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Hu#5j_a
2e+UM$
喻绍泽(1903年—1988年) g1/:Q%R,
喻绍泽,字润,190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殷实人家。近代杰出的蜀派古琴教育家、演奏家。 2V-
16Q'%
喻绍泽八岁入私塾,十七岁考入省立外国语专科学校专修英语,毕业后做了十六年的中学英语教师。十五岁投师舅父廖文甫学习古琴,得其真传,终身操琴不辍,成为享誉琴坛的蜀派古琴艺术家。 %aG5F}S2~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喻先生已是国内有知名度的琴家。除勤奋研习古琴,他还积极组织参与琴人社团活动。1937年,喻氏兄弟、裴铁侠等人发起了“成都律和琴社”,1947年又发起了“秀明琴社”,汇聚琴友,雅集其间,促进琴人的相互交流、学习,接待过查阜西、胡莹堂、徐元白等著名琴家。1955年,喻先生为查先生率队的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琴人采访组录制了蜀派琴曲。 .F4>p=r
1956年,喻先生成为四川音乐学院专职古琴教师,是整个西部地区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专职古琴教师。同年,他作为蜀派琴家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首届音乐周的演出。1960年,他赴西安音乐学院执教古琴。1962年,回四川音乐学院继续任教。1963年,他出席了全国古琴第一次打谱座谈会。会议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演奏的《流水》、《醉渔唱晚》等曲目。 `x+ B+)0X
1979年,已是古稀之年的喻先生,再次恢复组建了成都“锦江琴社”并担任社长,团结亲人开展侵蚀活动。进入八十年代,喻先生仍以年迈之躯为弘扬蜀派古琴艺术竭尽全力,他多次为电台、电视台录制节目,为留学生授课,接待海内外古琴爱好者,培养古琴人才。他打谱的《孤馆遇神》、《幽兰》、《胡笳十八拍》、《秋鸿》等曲目独具韵味,他还创作了《欢乐》、《除夕》、《思念》等现代琴曲。 [A+
>^ {
喻绍泽的古琴演奏不仅继承了蜀派古琴的特色,而且形成了自己稳健、朴实的风格。他演奏的《流水》运用了“七十二滚拂”出色地再现了“流水”惊涛拍岸、奔腾向前的景象。査阜西评论说:“所弹《流水》正是张孔山派,就中滚拂一段运指最为灵活,出音优柔,今时弹张派《流水》无出其右者”。 | k&Ck
OcR$zlgs[v
当代琴家曾成伟为喻绍泽之外孙,从其学,并得其传。 n,vct<&z@
下面看图,图比较乱,大家凑合看吧: p|X"@kuseO
? &o2st
二十年代: h]IxXP?h[
$Xv* ,Bq
nsu@h
Xb|:vr\v
喻绍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国立外专访就学时师生合影: :KQ~Cb
CKYc\<zR0l
<Th6r.#?
右一:喻绍泽 -]0OKE&
u1J0$
Ci@o|Y }tP
5kc/Y/4o
hQ,ch[j'
三十年代: ~qiJR`Jj
ePOG}k($/%
一九三零年代,喻绍泽抚琴图 Zi *2nv'
7Od
-I*bt
C)um9}
x,=&JtKVc
;5]Lf$tZ
5Yg'BkEr
9'fQHwsJ
Bd!bg|uO*
在喻府月台给家人抚琴 Z^bQ^zk-
tURu0`](
+SP{hHa^
)tC5Hijq,
8zZvht*
一九三七年重九日四川成都“律和琴社”雅集,欢迎今虞琴社查阜西、胡莹堂两先生
? ^0:3$La
前排左起:袁朗如、胡莹堂、查阜西、裴铁侠、徐孝琴 LA!?H]
后排左起:喻绍泽、卓希钟、白体乾、梁如斋、喻绍林、喻绍唐 b.2aHu( 3
29;?I3<
*
]FJj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