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883阅读
  • 0回复

古琴申遗报告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guqin_sh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2-04-17
古琴艺术申报书
                      
1、资格:
a. 成员国:
   中国
b. 文化空间或文化表现形式的名称:
古琴艺术
c. 社区名称:
中国历代文人及广大的琴乐爱好者
d. 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的地理位置;相关社区的地理位置:
历史上广泛存在于中国各地城乡,近代以来集中保存于少数大中城市。近二十年有所恢复和发展,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南京、常熟、扬州、杭州、成都、昆明、长沙、西安、福州、济南、广州、沈阳等城市,以及香港、台北等地。
e. 文化表现形式的周期:
   依琴人情致、精神以及人际往来所需,随时、随地自娱独奏;或定期“雅集”相互观摩,或与埙、箫等乐器合奏。20世纪中叶以来也有中小型音乐会表演及电台、电视台录播送,出版了一些音带、光盘。
f. 社区或相关社区或政府的责任人或团体:
    中国国家级专门艺术研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各地还有地区性的琴会、琴社等组织。
2、说明:
a.     文化空间或文化表现形式的说明:
   古琴,又称七弦琴。琴是它历代相延的原称。由于琴历史非常悠久,在中国古代广有影响,所以“琴”一名屡被借用,附缀于许多外来或新创乐器名称之后,以显示它们具有乐器的属性,例如胡琴、杨(洋)琴、钢琴、提琴、管风琴、风琴、口琴、电子琴等等。久而久之,“琴”似乎成为乐器的一种“类名”,本名的指称反而不显,以至近两百来年,说到琴时,反需要用“七弦琴”等称呼来突显它是一种“七弦之琴”。至于今天运用最广的“古琴”这一名称,其实出现很晚,至今不过几十年。从“琴”到“七弦琴”到“古琴”的名称变化,恰好折射出琴在中国音乐史上曾经拥有的显著影响和它近代以来的衰微历程。此外,琴还有“绿绮”、“丝桐”、“焦尾”等别称,它们都来自一些相关的优美的历史典故,不一一细说。
琴是一种平置弹弦的乐器,通长约120厘米,最宽处(肩)约20厘米,尾端约12厘米,厚约6厘米。面上张七弦,弦下无品、柱、码等支撑。扁扁的共鸣箱近似于长方体,通常用梧桐木作成外弧内空的面板,用较硬的梓木作成地板,面、底粘合为音箱后,髹上厚漆而成。时代久远的琴因长期振动发声,髹漆部分逐渐变化,在琴身上形成各种“断纹”,非常美观。演奏时左手按音,右手拨弦。在乐器学上,琴可归于Zither类。
中国上古时期即传说琴是神农、伏羲等远古“圣人”所作,所以是一件神圣的乐器。它的形制也蕴含深意,与一般乐器不同。例如,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人说琴的外形“上圆而敛,法天;下平而平,法地”,而琴上还有额、颈、肩、腰等称谓,意味它还象征着人体,所以小小的琴蕴含着天、地、人即整个宇宙象征。此外,琴上各部位和附属件也被赋予了种种美称,如背面的音窗即成为“龙池”、“凤沼”。在琴面离演奏者较远的靠外一侧,配有十三个醒目的以螺钿等材料镶嵌的琴“徽”,它们距离不等,指示着弹奏泛音的位置。徽与徽之间还可以细加等分,它们与徽合称“徽分”,循之可以弹奏出乐曲需要的准确音高。
琴一般按五声音阶定弦。有六种常用的定弦法及四种特殊的定弦法。最常用的正调定弦是徵、羽、宫、商、角、少宫、少商(C 、D、F、G、A、c、d)。琴一弦多音,音域宽广,达四个八度多(C-d2)。其低音浑厚结实,有如金石之响,高音清亮甜美,加上“散”、“按”、“泛”三种不同的基本取音方式,使之具有了丰富的音色变化基础。“散”是空弦发音,其声刚劲浑厚,常用于曲调中的骨干音;“泛”是以左手轻触徽位,发出轻盈虚飘的乐音(泛音),多弹奏华彩性曲调;“按”是左手按弦发音,移动按指可以改变有效弦长以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同一个音高可以在不同弦、不同徽位用泛、散、按等不同方法奏出,音色富于变化。琴面平滑,易于演奏滑音、颤音等装饰音。琴大部分乐音圆润细腻如歌,富于表情。还可以用双弦奏出同度、八度、五度等音程。琴的左右手技巧共有70多种,能奏出上千种不同音高与音色的变化形态,其中仅泛音就有119个。而同样音高的泛音,也可以在弦上左右不同部位奏出,琴曲《梅花三弄》的泛音主题先后三次出现,在不同部位演奏,音色各不相同。尤其特出的是古琴的“走手音”及滑音表现。因为古琴通体平滑,一弦多音,所以多用滑音,产生“绰”(本音所带的前上滑音)、“注”(本音前的下滑音)等技法;加上琴有效弦长较长,弦中段没有筝、瑟、琵琶、扬琴等弦乐器的品、柱、码,所以振动尾音缭绕绵长,在弹弦后的余音(韵)上可以通过左手滑动使尾音产生音高变化,称为“走手音”,有的走手音甚至可以上下滑动达七八个音位以上,成为减弱的袅袅的余韵,直至听觉难以捕捉,成为“弦外之音”,令听者产生起伏蜿蜒的线状飘逸的联想。还有润饰性指法“吟”(本音发生后围绕本音先上后下的来回华滑动)、“猱”(本音发生后围绕本音先下后上的来回滑动)等。由走手音、滑音及润饰性音等,构成了琴“韵”的虚声。有了这些技巧,琴声实现了音、韵兼备,虚、实映照,令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古琴淋漓尽致的表现力,可谓中国器乐艺术之王。
琴一般用作纯器乐性的独奏,也有唱、弹兼顾的“琴歌”和与箫、埙等乐器合奏等形式。另外,在古代它也参与仪式性的祭祀“雅乐”的演奏。琴曲遗产丰厚,保存至今的古琴专书和琴谱约170种,有3000余首琴曲谱,许多琴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这些琴曲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表现离别、痛苦、爱情、喜乐、悲伤、愤概,以及历史故事、诗情画意、自然风光等等。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大有小,有操、引、调意等等名称。它们经过历代琴人的加工创造,不断完善,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座宝库。
琴乐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为久远而又持续不断的一种器乐形式,其可考证的历史有三千年之久。自上古时期的礼乐制度中,它属于“士”阶级的乐器, “士”后来转化为文人士大夫,这一社会群体始终与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琴乐的文化空间因而存在于书斋、庭院以及各种“民间雅集”场合,也播及道观、寺院,以及宫廷、市井等。琴乐并非一种“纯粹”的音乐,它植根于社会现实生活,始终代表了中国文人怡情养性、寄情抒怀的生活追求,体现了对国泰民安和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以及蕴含着人际往来、“君子之道”等中国人文精神。它所以它的文化空间是以某种一致的精神追求为纽带的人文群落来体现的。它可以存在于文人或士大夫的“书斋”,也可以存在于佛教、道教的修炼密室、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中(道士、僧侣在古代也是士的一种延伸);它还可以存在于市井民间的“雅集”中。但不论存在于何种空间,它都是以琴人、琴社为中心的。从历史和当代古琴艺术的分布来看,依据地域文化,逐渐形成一些相对密集的“社区空间”:早在先秦时期,琴乐就有南风、北风之别;[1]唐代“吴声”清婉、“蜀声”躁急,各具鲜明特色;[2]宋代江西派等琴派等更有据谱传统的特色。明清以来至近代,进一步形成了现代中国古琴的分布格局:长江下游以南京、上海、杭州为中心;长江上游以成都、重庆为中心;黄河下游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岭南以广东、香港为中心;以及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北京中心。琴坛自明、清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广陵派、虞山派、川派、岭南派、诸城派等流派,恰好与上述地区相一致。这些地区也恰恰是中国文化传统积淀丰厚的地区。
虽然古琴历史悠久、文献丰富、并有近千张唐宋元明清历代古琴实物传世。但是,由于其传承的特殊性,琴谱在音高、节奏上没有明确的定量关系(如五线谱、简谱等)。记写的仅为指法、音位,而没有节奏。不同的弦法或不同的解读,将导致不同的旋律音调。所以琴谱的传承历来是在“口传心授”基础上,一旦离开具体琴人、流派的“口传”,就将变为“天书”,出现传曲的变形或遗失。尤其近代以来社会剧变,琴乐主要依托的文人士大夫群体消失,琴乐急速衰退,面临了消亡的危机,近年已逐渐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各地琴社的活动也有所恢复。
