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原名琴,堪称中国现存最古老之拨弦乐器,可信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先秦以至两汉典籍中,颇不乏有关之记载,如《礼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诗经》:“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椅桐梓漆,爰伐琴瑟”、《风俗能》:“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可知先秦之世,琴乐已然盛行,为众所重视喜爱,以桐梓制琴亦具悠久历史,迄今尚有唐、宋、元、明、清各代古斫流传,即有破损,经修缮后仍可供弹奏使用。 Ch'e'EmI
琴之起源,自古即众说纷纭;据古籍所载,琴之创始者有伏羲氏、神农氏、黄帝、帝尧、帝舜……等诸般说法,因年代久远兼无原始实物传世,上述诸说仅足显示古琴历史之悠久,惜未能穷究其为何时何人所创。 4&<zkAMR
现时能行琴器长度多在一二0至一二五公分间,最宽处(肩部或琴首)约廿公分,即以最长宽之面、底板合成并外加灰漆,整体腹腔中空之狭长共鸣体,面圆拱而底平,下开两出音孔;除用于承弦之岳山、龙龈外,面镶十三徽以标示音位,底嵌两雁足以分系七弦,琴轸则外露于底板之轸池上,以便随时调音;现存此种已定型琴器以唐琴为最古。自唐至今,历朝所制之琴虽各显不同时代风格与制作特色,惟基本结构尚无重大改变。 },%,v2}
早期琴貌 f3SAK!V+s
唐代以前之琴器面貌如何,目前督无传世真品可见,仅自近代考古所得及现存古画中略窥其一二。诸如四川绵阳出土之东汉弹琴俑,显示抚琴态手法;宋摹本东晋顾恺之斫琴图中,具见当时琴式内外及制琴施漆过程;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内砖壁画,不独描绘富特色之琴型,更首现琴徽图像……。近二十年出土之重要类琴实物则有下列四器: 7?]wAH89
一、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之十弦琴,全长67公分,1978年出土。 d;g]OeF
二、湖南长沙五里牌战国墓之九弦琴(暂称),全长79.5公分,惜发现时已无岳山、弦、轸、据龙龈上九条弦压痕推断,其弦数似为九弦或更少,1980年出土。 'NN3XyD
三、湖北荆门市郭店村战国墓之七弦琴,全长82.1公分,1993年出土。 bo
&QKK
四、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之七弦琴,全长82.4公分,1973年出土。 BmFtRbR
荆门郭店战国琴乃现见中国七弦乐器最早实物,其大小与琴体构造略同于先前出土之马王堆西汉琴;上列四器弦数,尺寸虽不一,若与唐代以来——即现仍通行之琴制比较,其同者;出土四琴俱有类似乎今之岳山、龙龈、琴轸等部件,琴体外髹漆,系弦法亦相似;异处则发吓: |[iEi
一、 出土四琴均短小,最长之马王堆琴亦仅及今琴三分之二长。(有论者以汉代每尺23.1公分,符合蔡邕《琴操》所云:“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之说,待考。) c?}{>ig/)
二、无琴徽,未悉有否弹奏泛音,琴面非完全平直,除散音外,或可于局部弹按音;曾侯乙墓十弦琴之面板尤为起伏不平,较难按弹。 q22@ZRw
