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左右分栏
社区应用
帖子
相册
日志
群组
热榜
分享
记录
|帮助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道具中心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下拉
用户名
电子邮箱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古琴文化网
北京古琴论坛
琴人茶馆
古琴百科
古琴文化网社区
琴学备要
古琴文化
北京琴友会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搜索
热搜:
古琴网
琴友会
古琴文化网
>
资料汇集
>
读《今虞琴刊》札记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新帖
33377
阅读
8
回复
读《今虞琴刊》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偶尔读书斋
UID:2142
注册时间
2012-02-16
最后登录
2012-05-20
在线时间
4小时
发帖
12
搜Ta的帖子
精华
1
阿堵物
50
威望
30
贡献值
38
交易币
1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徽外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2-02-16
— 本帖被 等待千年 设置为精华(2012-12-07) —
:/;;|lGw
)N&95\u
-V||1@ |
古琴
一道,我是一个十足的门外汉,日前有缘读到《今虞琴刊》,其中有关扬州琴人的资料,对于研究广陵
琴学
的爱好者或许有所帮助,于是整理出来,共大家参考。
P_M!h~
图片:1、《今虞琴刊》封面.jpg
图片:2、《今虞琴刊》目录.jpg
.?r}3Ch
今虞琴社和《今虞琴刊》
M7neOQHq
民国二十五年(
1936
)
3
月
1
日,我国著名古琴学家查阜西、彭庆寿等人在苏州组织成立“今虞琴社”,琴社社员之间不仅交流古琴技艺,而且注重整理古谱,考证源流,倡导学术论说。一时间,俊彦云集,社员遍布全国各地。扬州的张子谦等人是该社的首批社员,他参加了在苏州琴友周冠九的“觉梦庐”召开的琴社成立大会,并在首次月集上演奏了《梅花三弄》。
y"ms;w'z
(作者注:有文章介绍说张子谦为“今虞琴社”发起人之一。张子谦当时供职于上海浦东的公茂盐栈,1934年秋,他获交修水查阜西、庐陵彭祉卿。因查善弹《
潇湘水云
》一曲,被琴界称为“查潇湘”;而彭善奏《渔歌》,有“彭渔歌”之誉;张子谦则擅长《龙翔操》,便得了个“张龙翔”的雅号;三人的住处都在浦东,相去不远,于是当时琴坛称他们为“浦东三杰”。但是张子谦并没有参加发起今虞琴社,根据有二:其一,《今虞琴社一年来月集纪事》载,1935年重阳节,澄江琴家庄剑丞柬邀苏沪琴友在苏州怡园
雅集
,此事,苏州《明报》的《坡仙琴馆听琴记》、上海《申报》的《吴门琴讯》二文作了专门的报道。“其时,同会彭君祉卿素以提倡古乐为怀,首倡组织琴社,到会诸君一致赞成”。此后查彭等人即着手筹备,由李子昭、周冠九、吴兰荪、郭同甫、彭祉卿、庄剑丞及查阜西七人具名,发出《征求社友小启》,具名者中没有张子谦。其二,著名琴家柳一
厔
最初学琴于张子谦,后又向彭祉卿、查阜西二位请教,他在为今虞琴社所写的《五知斋
琴谱
考略》一文的《引言》中也只是说:“吾师查阜西、彭祉卿两先生”,并未提及张子谦。可见“张子谦为今虞琴社发起人之一”的说法恐怕不实。)
N2C f(
今虞琴社每星期小集一次,每月大集一次,活动内容非常丰富。他们并不仅仅局限于在书斋琴室之内论琴、操缦,也走出去访古探幽、凭吊先贤,还“假座佛音电台”播奏古乐,选送古琴、古谱和名画参加“吴中文献展览会”。后来,因上海同仁旅途不便,为了使“社友免奔波之劳,弦轸无尘封之叹”,遂又在上海设立了“沪社”(今虞琴社分社),并有赵朴初等名流参加雅集,影响更大。次年(
1937
),在查阜西等人的主持下,琴社创办了一份社刊,这就是《今虞琴刊》。全书厚达
337
页,栏目分为“发刊词”、“图画”、“记述”、“论说”、“学术”、“考证”、“曲操”、“记载”、“艺文”等,内容十分丰富。作者皆为当时琴界名流,扬州琴家胡滋甫、史荫美、张子谦等人也都有作品发表。为祝贺《今虞》创刊,著名书画家王福厂、邓散木、钱仲则等人都赠送了作品,扬州籍女画家潘玉良画了一幅肖像油画《明代琴宗严天池先生画像》刊登在该刊的首页。
2*zMLI0.