中国古代的琴乐对周边民族和国家曾产生积极的影响,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珍藏的唐传乐器中,就有一件“金银平文琴”,日本学者推定是唐开元二十三年的制品。[3] 清初中国艺僧蒋兴俦(别号东皋)东渡日本传授琴艺,有《东皋琴谱传世》。在他的影响下,大约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的40余年里,日本琴人曾发展至数百人之多。[4]欧洲人士也很早就注意到古琴,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向西方介绍中国音乐文化时也介绍过古琴。20世纪初,荷兰著名汉学家高罗佩(原名Robert Hans van Gulik,1910~1967),曾任荷兰驻日本、中国的外交官,他潜心研究东方文化,特别是汉文化,大力宣传东皋禅师业绩,写有《中国雅琴及其东传日本》等文,1940年又出版了《琴道》(The Lore of Chinese Lute)一书,在欧洲广有影响。
b.     历史、发展、以及社会性、象征性和文化性的功能:
   古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载有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305首古代乐歌的《诗经》(成书于前6世纪中叶),充分反映当时琴乐的广泛流传。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关雎》);“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鸡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鹿鸣》);“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甫田》)等,说明琴乐不仅用于宴乐和男女之私,还和鼓等乐器一起用于祭祀。《诗·定之方中》的“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还指出了当时制作琴的材料,与今天无大差别。1978年,在湖北随县发掘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前433年)出土乐器中,有一件十弦琴,除弦数差别外,其结构形制、面板、底板、岳山、弦轸、雁足、及缚弦的方法与传到今天的唐琴、宋琴完全一样。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也出土一件七弦琴,除弦数外形制与曾侯乙墓琴相同。它们应是后世琴的前身。它们的出土,印证了文献所记载的先秦琴乐的凿凿史实。
   琴乐从一开始就与文人士大夫结下了不解之缘,《礼记·曲礼下》中即有“士无故不彻(撤)琴瑟”的规定。被中国人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非常喜爱琴乐,曾从师襄子学习琴曲《文王操》,他非常认真地钻研体会,反复练习。他还作有琴曲《诹操》,以悼念被杀害的两位赵国贤人。[5]他最早兴办私人学校并向全社会敞开大门,《诗经》和音乐都是他最重视的课程,他自己就曾将全部的《诗经》歌曲“弦歌之” [6],也就是用琴等弦乐器来自己一一弹唱。批评他人说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成天“弦歌鼓舞,习为声乐”,[7]希望由此而实现天下大治。他的一个学生果然在一座城市(武城)实现了“弦歌而治”,孔子听到乐声后高兴地“莞尔而笑”。[8]千百年来,孔子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他对琴乐的喜爱也就成为后世文人士大夫遵循模仿的榜样,琴乐也发展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独特的一类,即“文人音乐”。“文人音乐”指的是由文人创造、由文人喜好并传承的一种音乐,其音乐风格追求典雅、清丽,也就是一种精致文化。现今仍存的三千余首古代琴曲,它们的标题几乎都与文人生活相关,大多数都是他们对于自然、人生的咏唱,具有强烈的文人化倾向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一部琴乐史,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音乐文化史。数以千计的琴曲,充分反映文人士大夫们的精神历程,故其文化历史价值不可低估。因此,古琴艺术虽然不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地理地域或特定时代,但它是以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古代最为特殊的文人群体为表现形式的,总括了中国文化历史创造中最为精华的艺术遗产。
c.     技术说明、真实性、风格、类别、有影响力的流派、以及(对材料文化而言)生产原料、功能、方法及其利用:
   古琴作为中国器乐艺术的集大成者,包括了琴的制造;弦的制造;音律构成;乐谱的特殊传承;演奏的技巧;均(调)调(弦法)音(调式)的辨别运用;旋律的多样等等,基本可以概括为琴制(形制与制作)、琴弦、琴谱、琴人、琴曲、琴史、琴歌、琴论、琴社、琴派等领域。其追求神韵的音乐风格对中国音乐的其它种类影响极大。因其漫长历史积淀的音乐与文化讯息,中国古代大量乐律、乐学之迷,可以通过对琴学的研究得到揭示。此外,琴制本身已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其形制多样,有伏羲式、神农式、连珠式、蕉叶式、仲尼式、落霞式、伶官式、凤舌式、绿猗式、百衲等二十多种。琴的制作(斫琴),从选料、式样、髹漆及其与音响共鸣之间的关系,都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如前述,《诗经》时代人们已经知道用梧桐、梓等软、硬不同的材料来制作琴面琴底,这一作法保存自今。有意思的是西方大、小提琴的制作,其面板、背板也有意识地采用软、硬不同的材料,才能获得理想的音响。令人惊异的是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的琴家便便已经掌握了这一秘密。
    古琴的制作一直受到重视。出自汉、晋时代著名文学家之手的多篇《琴赋》,都以大量笔墨描述琴材的选取与制作,历代都有达官贵人大力组织斫琴的记载,例如隋朝的蜀王、唐代的宰相李勉,明代的潞王,都曾大举造琴。潞王的“中和”琴至今仍常可见。历代都有斫琴名手和名琴出现,汉代蔡邕用从已烧焦的余料制成了“焦尾”琴,唐代世代相传造琴名家,有四川的雷氏家族,尤以雷威最为杰出。雷氏琴被历代好琴之士视为希世珍宝。
古来传法,薄如悬丝”,由于中国传统工艺的特殊传承方式,斫琴的优秀经验也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法,在历代琴家、斫琴家之间流传。它们对今天的乐器制作,仍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目前可考的千余张古代传琴,它们既是珍贵的文物,在形制和漆色断纹上也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琴上所刻历代琴人的题款,也对美术、书法、文学、历史的考证与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不可低估。
d.     已确认的传承人名单:
  
序号
姓名
地区
职        务
年龄
1
翁瘦仓
江苏常熟
虞山琴社”社长
80
2
徐匡华
浙江杭州
西湖琴社”社长
72
3
徐晓英
浙江杭州
西湖琴社”琴人
68
4
汪  铎
江苏苏州
吴门琴社“社长
65
5
裴金宝
江苏苏州
吴门琴社副社长
52
6
刘正春
江苏南京
金陵琴社”社长
68
7
成功亮
江苏南京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60
8
王永昌
江    苏
60
9
刘善教
江苏镇江
梦溪琴社”社长
48
10
梅曰强
江苏扬州
73
11
李中堂
陕西西安
12
李明忠
陕西西安
陕西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54
13
高培芬
山    东
诸城琴社”社长
50
14
庞雨珠
山    东
64
15
顾泽长
辽宁沈阳
沈阳古琴研究会”会长
64
16
邹德铨
辽宁大连
颂凤琴社”社长
43
17
凌瑞兰
辽宁沈阳
57
18
曾成伟
四川成都
锦江琴社”社长
45
19
俞伯孙
四川成都
半坡琴社“社长
82
20
王华德
四川成都
21
周  畅
福建厦门
厦门大学教授
66
22
李禹贤
福建福州
劲草琴堂“堂主
62
23
谢导秀
广    州
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61
24
刘赤诚
安徽合肥
67
25
许  健
北    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教授
79
26
王  迪
北    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教授
75
27
郑珉中
北    京
北京故宫博物院
78
28
陈长林
北    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71
29
张铜霞
北    京
60
30
李  璠 
北    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88
31
吴文光
北    京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56
32
吴  钊