三、体形道宽尾狭,底板短于现板,底只及面长三分之二左右;面板后段为实木,前段方挖成T型槽腹,与活动式之底板合为共鸣箱;今琴则面、底等长并整体挖空,面底板胶合后,非破腹——即破开接合处,不能在再启音箱。 ;]VLA9dC
四、琴轸藏于腹内,须手打开底板始能调音;今琴之轸则置于琴体外,可随时调音。 h3(B7n7
五、只具一雁足,所有弦均系于一足上,不若今琴之七弦分系两足;亦无今琴之龙池、凤沼等出音孔。 +HF*X~},i
四器中,马王堆七弦琴及曾侯乙墓十弦琴出土较早,故考界,音乐界论之者众,不少学者认同为今琴前身,即琴之早期实物;亦有琴家持异议,以为此两器音乐功能不足,与古籍所载之琴不符,其与今珍仅属同宗异族而非前后关系。因学术界对此等出土弦乐器未有公论,现暂称之为类琴乐器或琴属乐器。由此观之,欲真正认识早期琴器面貌,仍须待日后更多古材料及出土实物面世,方可进一步加以研究论证。 :v%iF!+.P
唐代 ]T>|Y0 |
研究古代琴器——犹其现行琴制之作演变,唐代实属承先启后时期。考琴之起源变革,唐以前虽有古籍可稽,惜无足够而确切之实物佐证,故暂难辨清;唐则不然,尚有盛、中、晚期制作传世,部分更具年款,可配合文献记载以研究并订出各期标准器。若言琴器制作水平,唐代乃制琴史上高峰;盖现行琴制远于唐以前已大致形成,发展至唐,显然更为完备,几达完美之境,故其制相沿至今,历千多年仍无重大改变,既为时贤年重,亦备受后世推崇,自唐至今,历代俱有仿唐制作。有唐一代,制琴名家辈出,尤以西蜀雷氏家族为最著,族中最负盛名者则莫过盛唐时期之雷威,其余有雷霄、雷文、雷珏、雷迅……等多人,据《陈拙琴书》所载,昔明皇返蜀,曾诏雷俨充“翰林斫琴待诏”,雷氏制琴为时人所重,于此可见;其族制琴传统世代相传,延至唐末,达百余年之久。雷氏一族外,唐代制琴名家尚有张越、沈镣、郭谅、李勉、冯昭……等,惜乎雷氏琴以外,上述各名家无作品流传至今。现存唐琴标准器中,著名者如盛唐雷威制春雷琴、九霄环佩琴,中唐至德丙申款大圣遗音琴、玉玲珑琴,晚唐太和丁未款独幽琴、飞泉琴等。然不论宫琴如大圣遗音,或野斫如飞泉,制作上均有共同之时代特点,概括言之,有如下数点: FPkig`(3
一、选材 {k)H.zwe
琴以桐梓为材,自古已然,惟传世唐琴中,亦有用松杉作面底者。若九霄环佩、玉玲珑为桐面杉底,飞泉则面底俱杉。据《女郎环记》所述,雷威制琴不必皆桐,每于大风雷雪中独往峨眉,择松杉之优者伐而斫琴,妙过于桐,可知唐人选材不拘泥于古人成法;北宋《斫匠秘诀》曾引雷氏语:“选良材,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亦见其对选材之重视。 |]'gd)%S\
二、形制 +a|u,'u
古人云:“唐圆宋扁”。较之宋元明琴,唐琴造形确属浑圆,如盛唐琴之面板漫圆而肥,又常于项、腰等内收部位将上下楞角作圆处理,或称减薄,琴额下亦向外渐斜出,以减少琴体此较厚三处之肥厚感;中唐以至晚唐之面浑圆渐逊,圆则依然,惟琴底额下、项、腰三处之减薄造圆方式仍与盛唐琴无异。 ~)#xOE}
唐琴之岳山、龙龈均有合理高度,所谓“前一指,后一纸”是也;亦具适当之低头程度,其低头多自四徽始,渐次低于水平迄岳山内际,若如是则抚琴 d(q2gd@
三、琴腹 hY/i)T{
现存各时期之唐琴中,不论琴面为桐或杉,部份于腹内面板正对龙池、凤沼处(或其中一处)以桐木块镶贴成假衲音,更有盛唐、中唐之器于假衲音正中开挖圆沟,此宋人所称之雷氏琴特点;腹内底板则“琴底悉洼,微令如仰瓦”、“于龙池凤沼之弦,微令有唇,余处悉洼之……令声有关闭”,据宋人记载,此皆雷、张琴之特点,达致腹内琴音“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效果。唐琴声音特点多见于宋人记载,如《琴苑要录》:“唐贤所重,惟雷、张之琴,雷琴重实,声漫劲而雅;张琴坚清,声清越而润”,又《陈氏乐书》:“然斫制之妙,蜀称雷霄、郭谅,吴称沈镣、张越;霄、谅清雄沉细,镣越虚鸣而响亮”。镶贴假衲音之法,唐以后历两宋至明初,期间仍偶有制琴家采用。 JpZ3T~Wrf