《今虞琴刊》是在风风雨雨中诞生的。
1937
年八月,当该刊大部分已经印刷成功,仅剩《介绍》、《艺文》、《杂录》三个部分需要校对。不料
8
·
13
事变,淞沪难作,百工停业,主编彭庆寿流转长安,他在浦东的居所化作一片废墟,原稿散失殆尽。所幸此时张子谦和社友沈增厚未离开上海,他们搜检剩稿,又到印刷厂找到幸存的已印稿件,督促完工。
1937
年
10
月《今虞琴刊》终于问世。彭庆寿在《编后语》中感叹道:“丧乱之餘。救死不赡。犹抱此区区而弗释。宁非大愚。然而敌焰方张。文化摧残日甚。此编独不随劫火以俱烬。毋亦作者诸君子精神之所持护,而天之未丧斯文也欤。”
:A,7D(H|
《今虞琴刊》大部分是无偿赠给各地琴社及琴友的,因战事纷起,琴社经济拮据,所以仅出了“创刊号”后,没能再出第二期。其印量极少,笔者所见的这本,乃是民国古琴大师杨时百之子杨葆元的旧藏,由网友扫描和大家分享的。
DWU(ld:_
图片:3、潘玉良画天池先生像.jpg
~B`H5#
广陵琴人资料
{.r9l
该刊由彭庆寿撰就了四份表格,其一为《琴人题名录》,内容包括:姓名、别字、斋名、男女、籍贯、家世、职业、住址及通讯处和备注,共收录
224
人;其二为《琴人问讯录》,内容包括:姓名、能弹曲操、传派、藏琴、藏谱、著作、其它音乐、其它艺术、雅嗜和备注,共收录
95
人;其三为《古琴征访录》,内容包括:琴名、式样、长度广度弧度、底面木质、断纹漆色、声音、徽轸岳尾掌足、年代款式印章、斫者修者、藏者和备注共征得古琴
167
床;其四为《今琴征访录》,内容与《古琴》大致相同,共征得
41
床。
U@)WTH6d
综合四份表格的内容,与扬州有关的琴人信息罗列如下:
L$ [1+*
$XFFNE`%
孙绍陶
,男,时年
58
岁,籍贯江苏江都,从事教育,住扬州张回子巷
6
号。广陵嫡派传人,擅长演奏《平沙》、《梅花》、《昭君》、《
流水
》、《白雪》、《渔樵》、《风雷》、《墨子》、《普菴》、《樵歌》,以《墨子》、《普菴》、《樵歌》三操为最有心得。兼通昆曲,以《扫花》、《三醉》为最擅长;亦善诗词,爱花,好饮酒。被推为广陵琴社社长。家中藏有《自远堂琴谱》一部和古琴两床。古琴一为“霜钟”
(宣尼式,大蛇腹断文、兼霞色,声音高古洪透)
,此琴腹内虽无款式和印章,但经过多人考证,定为唐宋间物;一为“万壑松风”
(宣尼式,大蛇腹、黑色,声音洪亮)
,有“咸丰己未年,琴痴主人重修”款。
'^.3}N{Fo
(作者注:表格中所列曲谱多为简称,如《平沙》即《平沙落雁》,《梅花》即《梅花三弄》,《普
菴
》即《普庵咒》,《墨子》即《墨子悲丝》。)
j8ac8J,}c
zBqNE`
雨山
,
68
岁,僧人,住扬州天宁门外重宁寺;
广陵派
;藏有明琴一面和《五知斋》、《蕉庵》、《与古斋》等琴谱。
&GI'-i
u"kB`||(
广霞
,僧人,住扬州旧城太平桥华大王庙。
wd Di5-A4
NHzVA*f
胡澍
(滋甫),男,时年
60
岁,斋名“一贯”,籍贯江苏江都,读书人,住扬州琼花观街
84
号;学广陵派,擅长演奏《平沙》、《高山》、《流水》、《松下》、《广陵》、《搔首》、《读易》、《鸥鹭》、《梅花》、《渔樵》、《秋江》、《送别》、《良宵》、《客窗夜话》等曲,家藏唐“天宝”琴
(伏羲式,琴身较常琴长寸馀,亦稍宽,梅花断,有“唐天宝元年”字样)
、唐“雷文”琴
(连珠式,周身流水断,金徽)
、北宋崇宁间“马希仁”琴
(宣尼式,蛇腹断)
、崇宁间“金渊”琴
(宣尼式,蛇腹断)
、元祐元年“东坡”琴
(宣尼式,蛇腹断,有“元祐元年东坡居士”字样)