北    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教授
65
33
李祥霆
北    京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62
34
赵家珍
北    京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45
35
于青欣
北    京
中央民族乐团
40
36
龚  一
上    海
上海民族乐团
61
37
姚公白
上    海
56
38
姚公敬
上    海
50
39
戴树红
上    海
今虞琴社“社长
63
40
林友仁
上    海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64
41
戴晓莲
上    海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42
42
蔡德允
香    港
香港德愔”琴社
96
43
刘楚华
香    港
香港德愔”琴社
52
44
唐建垣
香    港
香港德愔”琴社
52
45
张清治
台    湾
60
46
杨  青
北    京
中国琴会秘书长
56
47
黄礼仪
北    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61
48
丁承运
湖    北
武汉音乐学院教授
58
49
李凤云
天   津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42
50
孙玉涵
台    湾
52
51
沈兴顺
香    港
香港德愔”琴社
48
52
谢俊仁
香    港
香港德愔”琴社
53
e.     可使其延续或可能消亡的压力和原因在于:
i.经济和技术的发展
明末以后,达官贵人喜欢琴乐者渐稀。清朝后期国势飘摇,过去文人士大夫优裕的生活逐渐丧失,宫廷所配设的专职琴人也少而又少。科举制度废止后,文人入仕无望,琴乐的保存和发展大受影响。技艺高超的琴人,难以继续靠作宫廷琴待诏、作的豪门清客或教授学生习琴谋生。近代以来,琴乐的延续更遇到了严重的压力。作为社会基础的经济体制,中国先后经历了小农经济、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再到今天重新走向市场经济,几乎是翻天覆地的来回变化,不难想像由此引起的文化等社会上层建筑的震撼与动荡。二十世纪中国兴起的新式学校,受西方文化影响,盛行学堂乐歌和学习西方音乐,加上清朝统治结束,导致旧式文人群体完全消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文人士大夫群体这一依托背景,琴乐只能是极少数人个人的业余爱好。二十世纪上半叶“今虞琴社”能够展开活动,也离不开个别商贾的支持。即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政府和相关团体的支持下,琴人的调查和琴乐文献的收集整理曾获得可喜的成绩。但除少数琴家有机会进入表演团体、或任教于音乐院校、或在研究机关从事研究外,社会需要量的缩小,即使音乐院校毕业的琴乐学生也难安排对口的专业工作,也就无法招收更多琴人专攻琴乐,也就不能为琴乐金字塔的发展建筑扩展基础。社会上学琴的人远不如学习钢琴、提琴的人多,琴人很难靠教学为生。当刚开始转向市场经济时,通俗音乐盛行,传统音乐一度少有人问津,琴乐获得资金支持的机会很少。近年音乐市场不断扩大,一些有代表的琴家演奏的盒带、CD等也有制作出售,但数量仍非常小,市场需要量不大。对琴乐教学、流传非常有用的VCD、DVD等,至今也还未见制作上市,还是受制于经费不足和市场前景还未被看好。
ii.外来文明导致的审美方式改变
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西方文化挟经济军事等优势,冲开中华帝国封闭的国门,急遽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音乐艺术审美方式。例如,西方的军乐很早就出现在清朝军营。二十世纪初新式学堂的兴起,以西方音乐为主的“学堂乐歌”课、模仿西方样式设立的专业音乐院校,以及电影、广播的传来,都加速了外来音乐文明的涌入,成为引领时尚的音乐主流。二十世纪后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又主动向外来文明打开大门,随社会经济技术发展,音乐厅、文艺晚会等大型文艺活动方式以及广博、电视的兴起,外来音乐及时尚流行音乐的兴盛,都急遽改变了中国城乡大众音乐欣赏的方式、口味和习惯。在出现了可喜的多样化的同时,也对80年代以来有所恢复的传统文化形成新的冲击。目前,尽管政府及社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但以演奏古典为主的琴乐,加上音量弱小、缺乏外在“震撼力”等先天性弱点,仍难适应当今社会普遍的音乐欣赏方式,赶不上当今快速的生活的节奏,仍不能满足广大青少年的需要。
iii.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影响
中国近代以来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教育,有关教学模式及教育理论、技术理论,以及教程材料等,都以西方为基本模式。学生接受的主要是西方音乐,以及受西方音乐影响较大的中国近现代创作音乐。对民族传统音乐的整理、研究、学习,仍较为滞后,古琴音乐进入教育体系尤其是普通学校者就更少。近几十年一些音乐院校也设置有古琴专业,但受就业面窄的影响,规模较小,不能与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影响相提并论,毕业的学生有的也只能改行,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iv.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式微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巨变,从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到人们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都经历了急剧的动荡冲击。中间还有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日本侵略造成严重的破坏,也有“文革”这样来自极左思潮破坏一切旧文化的动乱,中国传统文化所受到的挑战和冲击,是其他许多国家难以想像的。
不要说外界因素外来文化如何移入、威胁到文人士大夫群体,早在二十世纪初,这一有着优秀历史的社会群体,已经消散瓦解殆尽。他们已经随旧有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逐渐烟消云散。新的文人学者们和旧有的文人士大夫们不仅精神上没有多少联系,面貌也大不相同。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其批判锋芒直指儒家的经典伦理,呼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激烈口号。旧的文化艺术受到无比激烈的批判,对许多人来讲已经毫无价值。文化创新,强调是在对旧文化传统“破”的基础上实现的,并以“破旧”作为“立新”的必要前提条件。因此,许多古老的艺术曾经面临的问题是:要么脱胎换骨,要么自我消解。今存前辈琴家都曾为“保持和宣扬旧文化”而受到批判和冲击。幸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采取许多措施来接续上各种宝贵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但已经造成许多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古琴的衰微还有自身的一些原因,过去的琴谱是一种演奏手法谱,其主要功用是“记指”,即记录繁复精细的各种指法,还不能直接、完整地反映出音高、旋律,还需要老师的“口传心授”配合。于是当出现师承中断时,要复原古谱就十分复杂,这也影响了据谱寻声的工作,需要精心的“打谱”,以追踪原曲梗概。当社会动荡之时,古曲遗失必然严重。当然,今天用减字记谱还可以辅以五线谱,再加上现代的录音录像技术,能够完整记录琴曲和琴的演奏。但已经存在传授中断的古谱,要复原旧曲仍非常困难。
v.由自娱自赏的生活艺术向舞台艺术的转变。
古琴艺术至今仍在努力从自向娱自赏的生活艺术向舞台艺术的转变,努力寻求更多的听众和“知音”,但这一过程漫长而艰难。古琴优雅的演奏,本来像是与你促膝谈心,最适合三五同行的静听鉴赏。古琴音量微弱,无论是泛音段落,精微感人的“韵”的刻划,还是微妙的“弦外之音”,都要求极其安静;而琴曲自由深沉,富含文化知识和历史知识,也要求听众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因此,琴乐欣赏对演奏者和聆听者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使琴乐转变成为一种成功的舞台艺术,曾经有过许多努力,如试图造出音量大之琴,却缺少其“味”;采用扩音乐,但目前多数舞台的电声扩音,都不能充分展现琴乐微妙感人之处,反而放大不必要的嘈杂声,也使演奏失色。
3. 候选项目标准:
a.   是否具有成为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突出价值;