史载唐代制琴家李勉曾以小桐块胶缀之制成响泉,韵磬等名琴,惜已失传,惟此种百衲琴宋明以来仍续有制造。 =zRjb>
四、漆灰断纹 'e*:eBoyb
唐琴之表漆色有黑及栗壳两种,几朱红色皆后人所加,表漆下之灰胎必为纯鹿角灰;灰胎下则用麻布自下往上包裹琴背及两侧,达面之际而止,以保护面底胶合线使不易开裂;其后宋代琴亦有沿袭此类制法者。 tN_~zP
唐琴断蚊以蛇腹断为主,亦有冰纹断、流水断、及蛇腹间所夹杂之牛毛断等。 g>n1mK|
上述各项为唐琴之较重要特点,自不足以全面概括其整体成就,仅可说明唐代乃制琴史上继往开来之重要一页。 6.M!WK{+
五代 (AT)w/
唐以后为五代,维时仅五十三年,期间有吴越钱忠懿王遣使觅得天台寺柱良桐,制为洗凡、清绝两旷代名琴典故,足见琴之为世所重依旧,惜南宋后二琴皆已失传,现只见后世所制同名器,具五代年款之真品,迄今尚未发现。然五代历时既短,即北宋初年亦去唐未远,该时期所制琴器,应犹存唐代遗风。显著例证莫如1937年《今虞琴刊》所载——已故苏州琴家吴兰荪旧藏之宋太祖制虞廷清韵琴;琴为伏羲式,造型尺寸酷肖唐物,期面经重修致断纹全损,观琴背则圆如仰瓦,且满布隐起如剑锋状之流水断,若无“开宝戊辰”四字腹款,几误以为唐制。可见五代以至北宋前期之琴器制作,仍深受唐代风格影响。 v%)=!T,
宋代 &`}ACTY'P
宋代乃唐以后制琴史上另一重要时代,上承唐代优良斫琴传统,加以帝王公卿之重视、文人学者之喜爱,渐而形成极具代表性之时代风格。明初曹昭《格古要论》 “宋时置官局制琴,其琴俱有定式,长短大如一,故曰官琴,但有不如式者俱是野斫,然伪斫者多,宜细辨之”,由官家设局专司制琴,所造当不在少,尔后明代潞王琴之式样尺寸划一,此其滥觞;尤著者:前宋太宗之创九弦琴,后有徽宗之蓄南北名琴于宣和殿百琴堂,足见宋王室朝廷对琴之重视程度。宋代琴家操缦之余,尚遗不少琴学著作,为后世研究唐宋琴器发展之重要参考文献。如北宋欧阳修《三琴记》、苏东坡《杂书琴事》、沈括《梦溪笔谈》均记唐琴用材及制作特点;《琴苑要录》内收北宋人斫琴法;宋末人周密著《云烟过眼录》详叙唐宋制琴名手及名琴流传情况;明代辑刊之宋人著《太古遗音》,指法之外,尚收琴制、造琴法、历代琴式等,图文并茂;南宋赵希鹄之《洞天清录》内容甚广,举凡琴式演变、选材、琴材品种、制琴及漆灰法、琴腹构造、断纹类别及辨伪、琴用器物配件等莫不具载,立论大多精辟,其与《太古遗音》之内容屡为明清谱所转载引用。宋代琴器展概况现分述如下: ',s{N9
一、制琴名家 <ahcE1h
宋代斫琴名手甚多,如《过眼烟云录》即载有下列诸家: J@RV ^2
北宋——蔡睿又、僧智仁、卫中正、庆历中人。 X=[`+=
朱仁济、马希亮、马希仁、崇宁中人。 OyATb{`'
南宋——金渊、汴人,绍兴妙手。
A&C?|M?M
金公路,所谓金道者,绍兴初人。 "9OOyeKu%
陈亨道,高宗朝。 vFK!LeF%
南宋后期尚有严樽、马大夫、梅四官人、龚老应奉。林杲东卿等多人。 bJB*w
二、琴式 w-5_Ru
现存唐琴之式样仅七种,明初宁潘朱权据宋田芝翁《太古遗音》辑刊之《太音大全》集中,收历代琴式达三十八样,可见唐至两宋琴式渐增,其中尤以仲尼式最这人熟悉。据现存实物资料推断,仲尼式出现于晚唐,更因宋代尊崇儒道,自此大为流行,几成一尊之局,迄今不衰,1937年《今虞琴刊》所载二百余张历代古琴统计,仲尼式十占其八,可知该式千余年来之流行程度。 keS%w]87
三、琴材 [(iJj3s!
