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 寸:长121cm %IBT85{
拍卖日期:2009-11-21 R/x3+_.f
估 价:RMB 4,800,000~6,800,000 EA(4xj&:U
成 交 价:RMB 21,840,000 ZeuL*c \
!*Is0``
相关描述: 27fLW&b2
仲尼式,桐木制琴身,岳山、焦尾红木制,通体髹黑漆,琴身均匀布满流水断,金徽(缺一),玉雁足,(琴轸后配)。琴面圆润,底板平面,折肩在三徽处,棱角分明。龙池、凤沼均为长方形,腹内纳音隆起。背面颈部阴刻填蓝彩“月露知音”,为圆形印面布局,龙池上部阴刻填金乾隆御题诗,龙池下阴刻填金“乾隆御赏”方形大印。 f$QkzWvr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乐天寄洛下新诗,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怀也》诗云: msgR"T3'
松间风未起,万叶不自吟。池上月未来,清辉同夕阴。 4ams~
宫征不独运,埙篪自相寻。一从别乐天,诗思日已沉。 }O7sP^
吟君洛中作,精绝百炼金。乃知孤鹤情,月露为知音。 :se$<d%
微之从东来,威凤鸣归林。羡君先相见,一豁平生心。 ;>mM9^Jaf
此诗释解了“月露知音”之情调与意境。试想曾拥此琴之古人或以此为意,命为琴名。读诗赏味,与琴之意境颇多相合。 U2m#BMV
龙池上部阴刻填金乾隆御题诗云: rmzzbLTu
月露与琴,是一非三, |hxiARr4
灭分别相,成无底篮, ?Fx~_GT
元酒既淡,尺帛浑素, (9RfsV4^
谁知音者,唯问月露。 5c3-?u!
乾隆御识。钤印:浴德。 g
ptf*^s
从此琴之御题诗来分析,可知“月露知音”应是琴之原名,是为乾隆得琴之时已有之名。乾隆帝得于此琴后,把玩弹赏,其后识鉴,并御题诗文,由宫中御用工匠刻于琴上。御题诗文后之“浴德”小印,据查《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上)第243页,第58印即为此印,书中此印得于“马和之召南八篇图卷”,经细致比较,两印如出一辙,可证此印。 ^P@:CBO
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籁琴”背面龙池上刻有“乾隆御赏” 方印,与此琴龙池下阴刻“乾隆御赏”方形大印的印面内容相同,篆法相近,由此可知古琴之上所刻乾隆印鉴有此制式。 s1Acl\l-uF
乾隆帝自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听侍臣唐侃弹琴,曾写诗一首以记其事,诗云: "x9yb0
萧森梧竹含秋清,银猊吐篆萦风轻。 m[xl)/e
虚堂万籁俱闲寂,唐侃琴操锵锵鸣。 "\EX)u9ze
一弹再抚余音杳,松风水月襟怀渺。 .x%w#
孤鹤横空唳一声,繁丝弱竹喧群鸟。 vN^.MR+<
这首诗后来就刻在乾隆收藏的头等三号宋“九霄鸣佩”琴上。乾隆晚年退位后,也经常以琴画自娱。此本图录中所附《弘历观画图》与《弘历寻风琴韵图》两幅宫庭绘画即是对此的真实记录。 pWKE`x^
此琴带有原装宫庭漆盒,楠木制,髹黑漆。盒盖上正中阴刻填金“明制 月露知音 大清乾隆辛酉年(1741)装”,钤印“永宝用之”。盒盖内中部阴刻填金乾隆御题: zEU[u7%
琴之弦正且直,可以养德; z(A[xN@/W<
琴之韵和且平,可以怡情;或击或拊,含宫孕羽; _?H3*!>3
潜鳞俱浮,灵鹤自舞; "7y,d%H
宣通内志,协气扬诩; %?+vtX
聆兹希声,游于太古。 &*>.u8:r
“乾隆御题”阴刻填朱,仿朱文方印。琴盒外首尾两端俱阴刻填金隶书“头等十六号”。琴盒之合页均为原装,作铜鎏金蝴蝶状,錾刻细腻,惟妙惟肖。 pDlrK&;\z
乾隆皇帝非常热衷于收藏历代名琴。他曾请侍臣梁诗正、唐侃将宫中所藏历代古琴断代品评,分等编号,绘为册页,见查阜西旧藏《乾隆御题琴谱册》。此册现已残缺,仅存头等三号宋琴“九霄鸣佩”至头等十二号唐琴“天地同气”,共十琴。头等一至二号与十二号以后各琴内容均已散佚。当年所有被评级编号的名琴都有一个相应的宫装琴盒。 V3ozaVk;
从已知出版物得知,在这件“月露知音”之外,现仍传世的宫廷原装琴盒有三件:一、为上海樊伯炎先生藏宋“松石间意”琴的乾隆琴盒,盒盖刻“宋制松石间意,大清乾隆辛酉年装”,下有“永宝用之”四字小方印,盒头刻“头等二十二号”六字。二、辽宁省博物馆藏“九霄环佩”琴的乾隆琴盒,该琴盒上刻“宋制九霄环佩,大清乾隆辛酉年装”,下有“永宝用之”四字小方印,盒头刻“头等十八号”五字。三、李伯琴旧藏“万壑传松”乾隆琴盒,盒盖表面刻“唐制万壑传松,大清乾隆年辛酉年装”,下有“永宝用之”四字小方印,盒内乾隆题词下有“乾隆御题”方印,盒头刻“头等七号”四字。从上述三件乾隆琴盒与“月露知音”琴盒的款识比较来看,盒盖上所刻内容的体例均相同,且落款年号及“永宝用之”小印亦相同,盒头所刻编号形式也完全一致。第一件和第二件琴盒内部刻文均为隶书阴识填金御制题词,且均刻于盒盖内之中间一格,与此件琴盒之内部识文之字体与位置及刻法相同。再李伯琴旧藏之琴盒内乾隆题词下亦有“乾隆御题”方印,与此件琴盒内的方印内容相同,可相互印证。 T+nID@"36
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九霄环佩”琴盒正面之原装拍子,亦是铜鎏金制,且呈蝴蝶样式,与此件琴盒所存的两合页样式、工艺相近。因此件琴盒正面拍子已失,故无法精确对比,但已失拍子部分的原轮廓线与“九霄环佩”琴盒正面原装拍子的轮廓线近同,且锁眼位置均为居中稍偏下,故此可知从琴盒的铜部件比较来看,两者近同。由此诸多对比分析可见,此件琴盒当为乾隆宫廷的原装琴盒,能携琴保存至今,实属罕见之例。 iGSJ\
由此可知,此琴明制,乾隆帝得之,赏玩之际,乃作题识,并制琴盒,与琴共存。历经两百余年沧桑,仍能以此呈现于世人,当珍之宝用,不枉古人。此琴曾辗转流传于江南之地,乃是官家互为重情馈赠之物。 OM0r*<D"!
琴之用,于文人,乃为悠扬,乃求心醉。是琴历于文人与帝王,不可轻举。于此顿首之际,听风弄月,吟诗醉酒,梦呓紫禁,赏鉴御品,心幸遨游。 }},0#Ap
附白居易《对琴待月》诗一首,品素人琴心之境: \4wMv[;7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 -y|J_;EG
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JrOxnxd^
参阅:《中国古琴珍萃》图4,图19,图54,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10月。 D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