古琴具有广泛的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多方面的影响,是中国古代精致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知音”故事诞生在255多年以前,当时琴乐已经不局限于天子及诸侯的宫廷,除宫廷乐师以外,已经有许多的民间包括孔子、伯牙等琴家出现了。当伯牙鼓琴时,无论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他的朋友钟子期都能准确地指出。但是当钟子期去世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再鼓琴。(《吕氏春秋·本味篇》)今天著名的琴曲《流水》相传最初就来自伯牙之作。这个“高山流水”的故事意味深长,它说明此时的琴乐已经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形成了可观的演奏技巧,否则它不可能精微地表现出音乐家所欲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来。另外,我们知道西谚曾说人和人就像刺猬,不能离得太近,因为彼此身上都有刺;也不能离得太远,因为彼此都觉得冷。但上述故事表明,中国人很早就认为音乐能够消灭人们彼此间的距离,使人们实现心灵相互沟通,从而达到亲密无间的“和”的境界。中国古人认为琴乐所追求的最高美学标准是“中和”,也就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完美的谐和、平和、和顺,不论是人与宇宙与自然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所以,1977年8月,当美国“旅行者号”飞船飞向茫茫太空去寻觅太阳系之外的智慧生物时,决定携带着古琴曲《流水》录音和万里长城图像,以寻求某种可能存在于外星系的我们地球人的“知音”。推荐者(哈佛大学教授周文中)认为古琴曲《流水》“足以代表中国”,因为中国的古琴不仅是耶稣降生之前很早就有了,而且“自孔子时代起《流水》一曲就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还可以补充的是:早在孔子的时代,琴乐已经从众多的钟磬之乐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独立的器乐乐种,具有社会公认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它不仅是歌唱的伴奏和雅乐合奏的附庸,它已经广泛用于独奏,还拥有许多纯器乐性质的独奏曲,如上述《高山》、《流水》,以及孔子苦心研习的《文王操》和他自己新创作的《诹操》等。从我们前面的介绍还可以知道琴乐在当时社会运用也非常广泛。或许可作对比的是古代希腊虽然也有音乐是一种和谐的理论,也有许多种乐器(如Aulos、Lyredt等),但他们并没有纯器乐的作品,据说欧洲直到基督教产生才开始有从诗歌中独立出来的音乐。[9]
古琴音乐演奏中的人与物一体、乐与思相融的洒脱、达观境界,是中国传统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与联系方面,没有任何一件中国乐器可以与它相比;它是一种浓缩着高度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和精致的艺术。
其三,琴乐是数千年前中国以及人类音乐文明在旋律、曲目、技法、音乐思想方面达到最高水平的范例;其四,古琴以其被誉为“神奇秘谱”的特殊记谱法,以及同样特殊的、需由“口传心授”方能完成的传承方式,成为这门艺术逾千年而音声不断的保证;  
自先秦以来延续至今,古琴有着长达三千余年的制造历史。其自成一体的独特斫制方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选材,定型、确定音质,到利用槽腹内部的不平整达到悠长回荡的声韵要求,髹漆(利用天然的漆树津液)保证琴体经历上千年的弹奏操弄而完好无损、维修保护等等,一切工艺围绕着对音色及审美需要的满足。全部过程前人都作了精心的探索,都是人类乐器制作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由于人们的珍爱,从皇室到普通琴家对名琴的追求,所以尽管历经岁月沧桑,还是相当一批颇有历史价值的琴流传下来。其中最早的是1200多年以前的唐琴,如故宫所藏“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琴”,音乐研究所藏“枯木龙吟”琴等。较多的是宋以来历代斫制之琴。这些宝贵的琴不仅年代久远,制作装饰精美,还大都能发出优美的琴声。相比欧洲两三百年意大利名家制作的小提琴,无不价值连城,则这些仍弹奏于琴家指下的“老祖母”辈的古琴,又是何等的希世珍宝。它们本身即使仅从文物价值而言,也是无法估量的。
b. 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史的渊源关系及程度如何;
琴不仅是众乐器之首,自古以来被认为体现中国文人所雅备的素质情趣即“琴、棋、书、画”技艺众,也以琴为之首。琴不仅与棋、书、画理相通,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并影响着书画等艺术的境界。首先,“琴道”者,反映的是以“和”为宗旨的人生修养。它是建立在文人文化传统上、并深刻反映了文人的文化观念、哲学观念的传统艺术。第二,古琴音乐中的琴歌形式渊源流长,对中国传统的文学及其词调艺术,起到了积极的影响。第三,与古琴音乐相关的传说和故事,如“高山”“流水”“阳春”“白雪”“梅花三弄”等,都成为中国文学、说唱、戏曲中取之不竭的素材。整部古琴艺术史,就是在文人文化传统以及反映文人文化观、哲学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 是否起到确认相关民族及文化社区文化特性的作用;作为灵感及文化间交流的源泉,作为凝聚各民族和各社区的方式,其重要性如何;在相关社区中,发挥了何种当代文化及社会作用;
古琴音乐所蕴含的意韵,在琴曲的标题性、音结构的带腔性、节奏上的非均分性、音质上清微淡远的倾向性,集中体现了中国音乐体系的基本特征、尤其是构成了汉民族音乐审美的核心。在大量琴曲音乐中,多方面地反映了人在自然、社会、历史变迁中的种种感受,反映了中国人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理想。
古琴的艺术哲学,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被尊称为“琴道”。“道”的本义是道路、坦途,哲学上的道是通向真理最高境界的道路,是哲人们孜孜以求的用以说明世界本原、本体、规律的思想原理。所以孔子曾表示“朝闻道,夕死可矣”,愿意为“道”的获得而舍去生命。所以汉代桓谭撰写《新论·琴道篇》时,对琴乐的推崇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前述荷兰高罗佩先生撰写介绍古琴的书起名《琴道》,也说明他领悟到了琴乐在中华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古代传说琴为神农所创,所以琴从汉代起就被儒学者们尊为“圣人之器”,列为“八音”之首,认为琴能“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并能够“通万物而考治乱”,因而具有最优之“德”。例如,他们认为琴“上圆而敛,法天;下平而平,法地”,认为琴上还有额、颈、肩、腰等部位,象征着人,所以小小的琴蕴含着天、地、人即整个的宇宙。他们还作出了“琴之言禁也”的解释,强调琴是“君子”用来自醒自禁,以防止邪心的。此外,中国自古重文治,以“礼乐之邦”著称。而琴乐所追求的和谐,恰恰象征了文治的倡明,所以也体现着历代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理想。
   不仅如此,琴乐精神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诗经》唱道:“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所以琴瑟象征青年男女对爱情谐和的追求;
   《诗经》说:“妻子好合,如鼓琴瑟”,所以琴瑟象征家庭的亲密与幸福;
   《诗经》有“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琴也象征朋友之间的真诚善待;
   “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象征人们对神的崇敬和对祖先功绩的缅怀;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象征着君子修身养性的平和境界……