古人制琴,向重良材,相传汉蔡邕取焚余之桐制成焦尾名琴,又《广博物志》所记:“列子尝游泰山,见霹雳伤柱,因以制琴,有大声”,或如唐雷威选伐峨嵋松为琴材、五代吴越王得寺柱良桐斫为洗凡、清绝二琴,比皆言良材之识别,惟宋人不独强调良材,亦重视古材、古良材。如《洞天清录》:“古材最难得,过于精金美玉,得古材者命良工旋制之,斯可矣”、“今人见琴池沼中有雷文、张越字便以为至宝,殊不知雷张皆开元天宝时人,去今能有几何?若得古材依法留心斫之,雷张未必过也。”毋怪乎宋斫之佳者,音韵可匹唐琴,而觅选古良材制琴冀得妙音之法,为历代制琴家所重视,至今依然,已成加快提高琴音水平之重要手段,如明代益藩所制琴,常有某年“获古良材”腹款;香港某琴家藏一明崇祯款仲尼式琴,腹内书有“大唐明福寺钟梁古桐,泰岳寺殿栋古梓”等语;以至现今扬州斫琴手采用出土棺椁木作琴材,其理均同。 i)[~]D.EH8
宋人尚创面底皆桐之纯阳琴。据赵希鹄《洞天清录》:“底面俱用桐谓之纯阳琴,古无此制,近世为之,取其暮夜阴雨之际声不沉”。赵氏为南宋晚期宗室后裔,好古博闻,可知纯阳琴应属北宋末至南宋两百年间某种流行制法,而北宋前期琴器一仍古制,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为主要琴材。 l TJM}K
四、形制演变 N#8$pE
传世宋斫虽较唐琴为多,具年款者仍少。前人唐圆宋扁之说仅言外形(弧度、厚度)演进,而未及尺寸(长短、宽窄)变化,须以宋明人记载配合典型器相印证,始可窥两宋间形制特色与演变概况。 :o_6
宋初琴器,若前述之太祖开宝款虞廷清韵,制作特色仿佛唐琴,嗣后始自圆而扁,渐成宋扁风格;弧度以外,琴形尺寸亦生变化,与唐不一。以现存唐琴统计,其均在120——125公分间,肩宽不离19——21公分,尾宽则为13——15.5公分;据《琴苑要录》:“近代所效古制微短,其音促而声细”、“近代之人不稽于古,;加其长阔,矫欲高鸣,失其琴音”,考《琴苑要录》约成书于北宋中叶,所谓“古”即言唐,可知当时虽有仿唐制作,尺寸则未必尽效,每随已意更改盼求迥异于唐琴之音韵。可举数例以说明: DIWcX<s
1、吉林省博物馆藏仲尼式宋琴松风清节,通长116.8公分,肩当三徽、宽18.6,尾宽13公分,发蛇腹间冰纹断,音韵松古清脆,面底圆拱而内刻伪唐款,与上述唐琴尺寸比较,恰好是古制微短,然此仅为该时期仿唐而稍易尺寸例证,自非宋琴风格主流。 /jN&VpDG
2、香港砚琴斋藏仲尼式宋琴鹤唳清宵,通长127公分,肩当三徽而宽21.5公分,尾宽15.5公分,面底皆蛇腹断,音色苍古沉雄,琴面呈宽扁状,其尺寸大于传世唐琴,正属于不稽于古,加其长阔之作,亦为北宋琴主要风格之一。 X({R+