。琴谱收藏有《德音》、《五知斋》、《自远堂》、《诚一堂》、《春草堂》、《研露楼》、《蕉庵》和《琴学入门》。能书善画,精研堪舆学。
1xsB@D
|PLWF[+t8
胡宝枢
(斗东),男,
27
岁,籍贯江苏江都,读书,住扬州琼花观街
84
号;胡澍之子,幼承家学,擅长演奏《墨子》、《樵歌》、《昭君》、《白雪》、《普菴》、《醉汉》、《平沙》、《梅花》、《渔樵》、《良宵》等曲,家传“唐天宝元年”琴一张,藏有《拟琴谱》、《乐书录要》、《律吕新义》、《律吕通今》等书。受家学,亦通堪舆。
EOf*1/Ih
(作者注:胡斗东,胡滋甫之子。)
$XrX(l5
~|`jIqU
姜育华
,女,
20
岁,籍贯江苏江都;得舅氏胡滋甫传授,能弹名曲七八操。
a,[NcdG
(作者注:姜育华,胡滋甫之外甥女。)
(KT+7j0^
lq)[
张益昌
(子谦),男,时年
38
岁,斋名“双蕉琴馆”,
籍贯江苏仪征,业农商,住扬州东关街
281
号,当时通讯处为:上海浦东春江路公茂盐栈。从学广陵孙绍陶先生,并从修水查阜西先生、庐陵彭祉卿先生参习。擅长演奏《良宵》、《阳关》、《平沙》、《梅花》、《墨子》、《龙翔》、《白雪》、《梧叶》、《渔樵》、《普菴》、《潇湘》、《渔歌》《长门忆故人》等。兼通昆曲,善吹箫,爱好摄影,喜欢漫游。家藏古琴五张,其一为“沧海龙吟”
(蕉叶式,长四尺、宽七寸半,桐木,蛇腹纹、玳瑁色,声音透润清亮,均红木徽螺钿),
斫琴
者为“明祝公望”
(作者注:此琴后转让给社友沈烈炎)
;其二为“秋江雁”
(蕉叶式,长四尺、广七寸八分,桐木,蛇腹纹、玳瑁色,声音透润清亮,均红木徽螺钿);
其三
(仲尼式,长三尺九寸半、广八寸,小蛇腹纹、黑色,声音宏大,角轸)
、其四
(仲尼式,长四尺、广七寸八分,冰裂纹、黑色,声音清,黄杨轸)
、其五
(仲尼式,长四尺零三分、广八寸,牛毛纹、赭色,音静,黄杨轸),
皆无名琴。另藏有《自远堂》、《枯木禅》、《春草堂》、《蕉庵》、《廖怀堂》、《诚一堂》诸琴谱和《琴学入门》等。
Kp/l2?J"
图片:4、张子谦.jpg
ymA8`k5>@
柳希卢
(一厔),男,
36
岁,馆名“双锁斋”,籍贯江苏丹徒,业儒经商,住上海浦东春江路
10
号,靠近张子谦所供职的公茂盐栈。先后向被称为“浦东三杰”的广陵张子谦、庐陵彭祉卿、修水查阜西三位先生学琴;擅长演奏《潇湘水云》、《渔樵问答》诸曲,收藏有“流玉”等古琴六张、
古琴谱
十余种,其中以《五知斋》原刻本最稀见。自己有琴学著述数万言,兼擅吹箫,亦精书画篆刻,爱好种花、养鱼和收藏古玩。
J8DKia|h(
柳一厔所收藏古琴:一、“流玉”琴
(宣尼式,琴身长大,桐木所斫,纹极细、牛毛断,声音清松透润,象牙轸)
,二、“小春雷”
(宣尼式,琴身小,桐木所斫,梅花断纹,音质沉厚,木轸)
,三、阙名
(宣尼式,琴身中等,桐木所斫,蛇腹断,音质松透,乌木轸)
,四、“绿绮”琴
(绿绮式,琴身中等,桐木所斫,流水纹,音质沉厚,骨轸)
,有“陈氏世宝茂士珍藏”印,有铭。五、“衣德光”
(宣尼式,琴身中等,桐木所斫,音质圆润清灵,木轸)
。
q}J Eesf
(作者注:柳一
厔
最初向张子谦学琴,传承广陵琴派。)
>+*lG>!z
图片:6、柳一厔.jpg
sQT<I]e
沈烈炎
(草农),男,
46
岁,斋名“琴盦”,籍贯浙江萧山,读书人,住上海福煦路模范村
16
号;得章梓琴、裴石卿、查阜西、彭祉卿诸君传授,又从张子谦学,
(作者注:
1961
年与张子谦、查阜西合著《古琴初阶》,由音乐出版社出版。)
擅长演奏《平沙》、《秋塞》、《渔樵》、《梅花》、《普菴》等十余操;兼工笙、笛、箫等乐器,精通昆曲,爱好武术、诗词、医卜。收藏古琴两床,其一为朱志远造“九霄环佩”,其二为张子谦所收藏的“龙吟”琴。
