收部位将上下楞角作圆处理,或称减薄,琴额下亦向外渐斜出,以减少琴体此较厚三处之肥厚感;中唐以至晚唐之面浑圆渐逊,圆则依然,惟琴底额下、项、腰三处之减薄造圆方式仍与盛唐琴无异。 8;p6~&).C~
唐琴之岳山、龙龈均有合理高度,所谓“前一指,后一纸”是也;亦具适当之低头程度,其低头多自四徽始,渐次低于水平迄岳山内际,若如是则抚琴 B[C2uVEX:
三、琴腹 jN 5Hku[?
现存各时期之唐琴中,不论琴面为桐或杉,部份于腹内面板正对龙池、凤沼处(或其中一处)以桐木块镶贴成假衲音,更有盛唐、中唐之器于假衲音正中开挖圆沟,此宋人所称之雷氏琴特点;腹内底板则“琴底悉洼,微令如仰瓦”、“于龙池凤沼之弦,微令有唇,余处悉洼之……令声有关闭”,据宋人记载,此皆雷、张琴之特点,达致腹内琴音“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效果。唐琴声音特点多见于宋人记载,如《琴苑要录》:“唐贤所重,惟雷、张之琴,雷琴重实,声漫劲而雅;张琴坚清,声清越而润”,又《陈氏乐书》:“然斫制之妙,蜀称雷霄、郭谅,吴称沈镣、张越;霄、谅清雄沉细,镣越虚鸣而响亮”。镶贴假衲音之法,唐以后历两宋至明初,期间仍偶有制琴家采用。 1@E<5rp o
史载唐代制琴家李勉曾以小桐块胶缀之制成响泉,韵磬等名琴,惜已失传,惟此种百衲琴宋明以来仍续有制造。 O~9
%!LAu
四、漆灰断纹 H]"Z_n_
唐琴之表漆色有黑及栗壳两种,几朱红色皆后人所加,表漆下之灰胎必为纯鹿角灰;灰胎下则用麻布自下往上包裹琴背及两侧,达面之际而止,以保护面底胶合线使不易开裂;其后宋代琴亦有沿袭此类制法者。 w48T?
唐琴断蚊以蛇腹断为主,亦有冰纹断、流水断、及蛇腹间所夹杂之牛毛断等。 !y'LKze+G
上述各项为唐琴之较重要特点,自不足以全面概括其整体成就,仅可说明唐代乃制琴史上继往开来之重要一页。 2#@S6zc
五代 }0?642 =-
唐以后为五代,维时仅五十三年,期间有吴越钱忠懿王遣使觅得天台寺柱良桐,制为洗凡、清绝两旷代名琴典故,足见琴之为世所重依旧,惜南宋后二琴皆已失传,现只见后世所制同名器,具五代年款之真品,迄今尚未发现。然五代历时既短,即北宋初年亦去唐未远,该时期所制琴器,应犹存唐代遗风。显著例证莫如1937年《今虞琴刊》所载——已故苏州琴家吴兰荪旧藏之宋太祖制虞廷清韵琴;琴为伏羲式,造型尺寸酷肖唐物,期面经重修致断纹全损,观琴背则圆如仰瓦,且满布隐起如剑锋状之流水断,若无“开宝戊辰”四字腹款,几误以为唐制。可见五代以至北宋前期之琴器制作,仍深受唐代风格影响。
nq8mz I
宋代 W DY,?