3、北京历史博物馆藏北宋刘安世造伶官式混沌材琴,通长123.5公分,肩宽19.2公分,尾宽14公分,通体冰纹断,发音清实;又《今虞琴刊》载扬州胡氏藏北宋崇宁马希仁制仲尼式琴,黑漆小蛇腹断,肩当三徽,其音灵透;此两者尺寸适中,同于常琴,项、腰之上或下楞角虽仍作仿唐之圆之理,论扁、薄、轻程度则逾鹤唳清宵,更显宋琴——尤其北宋晚期琴器特色。 x?2y^3<5
自宋室南渡,御府名琴流散,制琴风尚随之又变,其发展至南宋末年,颇有与北宋琴相异处。周密《云烟过眼录》记:“金公路,所谓金道者,琴薄而清,绍兴初人”、“陈亨道,高宗朝,琴厚而古”,绍兴亦宋高宗年号,据此可知南宋初期琴器存两大类型:既不乏陈亨道琴厚而古之仿唐制作,亦有金公路琴薄而清一路较典型南宋风格。陈亨道遗器惜未之见,金公路所斫如仲尼式玉壶冰琴,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通长119.1公分,肩当三徽而宽19.3公分,尾宽13.3公分,断纹兼蛇腹流水,按弹则松脆响亮,体溥且面弧较平,正具薄而清(轻)特点,此亦为尔后南宋琴器制作主要路向。南宋中晚期琴式特点——尤其南北宋仲尼式琴这演变,载于《洞天清录》:“古琴唯夫子(仲尼)、列子二样……而夫子、列子样亦皆肩垂而阔,非若今耸而狭也。”其实例可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南宋仲尼式海月清辉琴,能长117.5公分,肩在一二徽之间,宽18公分,具耸而狭之状;尾宽12.5公分,发水波形断纹,面较平而具金石声。 V/t-
以上述各器相较并证诸宋人记述,可知宋琴演变概略。要言之,北宋琴自仿唐之圆变为扁圆、扁,外形——尤其仲尼式常肩垂而阔,肩约当三徽而宽多不小十九公分,尺寸普遍适中,部份稍宽长;南宋琴除仿古之作外,体形渐趋扁平狭小,至中晚期之琴多呈肩耸而狭,尤以仲尼式为然,肩宽约十八公分而位于一徽半至三徽间,宽大者较少。 3gz4c1 s^:
五、琴腹 gx=2]~O1(
槽腹制作,至唐已有大成,宋人不独记载唐琴槽腹特点,于琴器内外构造、制度尺寸亦具完整论法则。如《太古遗音》中,无论琴面、底、槽腹均有图文加以解说,若以传世实物印证宋人所述,琴腹之可言处有三: p;rT#R&6>
1、 纳音——偶有宋琴仿唐制以桐木块作假纳音,如香港历风堂之大雅、砚琴斋之雪涛,内皆大块桐木板所制假纳音,与唐琴异处,中不隆起,亦无圆沟;弧度则与腹内面板同。雪涛尤属异制,其假纳音俱以竹钉悬空连接而板,不相紧贴而生空隙,两假纳音之首尾两端皆有天地柱支撑,各柱中尚有竹钉贯穿并连接面底板,故其音柱数目倍于常琴,当龙池一块长竟尺余,欲使余音关而不散,因亦称之为双层面板。 Z`yW2ON$'
2、 音柱——《太古遗音》以天柱为圆、地柱为方,后世多奉为标准,所睹传世历代琴器,则天圆地方、天地皆方、天地俱圆皆有;惟宋斫中亦见音柱作矩形(长方形)者,若香港砚琴斋、开封丁氏所藏无名仲尼式宋琴各一,其音柱均呈矩形,或属宋代特殊制法一种。 RQCKH]&!