可以说,古琴艺术虽然不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地理地域,但它是以中国社会,尤其是汉民族中最为特殊的文人士大夫群落为表现形式的,总括了中国文化历史创造中最为精华的艺术遗产。古琴不仅受到文人士大夫的推崇,也受到他们由衷的喜爱。古来著名文学家,有不少人是热烈的琴乐爱好者。汉代大文学家司马相如,曾以琴代言,打动了西蜀富豪的爱女卓文君,不惜与其私奔到成都当垆卖酒[10],成为后世戏剧《琴挑》、《琴心》表现的题材。古代琴曲也有《文君曲》、《凤求凰》等吟咏此事。晋代文人嵇康,受迫害被处死,临刑还索琴从容弹奏他最喜爱的《广陵散》曲,叹息“《广陵散》于今绝矣!”唐代大诗人李白擅长弹琴,留下许多华美的听琴诗、弹琴诗,他的琴伎还给他晚年带来一段浪漫的之旅:李白独自抚琴,一位金陵美女从窗外偷听,与之发恋情,好像一片落花从天而降,随他四处游历。[11]大诗人白居易自幼习琴,终身不离左右,他写诗称琴为“益友”[12],要“共琴为老伴”[13],由此不难看出他对琴的真切喜爱。最酷爱古琴的当推独孤及,他是唐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古文运动的前期代表人物之一,曾执一代之文柄。他晚年眼睛有病,但他却拒绝医治宁愿失明,原因是为使自己听琴更为专心。[14]对琴乐如此衷情,实为古今中外所罕见。唐代另一著名诗人贾岛,一生穷愁苦吟,死时家无一钱,只剩下病驴一头,冻折过琴弦的古琴一张。[15]可见琴乐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之重之高。
文人爱琴,当然会体现在他们的文学创作活动中。汉晋时代的蔡邕、傅毅、嵇康等人都写有专门歌颂琴的《琴赋》(见《文选》),唐宋描写听琴、弹琴的诗词更是车载斗量。例如大诗人王维多才艺,人称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篇《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可谓一幅绝妙的弹琴图。既生动描绘了文人们所追求的那种独特的弹琴场合,同时又精妙地体现着与佛教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相通的直觉感悟,其幽深含蓄,恬淡自然与空寂静穆,正是琴乐艺术与禅宗都向往的极境。他著名的送别诗也被唱为琴歌《阳关曲》,至今仍广为传唱。描写蔡文姬悲惨命运的文学名篇长诗《胡笳十八拍》,其实也出自一首琴歌。文人们还运用“赞”、“铭”等多种文学体裁来写琴,李白的《琴赞》和宋代大儒朱熹的《紫阳琴铭》都非常有名。《紫阳琴铭》说:
君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乾坤无言物有则,我独与子钩其深。
不仅以琴为修身养性工具,还要与琴携手共同探索宇宙哲理的奥秘。附带说一下,日本人古来就重视琴铭的收集研究,荷兰高罗佩也曾撰写《琴铭之研究》在日本发表(1939年《书苑》一卷十号)。
白居易称琴为“老伴”,现在这一称呼已经成为中国民众多年夫妻相互间的亲切代称。这也显示了文人士大夫对琴乐的推崇喜爱,辐射到了社会各个层面。例如,受到文人风习的影响,达官贵人乃至皇帝也有许多人喜爱古琴。宋徽宗有着高雅的艺术修养,精于琴棋书画。他以皇室之力收集天下名琴,在宫中筑“万琴堂”保存,还集中琴人修订琴谱,藏之秘阁,称为阁谱。徽宗亲笔名画《听琴图》,描绘了当时聆赏琴曲的真实情景。打败宋徽宗的金朝皇帝金章宗,本是年女贞族人,但也喜爱汉民族传统文化,他从徽宗宫中得到唐代雷氏制作的名琴“春雷”,非常珍爱,行影不离,死时命令以之殉葬,不愿离开此琴。[16]同时,不仅道士、佛徒中间有着许多懂琴、擅琴人士,不仅有许多乐工歌妓能琴,中国社会底层的广大从事耕种渔樵的农民中,也不乏好琴善琴之人。据音乐研究所1950年代初的调查,仅中国西部甘肃平凉、天水两个小地方,各有民间琴家藏琴三十余张以及古代琴谱,可见琴乐的分布曾经非常深广。
今天,中国人无论老幼,都知道“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都知道“焚琴煮鹤”、“对牛弹琴”等成语,各地还有数不清的琴台、琴川、琴溪、琴楼等地名。琴乐已经是公认的中华传统“精致文化”、“高雅文化”的一种主要代表,当然也是一座内藏丰富急待继承整理和发扬的传统音乐宝库。
古琴作为一种重视传统的精致文化(high culture),历来遇到与求新的时尚相矛盾,唐代史籍已经指出当时胡乐俗乐流行,“唯唐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幸赖文人士大夫的推崇喜爱,得以不绝如缕延续。但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历经剧变,琴乐式微,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急遽减少,增经像昆曲一样近于绝响。但前各地琴社活动有所恢复或转盛,但在多样化的现实生活中,影响还非常有限。
d. 其技巧应用和技术才能表现出的杰出性;
如前述,古琴琴面有十三个标识弦上音位的琴徽,张七弦,由粗而细,自外向内排列,一般按五声音阶定弦。最常用的定弦是徵、羽、宫、商、角、少宫、少商。古琴音域宽广,达四个八度多(C-d2)。其低音浑厚结实有如金石,高音清亮甜美,加上古琴有“散”、“按”、“泛”三种基本的取音方式,具有丰富的音色变化的调色基础。古琴淋漓尽致的表现力,可谓中国器乐艺术之王。古琴的“走手音”及滑音,还有润饰性指法构成了琴“韵”的虚声。有了这些技巧,琴声实现了音、韵兼备,虚、实映照,令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古琴的记谱也很有特点,传世最早的琴谱(也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乐谱)是“文字谱”,即用普通文字一一详细描述弹琴时的定调、弦序、徽位,以及左右手指法、奏法。自然非常繁复。经唐以来改进简化,以减笔字将上述各要素合成为一个谱字,如“   ”即表示“以右手食指挑三弦发散音”,“   ”即表示“泛音起”,从而组成为减字谱。减字谱经宋元明清一直沿用至今,已逾千年。其优点是记录弹奏音位、手法非常详尽,据统计各种指法符号有一千多个;但缺点是有关节奏节拍的记录很少,音高由于定弦有不同等因素影响,也不容易直接视唱出来。这是减字谱的主要功能是“记指”所造成的,要完整准确地记录传授乐曲,还需要师徒之间口耳相承的传授旋律。
琴曲大多数是标题音乐,曲名反映乐曲反映描述的思想情感或具体内容,琴谱前一般还有文字题记,性质与标题接近但更详细说明乐曲内涵、写作动机、音乐形象等,是给演奏者和听众的一种提示。
琴谱的记录特点,致使古琴的据谱演奏也非常特殊。这一特殊的过程特称“打谱”。琴人据谱演奏有相当的灵活性,琴家可以参考不同的谱本加以选择、综合,加以自己的理解创造。尤其当口传心授有中断时,需要凭借主要记指的琴谱,和谱前“题记”,进行揣摩、研究和组织,进行创造性的复原演奏。因此,“打谱”作为古琴音乐传承中极具创新精神的活动,在不断在古老的琴曲中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充分体现了琴人在处理口传与“依谱寻声”、流派传统与琴人个性、音乐的整体与技术细节等关系方面的经验和智慧,也使得传统乐曲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使古老的琴乐成为一种开放的前进的系统。有的乐曲因此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谱本,可以多达十几个,数十个。打谱所承继的儒家传统及道家崇尚自然的精神,将为当代人调整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重新评价“天人合一”哲学观的深刻性和合理性,带来许多新的启示。
e. 其具有现存文化传统独特见证的价值;
在中国音乐史上,丝弦类乐器象征着早期农耕文明的辉煌。比如传说中的伏羲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可以想象其时中国丝弦乐器的丰富。然而,经过数千年的文化迁移,与古琴曾经同出的,如瑟、筑等丝弦乐器皆已不存,古琴不仅流传今世,而且在历代优秀琴人的智慧和创造中,以其独特的乐器形式和独具魅力的音乐,保存着中国音乐各历史时代与阶段的人文信息。
尽管古琴的表演很难适应今天比较普遍的音乐厅和大众观赏等形式,但它所依据的表演方式却是今天所希缺的,是一种会心的晤谈与交流。它细微的音量和各种微妙的虚实相间的表现,有如促膝谈心,在寻求真正的“知音”。这种从自娱派生出来的小范围表演,是一种非功利的、很难用简单的市场经济手段控制的特殊形式。与其要降低琴乐的精致文化品格,改变其习性,不如耐心提高听众的水准创造条件去适应它。在未来的多元文化格局中,应该给琴传统的表现方式保留一块珍贵的“飞地”,而当务之急,则是尽可能多地保留现有遗产,尽可能深入地继承传统,为将来保存一线希望。
f. 其因缺乏保卫和保护措施、或因迅速变革的进程、或城市化、或文化移入面临的消失危险。
因为社会的剧烈变革,比如政治和经济的因素,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人修身养性的理想遭到了冲击。甚至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古琴被作为“旧文化”而倍受冷落。又如,西方专业音乐教育制度的移入,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古琴开始丧失作为文人提高文化素养及自娱自悟的功能,并迫使它向“专业化”、“职业化”的迅速转变,形成了“艺术化”、“表演化”的新发展趋向。并由此改变了古琴自古以来“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以及琴社、流派所形成的自然生态。尤其是,古琴原有的集诗书礼乐为一体,琴道即为人道的艺术境界,被局限在舞台技艺表现这一狭窄的范畴内。
古琴作为人文修养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来是伴随知识分子生活的一门艺术,而职业化、专业化的结果,却使古琴原来生存的广泛性受到威胁。更重要的是,如果仅仅将古琴作为专业音乐的一种技巧,将会导致中国人文精神中深厚内涵的失落。
就当前古琴艺术面临的困难而言,主要体现在:
(1)人才的组织与培养:由于古琴艺术的博大精深,要求琴人具有文史与艺术的多重修养,故使古琴的修习与传承需要较长的周期。如不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并开展相应的研习活动,就会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目前,曾于50年代参与音乐研究所及广播电台合作录音的琴家,已经全部谢世。若以年龄计,70岁以上长者不出10人;50岁以上者仅40余人。近年来,虽有部分年轻学人习琴,但琴界传人与本世纪中叶相比,毕竟渐趋式微。
(2)曲目的整理:目前3000余首传统古琴曲目,能演奏者不及百首。故,以琴家打谱手段整理典籍,是古琴演奏艺术能否发扬光大的重要保证。此项工作如缺乏组织,缺乏相应的科学方法,就无法有效地进行;
(3)录音资料的保存:古琴演奏的音响资料与琴本身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但目前保护环境、条件均差,载体设备落后。目前急需经费与设备,对早期录音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及妥善保存;
(4)乐器的保存与修复:见存并仍可使用的古琴,仍有相当数量,年代最早者为隋唐。现存的文物类藏琴,部分保存于中央或省级博物馆及研究机构内,部分则散存于私人。历代琴家对琴之斫制及修复已经形成一套具有人文及审美价值的工艺传统,不断地修复与经常演奏,正是永葆其艺术生命之所在。从目前保存情况看,部分于博物馆保存的藏品,即使收藏条件尚好(如北京和台北两地故宫),也未能挽救其衰朽。更遑论其余散藏者。故,急需就琴的保存与修复建立科研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另外,随着国家开放、文化交流以及商业活动的日益频繁,古琴的贩卖、外流现象日趋严重。使这种乐器本身遭遇较为严重的损失。
4.   管理:
a.   主管保护、保存、振兴文化空间或文化表现形式的一个或多个团体:
   文化部所属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东直门外新源里西一楼),建立学术基金,接纳全国琴社、琴人的自觉捐助。
b.    按照个人或社区愿望,已采取的振兴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的措施:
l        法律措施:1982年11月29日,中国政府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古琴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已经包括在这一法律范围之内。
l        为防止滥用文化表现形式所采取的法律保护措施:
l        为保护从业人员技术、技艺而采取的法律保护或其它保护措施:自5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通过主持“北京古琴研究会”;普查琴人、琴谱、琴社、琴曲、琴的遗存与分布;编篡琴学文献;组织数次古琴打谱会;国际古琴名琴名曲鉴赏会等活动,这些工作受到明显效果,并一直延续,至今仍陆续进行。
l        为保证技术、技艺传承而采取的措施:
(1)20世纪50年代初,本所开始向全国各地征集存世古琴,先后收藏历代古琴80余床。
(2)1954年4月正式成立了以北京地区大多数琴家为成员的北京古琴研究会,全面推进古琴的演艺传承,并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琴学的研究。
(3)1956年派专人采访了当时所有健在的老琴家,录音80余小时,先后参与者约百余人。
(4)1963年、1983年、1985年先后组织三次全国性“古琴打谱会”,整理琴曲数十首。
(5)1954年至1960年,全面梳理历代琴谱150余种。1961年出版首册《琴曲集成》,以及《存见古琴曲谱辑览》。1978年以来继续分册出版了《琴曲集成》15卷。
(6)1990年,1994年,1995年先后在北京、成都举行国际性的古琴鉴赏、演奏研讨会。
l        其他措施
5、行动计划:
a.      项目名称:古琴艺术的保护与振兴
b.      负责实施行动计划的组织或团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c.     公认技术、技艺从业人员或相关社区对行动计划参与程度的详细介绍: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拥有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及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乐器学、音乐声学、古琴的专家和学者以及相关档案研究人员50余人。参与行动计划的制定、实施;在行动计划中承担古琴资源普查、古琴人才保护及培养;古琴文化研究;展演活动等的主要组织、研究、协调工作。
中国各地琴会、琴社,其中主要有中国古琴学会、北京古琴会、金陵琴社、虞山琴社、今虞琴社、广东古琴研究会、梦溪琴社、德愔琴社等,共计20余个民间古琴社团。其组织者均为知名古琴艺术家,主要参与行动计划中古琴资源普查、古琴人才培养、古琴打谱及展演等活动。
d.负责保护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的法律或行政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国务院负责全国文化艺术管理的政府行政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级艺术研究学术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国家级音乐艺术研究学术机构)
e.资金来源及标准:
将古琴艺术列为国家重点保护艺术,争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每年拨款支持古琴艺术团体及古琴艺术家艺术活动和保障其生活、医疗;再争取从政府的教育经费和科学研究经费中划拨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古琴艺术从业人员的教育培养和对古琴曲目的发掘、考证、研究等经费。同时向社会广为募集经费,建立古琴艺术基金,用于古琴艺术的保护与振兴。
f.人力资源(其资格和经验)及开展项目保护、振兴和推广培训工作的机会:
总    监  孙家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
主    管  王文章  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项目主管  王子初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专家学者  韩宝强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曾完成中国乐器声学分析
             乔建中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二十世纪琴学论纲》,多次组织大型国际琴会、琴展
             蔡良玉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古琴文献搜集、翻译、整理
             田  青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宗教音乐研究
             秦  序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琴史研究
             肖  梅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制作中国乐器数据库,主持古琴修复
  古琴艺术家 吴  钊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琴家
             王  迪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琴家
             许  健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琴家
             杨  青  中国古琴学会秘书长、琴家
             朱  晞  虞山琴社副社长,琴家
             李明忠  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琴家
             刘善教  梦溪琴社社长、琴家
             戴晓莲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琴家
             刘楚华  香港浸会大学教授、琴家
       荣鸿曾 美国pitzbur 大学教授
g.详细计划:
项目组成
1)制定保护政策
2003年至2004年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调查研究,确定古琴艺术为国家重点保护艺术,并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对古琴艺术团体及承传人给予保护与扶持。