z-`4DlJUS
(作者注:沈草农为著名琴家,他虽不是扬州人,但曾学琴于张子谦。)
>7QC>ws%
Qy) -gax:,
王芳谷
,男,斋名“省琴轩”,籍贯江苏丹徒,通讯处为:上海武定路紫阳里六十七号(尹宅转);曾从云闲和尚、晓航和尚、海琴和尚学琴,擅长演奏《墨子》、《渔歌》、《樵歌》、《水仙》等操,兼工写意山水画。藏有古琴两张一为“马怀仁”琴,一为明“朱致远”琴。
M =GF@C;b
(作者注:琴僧云闲有二人,一为释空尘,生于1839年。据杨葆光《云闲上人小传》云“上人名空尘,俗姓姜,如皋人。”少孤,以教蒙童为生,未弱冠即剃度为僧,初学琴于牧村禅师,所著《枯木禅琴谱》为“广陵派”五大琴谱之一,状元洪钧为之作序。琴之外兼能书画。一为释洁莲(1854~1933),法名显俭,字果俭,又号云闲、空尘。俗姓徐,生于如皋城东徐家湾,十岁出家。据沙元炳《志颐堂诗文集》“千秋广陵散,一线祖灯传。”原注:“洁莲受琴于其师牧
邨
,授琴于其徒。如皋以外无工琴者矣!”。可见两位云闲都是如皋人,琴艺也都传自牧村和尚。)
A*? Qm
v0+$d\mP4<
杨宗稷
(时百),男,
68
岁(当时已故),籍贯湖南宁远,从政。其子
杨保元
(乾斋),男,
36
岁,住北平宣外丞相胡同
43
号,通讯处为:南京中央党部广播电台。
@G=_nZxv
(作者注:杨宗稷(1865—1933)虽非扬州人,但他曾专程到北京向广陵派传人、空尘和尚的弟子黄勉之学琴。广陵派琴人黄则均是其弟子。杨后来创办“九嶷琴社”,撰著《琴学丛书》,从学者甚多,对近代琴坛影响深远,人称“九嶷派”。)
49 1 1
K )9f\1\
黄中
(则均),男,
43
岁,斋名“青山红烛楼”,
籍贯江苏江都,务农兼货殖,初服官,现业律师;住上海武定路武定坊,通讯处为:上海黄埔滩交通银行秘书处。宗广陵派,就学于逸梅和尚及杨时百先生,擅长演奏《梅花》、《平沙》、《阳关》、《四大景》、《渔樵》、《普菴》等曲。家藏古琴五张:一、玉玲
(仲尼式,长四尺八寸五,广七寸,尾五寸三,桐木所斫,流水断,黑色,音色古逸松透,云母徽岳,尾掌足皆红木,腹内刊有“武陵汪舜臣斫,孙仲飞重修于恭勤轩”等字,雁足镌有“瑞鹤老人制”五字)
、二、龙吟
(仲尼式,长四尺四寸三,首广六寸,尾广四寸八,桐木所斫,面腹皆小流水,黑色,音色清润沉厚,云母徽岳,尾掌足皆红木,腹内刊有“大明崇祯戊寅奉敇太监臣张元德督造”等字,有“三十树梅花草堂珍藏”方印及“苕上高叔寿”题记)
、三、仲尼式琴
(长四尺六寸五,首广六寸八,尾广五寸,桐木所斫,面腹皆小流水,黑色,音色沉雄,云母徽,玉雁足,岳尾掌皆红木。——作者注:此琴名为篆文,不能辨识)
、四、怡静
(连珠式,长四尺六寸八,首广六寸八,尾广五寸,桐木所斫,面腹皆“小蛇腹”,但未全透,黑色,云母徽,牛角轸,岳、尾、掌皆红木。此琴乃常熟钱晓岚拟式,定远吴筱邨监制。有分徽三十五粒,龙池凤沼均异常制。并由钱晓岚作铭,金匮张小舟篆刻,蜀东符三爱重修、题记)
、五、真趣
(仲尼式,长四次五寸,首广六寸三,尾广三寸,杉木所斫,面腹皆“大流水”,但未竟体,黑色,云母徽,馀皆红木,秦华重修)
;以明“沈瑞鹤老人藏”及明“太监张元德制”者为佳。琴谱藏有《蕉庵》、《春草堂》、《五知斋》、《琴学丛书》等。著有《小两当轩诗存》、《小两当轩诗馀》。兼工箫、笛、京胡,亦擅昆曲。诗词、书画、拳术、击剑皆精;好品茗,爱花木犬鸟,尤其喜欢古董、书画。
2O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