3、 声池、韵沼——即槽腹首尾两端所挖之半月凹池,北宋《斫匠秘诀》首称之为韵池,尾池,《太古遗音》附图并易其名。然宋琴是否具此,未见剖开之实物暂不可知,所观已破腹之明清琴中,确有少数剜备声池、韵沼、当受宋人制琴法之影响。 f/pr
六、灰漆断纹 eXQzCm
两宋制琴仍以鹿角灰胎为主,偶有于灰胎下施葛布底者,然不多见。八宝灰之应用约始于北宋晚期,乃以金屑、珍珠、玛瑙珊瑚、玉石等碾碎混入鹿角灰而成,传世琴用此种灰胎者较少。 ,S7M4ajVZB
宋琴断纹有蛇腹、冰裂、流水等,具牛毛断者则鲜。 x<>In"QV
综观宋代琴器,较诸前代仍有所发展,琴制至此更趋完善,足与唐代先后辉映,同为后世楷模。 k7=mxXF
元代 ca"20NQ)
元代历时未及百载,自不足以言发展,仅为宋明间之过渡期而已。如上博藏元至正款伏羲式月明沧海,通长117.3公分,肩阔18.3公分,尾阔12.5公分,发流水断而音清实,仍存南宋晚期肩耸而狭、面弧较平之遗风;若北京故宫所藏元严恭远制仲尼式清籁琴则稍异,通长121.2公分,肩宽18 .2公分,尾宽13 .0公分,发牛毛冰纹断,其音清亮,虽仍狭小而面弧较平,然无耸肩状,其后明琴之造型每多类此。 +f\r?8s
元代制琴名家有严古清、施溪云、施谷云、施牧州(亦作施木舟)、朱致远等,以朱致远所制最著名亦最多见,其琴内款字不一,多署“赤城朱致远制”、“赤城朱远”、“赤城慎庵朱致远”等,阴刻、朱书皆有,然少具年款者,1937年《今虞琴刊*古琴征访录》曾载朱致远款琴达十四张,以仲尼式居多,唯白体乾所藏一张有“洪武三年赤城朱致远”款字,倘属真品,则朱氏应为元末明初人。以《今虞》所载,合近年海内外所闻见之朱致远款琴,其总数当不下三十,又以较小巧之一种仲尼式为最常见,此类朱氏款琴多具四特点:(一)额短尾狭、(二)肩当三徽,(三)面弧较圆、(四)音多清亮;如湖北省博物馆之玉泉、香港砚琴斋之戛玉俱是。体宽大者较少,若北京俪松居藏金声玉振、香港音音室藏九霄环佩,均稍宽大而略存宋意,发音苍松,或属其早年制作。朱氏款百衲琴,现仅见虞山吴氏藏一张。朱致远琴仿品屡见不鲜,有误刻腹款如“朱智远”、“朱制远”者,亦不擅作伪之明证。 {3G2-$yb
明代 |c:xK{Ik
明代造琴之风甚盛,历朝皇帝,亲王以至宦官中,雅好操缦者众,所制各式琴器亦多;上既有好者,则民间普遍造琴自不待言,是以明琴大量流传于世,属现在旧珍中常见一类。 u<nPJeE
明宪宗(成化)、思宗(崇祯)等俱好琴。昔查阜西先生、香港薇斋均藏有成化御制琴,皆造型富丽、发音宏亮;思宗嗜琴成癖,据《大还阁琴谱*陆等序》:“上(崇祯)雅好鼓琴,所善可三十曲……上鼓琴多至丙夜不辄休……”,杨时百曾引《吴梅村诗注》:“崇祯戊寅,内局造琴五百床,内监张姓者主琴务”,可知其爱琴如此。明代擅琴太监特多,著名者如明中叶戴义,明末张元德——即上述内监张姓者,今北京故宫尚存戴义奉弘治御旨监制、名手惠祥所斫仲尼式琴一张,制作精美具金石声;《琴学丛书*藏琴录》记杨时百藏伏羲式飞龙,又《今虞琴刊》载黄则均藏仲尼式龙吟,据两琴腹款,俱崇祯戊寅张元德奉旨督造,似即内局造琴五百床之犹存者。
'cf8VD