2003年召开古琴保护政策及立法研讨会,成立保护政策专家咨询小组,着手撰写立法草案;2005年完成古琴艺术保护法规草案文本。
2)资源普查
二十世纪50年代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曾对中国20个城市中的传世古琴、琴人、琴曲、琴谱、琴社进行了普遍调查,为20世纪后半叶中国古琴文化及琴学活动的全面扩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3年到200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国传世古琴、琴人、琴曲、琴谱、琴社以及古琴制作工艺全面普查。通过普查,梳理出中国古琴的资源、历史,及其在20世纪所经历的文化变迁等脉络,为进一步的保护与振兴打下基础。
调查工作分为六个小组:
北京(中国北部)
上海(华东)
西安(中国西部)
广东(中国中南)
港澳台
每个小组将由3位学者负责。调查时间为三年。调查方式包括文字、录音及录像。
3)人才保护与培养
根据目前调查统计资料,全国共有琴会、琴社26家,60岁以上的古琴承传人仅有34人。因此古琴人才的保护措施应从保护和培养两方面着手。
古琴人才的保护:采取国家与地方两级保护的方式,分别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提供艺术家的生活津贴费用。60岁以上的34名古琴艺术家作为国家级,每月发放特殊津贴人民币200元,由国家财政支出;60岁以下的代表性承传人18名为地方级,每月发放特殊津贴100元,由地方财政支出。
古琴传人的培养:鉴于古琴特殊的存在方式,在古琴传人的培养方面将实施不同的计划:
在综合大学开设古琴选修课,聘请古琴艺术家担任教师。5年内,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扬州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等10所国家重点院校施行;10年内,推广至20所综合大学施行。
加强音乐院校古琴专业建设,并在音乐学系开设古琴必修课。
加强各地琴会、琴社在生活社区的影响,开展面向业余爱好者及中、老年人的古琴文化普及培训计划。
★5年之内,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成都、沈阳等城市的一些中、小学校中开展课余艺术教育,举办古琴艺术培训班或青少年业余古琴学校,从小培养古琴艺术爱好者。
古琴斫琴工艺师培训班。学制:30天;时间:2003年12月;地点:北京。
学员:各地乐器制造业人士,琴家。
教学宗旨及内容:学习了解传统古琴制作工艺,提高对古琴制作及修复的工艺水平。
授课内容:古琴文化论;中国乐器材料学;中国大漆工艺;音乐声学;古琴形制美学等。
中国古琴硕士学位进修班。学制:一年;时间:2004年9月-2005年9月;
  地点: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学员:全国各地已获得学士学位的琴人。
教学宗旨:完成古琴硕士专业的基础课程,结业后,学员可按国家教育部规定通过考试,取得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资格。
授课内容:中国音乐史;古琴文化论;乐谱学研究;中国乐器学;古琴形制美学;文献目录学;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中国文学史、文化人类学等。
4)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今后十年中初步计划完成如下工作:
古琴打谱研讨会
时间:2004年开始,2年一次,每次3-4天;
规模:20-30位古琴艺术家及学者;
地点:根据情况,选择与会者相对集中的地点
宗旨:邀请全国各派琴家弹奏同一琴曲,以整理琴曲并比较各派琴家的特色风格,总结打谱的科学规律与方法。
  ★中国古琴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间:2008年;
    规模:150名正式代表;
    宗旨:对古琴艺术的历史、理论及继承、保护措施、方式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中国古琴大成(DVD)》
  时间:2003年-2008年
工作内容:编辑一套全面、系统、高质量的全面反映中国古琴三千年的艺术成就的DVD节目,分为《琴史篇》《琴曲篇》《琴人篇》《琴工篇》等。预计数量30 张。
斫琴工艺研讨会。
时间:2005年9月,会期3-4天;
参加人员:各地斫琴师、琴家及学者30人;
宗旨:通过研讨会,对中国即将失传的传统大漆工艺,阴阳材料学说等进行文化学、物理学、工艺学的整理与研讨。
  ★存见古琴文献内容索引
工作内容:将历代古琴文献进行编目、分类、提要的计算机数据处理。
时间:2004年-2008年;
人员:5人,专家学者及辅助人员;
善本、孤本琴谱数字化
工作内容: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存见善本、孤本琴谱数字化处理。
时间:2004-2006年;
人员:3人,专家学者及辅助人员;                    
古琴流派及承传人数据库
工作内容:收集、采录古琴流派、承传人相关图片、文档、音响曲目资料,建立数据库。
时间:2005年-2009年;
人员:6人,专家学者、计算机工程师及辅助人员。
近现代古琴文论选
工作内容:收集、整理、校注、汇编、出版近现代古琴文论。
时间:2003-2007年
人员:3人,专家学者及辅助人员。
古琴琴体结构数据库
工作内容:对存见历代古琴的琴体结构,包括琴面制度、槽腹制度、琴材配件、造弦制度进行资料收集和乐器学的统计、描写。
时间:2005年-2010年;
    人员:5人,专家学者及辅助人员。
古琴琴体固有声学振动特性数据库
工作内容:采用激光测振系统,对历代各种形制的古琴进行固有声学振动特性测试。取得相关频率特性曲线、固有振动模态等数据,对传统经验性斫琴工艺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描述。
时间:2006年-2007年;
人员:6-7人,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
5)展演活动
中国古琴琴社、琴会联谊会。
时间:2003年开始,3年一次‘
参加人员:各地琴会、琴社琴人代表及学者约100人。
会议宗旨:增进各琴社、琴会、琴人间的交流,推动古琴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琴文化展
时间:2004年,2010年,展期20日;地点:北京;
展览内容:
古    琴  传世古琴(唐、宋、元、明、清代)100~120床
          新    琴  50~70床;
文献典籍  与古琴相关的历代文献;
考古资料  与古琴相关的考古发掘报告、文物或复制品(出土  古琴、乐俑、汉画像石刻、壁画等);
文学题材  与古琴相关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
音    像  与古琴相关的音响、影像等;
古琴文化巡演
内容:古琴独奏;琴歌;琴箫;琴埙;琴与箜篌合奏;琴与书法;琴与绘画等节目形式。
时间:2003年起,每2年一次,每次在4-6个地区巡演10-15场。
宗旨:通过多种节目形式,扩大古琴艺术在当代文化生活中的影响。
在大、中、小学及文化社区开展系列古琴艺术讲座活动。宣传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价值,提高全民对保护与振兴古琴艺术的认识。
6)筹建中国古琴文化陈列馆
古琴艺术资源普查、资料整理出版、数据库建设及人才保护等项目的完成,已经为筹建中国古琴文化陈列馆打下了基础。待经费得到落实,即开始筹建。
项目日程
  2003年:古琴艺术保护政策及立法研讨会
开始全国古琴艺术资源普查
开始在学校或文化社区开展古琴艺术讲座试点
中国琴会、琴社联谊会议
古琴斫琴工艺师培训班
确定首批国家级古琴艺术家
古琴文化巡演
《中国古琴大成(DVD)》
近现代古琴文论选
2004年:中国古琴文化展”
中国古琴硕士学位进修班
存见古琴文献内容索引
善本、孤本琴谱数字化
古琴打谱会议
2005年:全国斫琴工艺研讨会
古琴琴体结构数据库
           古琴文化巡演
古琴流派及承传人数据库
2006年:举办第五次全国古琴打谱会议
举办中国琴会、琴社联谊会议
古琴琴体固有声学振动特性数据库
2007年:古琴文化巡演
在10所国家重点院校施行古琴选修学分制
2008年:中国古琴国际学术研讨会
古琴打谱会议
2009年:古琴文化巡演
2010年:中国琴会、琴社联谊会议暨打谱会
2011年:在全国20所综合大学中施行古琴选修学分制
古琴文化巡演
2012年:古琴打谱会议
项目实施代理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级艺术研究学术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国家级音乐艺术研究学术机构
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开始系统地对传统民族民间艺术进行抢救和保护,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对古琴遗产的遗存和分布进行全国性的普查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其中包括:
乐器普查:通过普查初步了解琴家传世古琴,最早者为唐,迟者至清。总数在千张以上。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音乐陈列馆”收有84张(唐-清诸代皆有)。
乐谱采集收藏:自明代《神奇秘谱》(1425)起,历代共刊行150余种琴谱。绝大多数收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音乐资料馆”。
曲谱编篡: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对收集到的古琴历代文献进行了编篡,先后出版了《琴曲集成》凡17卷(计划共24卷);《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古琴曲集》(一、二集)。
古琴录音: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1956年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对当时健在的百余名老琴家作了音响采录。其后,于1963、1983、1985先后组织三次全国性“古琴打谱会”,采录音响共百余小时。以上录音均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资料馆”音档库。
理论基础
古琴艺术不仅是一种音乐演奏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在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生活中长期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中国古典器乐艺术的集大成者,古琴的琴制(形制与制作)、琴弦、琴谱、琴法、琴人、琴曲、琴史、琴歌、琴论、琴社、琴派等等,与中国的儒、道、佛等哲学、伦理学传统密切相关。它的音乐风格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但是,由于古琴的传承历来建立在“口传心授”的基础上,面临当代社会变革以及西方教育体制的冲击,古琴的传承和生存确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所以,对古琴艺术的保护,不仅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研究发掘与保护继承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对于中国历史以及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艺术、思想、哲学、政治、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的学科研究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长期目标
确定古琴艺术为国家重点保护艺术,制定《古琴艺术保护法规》,将保护古琴艺术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和文化管理机构日常工作内容。
建立中国古琴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包括文物类藏琴档案;早期录音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及保存;古琴文献资料保存收藏。
建立中国古琴文化动态信息交流网站,创办古琴遗产保护通讯刊物等。
建立古琴人才保护制度,对古琴艺术家实行政府津贴和医疗保险的体制。
建立普及和专业相结合的古琴人才培养体系,开办中小学生及成年人业余古琴学习班;在综合大学设立学分制古琴选修课程;在加强音乐院校古琴专业建设,并在音乐学系设立古琴必修课。
建成中国古琴文化陈列馆。
短期目标
采取特殊措施,保护早期(唐、宋名琴)。建立古琴保存与修复的科研课题,对古琴斫制传统进行深入研究。
授予著名琴家荣誉称号,鼓励他们依照传统教琴法传授琴艺。
定期举办古琴艺术展、古琴会演及各琴会间的联谊活动,促进古琴艺术的振兴与发展。
鼓励有琴人的生活社区成立民间琴社,通过“雅集”恢复传统琴乐的演奏、传承方式。
完成古琴文献的整理和再版。
预期成果
将古琴艺术列为国家重点保护艺术。
古琴艺术家得到保护。
古琴文献得到系统整理出版。
完善古琴人才培养机制,使古琴文化的承传得到保证。
工作日程
2003年        
召开古琴保护政策及立法研讨会
举办中国琴会、琴社联谊会议
古琴斫琴工艺师培训班
开始编、注、出版《近现代古琴文论选》
开始编辑、制作《中国古琴大成(DVD)》
发放国家级、地方级古琴艺术家津贴
开始全国古琴艺术资源普查
开始在学校或文化社区开展古琴艺术讲座试点
2004年      
举办“中国古琴文化展”
举办中国古琴硕士学位进修班
开始编辑制作《存见古琴文献内容索引》
开始善本、孤本琴谱数字化工作
编辑、制作《中国古琴大成(DVD)》
编、注、出版《近现代古琴文论选》
发放国家级、地方级古琴艺术家津贴  
2005年        
举办全国斫琴工艺研讨会
开始“古琴琴体结构数据库”工作
开始“古琴流派及承传人数据库”工作
编辑制作《存见古琴文献内容索引》
善本、孤本琴谱数字化
编辑、制作《中国古琴大成(DVD)》
编、注、出版《近现代古琴文论选》
发放国家级、地方级古琴艺术家津贴
2006年        
    举办第五次全国古琴打谱会议
举办中国琴会、琴社联谊会议
古琴琴体固有声学振动特性数据库
古琴琴体结构数据库”
古琴流派及承传人数据库”
编辑制作《存见古琴文献内容索引》            
善本、孤本琴谱数字化                      
编辑、制作《中国古琴大成(DVD)》            
编、注、出版《近现代古琴文论选》              
发放国家级、地方级古琴艺术家津贴          
2007年      
在10所国家重点院校施行古琴选修学分制
古琴琴体结构数据库”                      
古琴流派及承传人数据库”                    
编辑制作《存见古琴文献内容索引》            
编辑、制作《中国古琴大成(DVD)》            
编、注、出版《近现代古琴文论选》            
发放国家级、地方级古琴艺术家津贴          
2008年      
举办中国古琴国际学术研讨会                  
举办古琴打谱会议                          
古琴琴体结构数据库”                    
古琴流派及承传人数据库”                    
编辑、制作《中国古琴大成(DVD)》            
编辑制作《存见古琴文献内容索引》          
发放国家级、地方级古琴艺术家津贴          
2009年      
举办中国琴会、琴社联谊会议                    
古琴琴体结构数据库”                    
古琴流派及承传人数据库”                    
发放国家级、地方级古琴艺术家津贴          
2010年      
举办“中国古琴文化展”                      
举办古琴打谱会议                            
古琴琴体结构数据库”                      
发放国家级、地方级古琴艺术家津贴            
2011年        
在全国20所综合大学中施行古琴选修学分制
古琴文化巡演                                  
发放国家级、地方级古琴艺术家津贴          
2012年        
举办中国琴会、琴社联谊会议暨打谱会          
发放国家级、地方级古琴艺术家津贴          
rzLpVpTaz  
[1]  见《春秋左传·成公九年》,地处北方的晋侯询问被俘获的楚囚钟仪,得知他在楚世代为宫廷伶人,给他琴,所弹都是南方曲调。
[2] 唐·赵耶利评论道:“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参阅许健《琴史初编》第54、55页。
[3]  参阅日本宫内厅出《正仓院的乐器》,该琴腹内墨书有“乙亥之年季春造”字样。但中国有学者认为它不是开元二十三年,应该是唐德宗十一年(也是乙亥年)的制品。
[4]  参阅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第十章,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5]  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6]  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7]  《墨子·公孟》
[8]  《论语·阳贺》
[9]  参阅H.Abert《古希腊音乐的伦理学原理》,莱比锡1899年版,第56页。
[10]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11]   李白《示金陵子》诗。
[12]   白居易《船夜援琴》诗。
[13]  白居易《对月待琴》诗。
[14] 《新唐书·独孤及传》。
[15] 《唐才子传》卷五。
,m8l /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