宋代乃唐以后制琴史上另一重要时代,上承唐代优良斫琴传统,加以帝王公卿之重视、文人学者之喜爱,渐而形成极具代表性之时代风格。明初曹昭《格古要论》 “宋时置官局制琴,其琴俱有定式,长短大如一,故曰官琴,但有不如式者俱是野斫,然伪斫者多,宜细辨之”,由官家设局专司制琴,所造当不在少,尔后明代潞王琴之式样尺寸划一,此其滥觞;尤著者:前宋太宗之创九弦琴,后有徽宗之蓄南北名琴于宣和殿百琴堂,足见宋王室朝廷对琴之重视程度。宋代琴家操缦之余,尚遗不少琴学著作,为后世研究唐宋琴器发展之重要参考文献。如北宋欧阳修《三琴记》、苏东坡《杂书琴事》、沈括《梦溪笔谈》均记唐琴用材及制作特点;《琴苑要录》内收北宋人斫琴法;宋末人周密著《云烟过眼录》详叙唐宋制琴名手及名琴流传情况;明代辑刊之宋人著《太古遗音》,指法之外,尚收琴制、造琴法、历代琴式等,图文并茂;南宋赵希鹄之《洞天清录》内容甚广,举凡琴式演变、选材、琴材品种、制琴及漆灰法、琴腹构造、断纹类别及辨伪、琴用器物配件等莫不具载,立论大多精辟,其与《太古遗音》之内容屡为明清谱所转载引用。宋代琴器展概况现分述如下: DkA cT[
一、制琴名家 O9A.WSJ
>}
宋代斫琴名手甚多,如《过眼烟云录》即载有下列诸家: ,\[&%ph
北宋——蔡睿又、僧智仁、卫中正、庆历中人。 @= 6}w_
朱仁济、马希亮、马希仁、崇宁中人。 J^pL_
南宋——金渊、汴人,绍兴妙手。 X~5TA)h;~
金公路,所谓金道者,绍兴初人。 u
q:>g
陈亨道,高宗朝。 VGM8&J{o'
南宋后期尚有严樽、马大夫、梅四官人、龚老应奉。林杲东卿等多人。 ]&yO>\MgJB
二、琴式 fV
Ah</aZ
现存唐琴之式样仅七种,明初宁潘朱权据宋田芝翁《太古遗音》辑刊之《太音大全》集中,收历代琴式达三十八样,可见唐至两宋琴式渐增,其中尤以仲尼式最这人熟悉。据现存实物资料推断,仲尼式出现于晚唐,更因宋代尊崇儒道,自此大为流行,几成一尊之局,迄今不衰,1937年《今虞琴刊》所载二百余张历代古琴统计,仲尼式十占其八,可知该式千余年来之流行程度。 [xk1}D
三、琴材 ;_of'
古人制琴,向重良材,相传汉蔡邕取焚余之桐制成焦尾名琴,又《广博物志》所记:“列子尝游泰山,见霹雳伤柱,因以制琴,有大声”,或如唐雷威选伐峨嵋松为琴材、五代吴越王得寺柱良桐斫为洗凡、清绝二琴,比皆言良材之识别,惟宋人不独强调良材,亦重视古材、古良材。如《洞天清录》:“古材最难得,过于精金美玉,得古材者命良工旋制之,斯可矣”、“今人见琴池沼中有雷文、张越字便以为至宝,殊不知雷张皆开元天宝时人,去今能有几何?若得古材依法留心斫之,雷张未必过也。”毋怪乎宋斫之佳者,音韵可匹唐琴,而觅选古良材制琴冀得妙音之法,为历代制琴家所重视,至今依然,已成加快提高琴音水平之重要手段,如明代益藩所制琴,常有某年“获古良材”腹款;香港某琴家藏一明崇祯款仲尼式琴,腹内书有“大唐明福寺钟梁古桐,泰岳寺殿栋古梓”等语;以至现今扬州斫琴手采用出土棺椁木作琴材,其理均同。 k5xzC&
宋人尚创面底皆桐之纯阳琴。据赵希鹄《洞天清录》:“底面俱用桐谓之纯阳琴,古无此制,近世为之,取其暮夜阴雨之际声不沉”。赵氏为南宋晚期宗室后裔,好古博闻,可知纯阳琴应属北宋末至南宋两百年间某种流行制法,而北宋前期琴器一仍古制,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为主要琴材。 #It{B
四、形制演变 rYeFYPS
传世宋斫虽较唐琴为多,具年款者仍少。前人唐圆宋扁之说仅言外形(弧度、厚度)演进,而未及尺寸(长短、宽窄)变化,须以宋明人记载配合典型器相印证,始可窥两宋间形制特色与演变概况。 -'&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