明代宗室造琴之多,可称空前,其尤者如《琴学丛书》所言:“明宁、衡、益、潞四王皆能琴,潞琴最多,益次之,宁、衡最少”,它藩虽有制琴,流传则逊于四王;宁藩朱权款琴暂见有四:南京博物院之龙吟,香港沈氏之悬崖飞瀑、湖南顾氏之飞瀑连珠、《琴学丛书》载丁叔雅藏之苍海龙吟,式样尺寸不一而音多松古。衡王琴传世甚稀,所知者如民初杨时百旧藏宣和式太古遗音、涂东辰旧藏师旷式无名琴、郑颖孙旧藏伏羲式龙吟秋水等,三琴造型虽异,皆制于嘉靖乙卯岁。益藩自嘉靖、隆庆至万历间,数代造琴,量多且精,腹款署“潢南道人”、“益国潢南道人”等,式以仲尼为主,如香港砚琴斋之幽谷流泉,天津市博物馆之玉韵,背俱刻 “益藩雅制”、“存诚养德”二印;亦斫有落霞式如广州杨新伦藏龙吟、北京春云居藏巨壑秋等,均造于嘉靖年间;所见益藩遗琴,制作声音多属上品。四王中潞藩虽为后起,造琴则最多,制作始于崇祯癸酉,达四、五百张,式样尺寸如一,并按年份次序编号于腹内,背皆刻“中和”琴名、敬一主人“月印长江水”诗一首, “潞国世传”大印一,圆池方沼,八宝为灰,面镶金徽而圆拱,断发流水兼牛毛,音饶金石韵,据崇祯甲戌潞藩刊行之《古音正宗》,称其中和琴为“皇明潞王敬一道人式”,数百年来潞琴流布天下,至今犹存,然伪者亦多不可不辨。 D1~3 3;
宫廷宗室以外,明代制琴名手亦复不少,高濂《遵生八笺》:“如我朝明高腾、朱致远、惠桐冈、祝公望诸家造琴……若祝海鹤之琴,取材斫法,用漆审音,无一不善……”又《文会常琴谱》:“我朝成化间则有丰城万隆(它谱作方隆),弘治间则有钱塘惠祥,其琴擅名,当代人多珍之”,惠祥所制已见前述;上列诸家以外,万历至崇祯间,尚有江西涂氏——如涂明河、涂嘉宾、涂嘉彦,《今虞琴刊》曾载涂氏造仲尼式琴,其音洪透;又如钱塘汪氏——汪舜卿、舜臣,琴形俱厚朴方整,发音清亮;更有著名之古吴张氏——张敬修、季修、顺修、睿修、敏修等,张岱《陶庵琴忆》称张敬修斫琴为吴中绝技之一,“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明末虞山琴宗,严澄曾作《楷琴记》,述其友陆九来延张敬修以楷木斫琴雅事;张季修遗制如琴家成公亮藏仲尼式忘忧琴,通体蛇腹断纹,外形厚实,发音苍雄;张顺修、睿修所制仲尼式颇相类,尺度均适中,多具黑漆牛毛断,且音色清越可听;敏修制仲尼式琴偏狭小体轻,灰胎略脆薄常发流水牛毛断,面底圆拱而音转沉浑;此外,明代斫琴能手及散存各地之名器仍多,于此不克尽录。 fHacVjJ
明代主要居就在于式样增创,如宪宗之洛象,宁藩之飞瀑连珠,造型独特,俱前所未睹者。宋人《太古遗音》收历代琴式止三十八图,明末《文会堂琴谱》、《古音正宗》等增至四十四种,清初琴谱如《德音堂》、《五知斋》则达五十一式,此外,见于传世器而明肖谱本所未收录者尚多。若《古音正宗》新增七式:汉绮、正合、梁鸾、清英、雷威万壑松、月瞿仙连珠、刘伯温蕉叶等,就中正合、清英两式于《太古遗音》中犹列有说不样类,此明人擅于循古名以创其形之证也。又如落霞式龙吟,即为其例。明代新创之最负盛名者,莫过祝公望(海鹤)所制蕉叶琴;《遵生八笺》记:“若祝海鹤之琴,取材斫法,用漆审音,无一不善,更是漆色黑莹,远不可及,其取蕉叶为式,制自祝始,余得其一,宝惜不置,且价今重矣,真者近亦难得”,对之推崇备至。传世海鹤蕉叶,体偏轻巧而音清灵,然多缺年款,致其生卒难考,昔广陵琴家刘少椿、张子谦所蓄蕉叶琴,皆有祝氏制款而乏年月;器宽大兼具年款者曾见其一,通体黑漆流水断,发音苍古静透,制作声音均所见蕉叶之冠,其特点合乎高濂所记,信为祝公真鼎无疑,琴未刻名,腹内墨书大明嘉靖丁未(嘉靖二十六年)秋龙游海鹤道人祝公望制,其属弘治至嘉靖间人似可断矣。 6@J)kV
唐宋以来,琴器灰胎以鹿角灰为主,北宋晚期增有八宝灰,然其应用远不如鹿角灰之广。明琴不仅灰以鹿角、八宝,亦用瓦灰,或以它种材料如无名异(中药一种)等制成的杂类灰。瓦灰之为用不知何时始,自传世标准器所见,当不晚于明洪武年间,若论坚牢可靠,它灰俱不如鹿角灰。明琴灰质之选择既增,灰胎厚度反渐逊唐宋,所生断纹种类遂逾前代,蛇腹、流水、冰纹,牛毛以外,尚见龙鳞、龟纹等断;尤其明季器之灰胎,薄者为多,其断纹又以牛毛、细冰裂、小流水、小蛇腹等最常见。 _;u@xl=
明人造琴不少,前期所制而具年款者亦稀,成化以还,斫者渐多署款,此有助于后人鉴定明琴之年代。概括而论,明代琴制沿袭唐宋,亦不乏选古材以斫琴之举,其于琴器构造则无重大改革。惟明人素工漆木器作,世所称誉,斫成者多不失规整雅致,更屡见精良制作,仿古式样以外,时有别出心裁之器形创作,此明琴一大特色,历为操缦家,鉴琴家所珍视。 4fau
9bW
清代 5uD'Kd$H
自古以来,不论帝王公卿、布衣隐逸,凡嗜琴者多有搜求古斫雅好,清代亦然;若清宫之收藏既富且精,甲于天下,宗室如定府即以多蓄佳器而闻名,琴家拥琴数十者比比皆是,惟亲贵中大量斫造以传世者则少,所知仅清末名臣张之洞一人,据琴家王生香题光绪庚寅无竞居士款山水清音琴:“无竞居士者,南皮张之洞别号也,相传造琴百张,流布人间,此其一也”,该琴制作考究,发音清越,此外,未闻显宦中尚有大批造琴者;清代斫手虽多,惜无名工巨匠,难与古之雷、马、朱、张等名家相提并论,究其制琴技术不前,则朝廷王室之忽视斫制,或有关连,造琴传统之继承,实以民间琴家为主。 0[!38
清人弹琴风气甚盛,刊行琴谱之多,过于前代,琴家每有收藏旧制雅兴,修整之余,亦不忘斫造传世——或躬亲挥斧,或延工绳墨,所制之琴不少,且清代距今较近,清传自多,故清琴亦属常见一类旧斫。 JDm7iJxc_
清初琴器,仍具明末遗风,不失规距,曾见康熙年间涂居运制仲尼式琴,造型断纹逼肖明斫,如刘少椿旧藏涂氏制无名仲尼式琴,发音细腻清透,据其腹款乃康熙乙酉造琴四十八张之三十二号;《琴学丛书》载杨时百之仙籁,亦康熙乙酉涂氏所制,杨氏云:“弹之纯作金声”,内刻“铜琴二张第二号”。康熙末至乾隆间有唐凯其人,藏琴甚多,喜自创琴式并据之改斫旧器,所藏如猿啸青萝,松篁戛玉、石上清泉、海天秋月、一池波、鸣冈、洞箫等,至今犹存。乾隆盛世,造琴尚称规整,若砚琴斋藏乾隆庚戌杨璜斫仲尼式琴,外形制作仿如明物。乾隆以后,制作水平下降,尤其清季琴器,虽不乏精巧工整之作,惜粗拙乖古者仍多,斫琴名手亦鲜,独浦城琴家祝桐君著有《与古斋琴谱》,论述音律指法外,详列制琴及修琴法,且有图文介绍制修所需工具,是书刊行于咸丰年间,百余年来已成后学斫修者之津梁。清末琴家造琴不少,现存者可举蜀人叶介福制清夜钟、祝桐君之徒沪人张鹤斫膝琴归凤、湘人龚庸礼以雷击木制成之无名琴等,式皆仲尼且音具古韵;粤人谈嗣同则斫有连珠式砂砾、落霞式残雷等;又如光绪六年刘熙甫制竹节式琴,造工精致,发音宏亮,其与龚庸礼斫仲尼式无名琴,张之洞制仲尼式山水清音等均足为清末琴器代表。 cp5
清室逊位后,各地复有大量造琴盛举,如吴浸阳获明代屋材,以易卦为记斫琴于沪上,多为仲尼工而略宽扁,其数不少,音皆宏透;宾玉瓒得湘省长公署旧桐,监制各式琴一百四十张于湖南,鸠工数十,倩杨时百家匠秦华主其事;又山东王心葵、山西孙净尘均曾大批监斫,各制诸式琴二百床以上,此皆清代琴家志于斫造传世之余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