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476阅读
  • 34回复

千里奔波为知音---记北京琴友郑州小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238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06-24
刚把一波琴友送走,又迎来了王阳,记得那天他来的时候是晚上12点多才到,小酌一翻后长聊到4点才回家睡觉,紧张又丰富的2天过的飞快,由于珍惜和朋友相聚的时间,没有时间上来发帖子和照片,请关心和爱护我们的琴友原谅。。。看照片吧!没有来的琴友不要后悔啊。。。。。 =Ds&ArG  
Kir|in)r0  
`[~LMV&2U  
这个照片让我拍了很多次最后我们的厂长同志还是说脸太黑了不很满意。。。。就奇怪了老师傅的脸为什么不黑呢?一样的光一样照相机。。。 :<uCi\9(  
j#${L6  
' wKTWmf?\  
我也凑个热闹 ,呵呵! ^+Njz{rpG  
L08" 8\  
).jna`A,  
在黄河边上泛舟弹琴,在母亲河 的怀抱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和包容。 |T{ZDJ+  
zwK$ q=-:  
xLw[ aYy4  
:AyZe7:(D  
多么清秀的书生。。。。也许正是那千年修行千年孤独的狐前世的梦魇。。。 X [;n149o  
,.V=y%  
ZWx4/G  
黄河边上飞舞的灵指,演绎了一曲洞庭秋思 *oAnG:J+M  
yppXecFJ  
1~[GGl  
晚上王厂长帮我拉回来的老衫木房梁旁边是我的木材仓库。。 |`Be(  
N|w;wF!3  
Pz-=Eq  
gXB&Sgjo  
王阳和罗树理 RY*yj&?w [  
i~tps  
我和小罗 '8b=4mrbH  
iBCIJ!;  
2G$-:4B  
演出结束以后我们和丁承运做的这张琴亲近了一把。。。。 MT<3OKo?:  
j2jUrl  
\oO &c  
2>im'x 5  
r]&&*:  
;(IAhWE?7  
 
我的博客:http://hi.baidu.com/don123456789  电话:18903853085 QQ:309090803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1-10-22
看着哥儿俩的惺惺相惜、情真意切,俺都热泪盈眶了.............
离线chenyun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0-07-06
千里马易找,伯乐难寻!
离线wingplum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0-06-28
[quote]引用第30楼小白于2010-06-27 22:16发表的  : j(\jYH>   
晕,在一个帖子说还不够,又跑到这里来互相吹捧。 F6)/Iiv  
^ v@& q  
Y--Uo|H  
Calm down baby,you will be taken care pretty soon. j~Ubpf  
离线238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0-06-27
引用第30楼小白于2010-06-27 22:16发表的 : 6B>H75S+H  
晕,在一个帖子说还不够,又跑到这里来互相吹捧。[表情] /h73'"SpDy  
D$y-Kh  
你小子怎么才来!本来今天准备捧你呢,来晚了,大家早就散了!
我的博客:http://hi.baidu.com/don123456789  电话:18903853085 QQ:309090803
离线小白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0-06-27
晕,在一个帖子说还不够,又跑到这里来互相吹捧。
离线238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0-06-27
Re:回 27楼(238) 的帖子
引用第28楼wingplum于2010-06-27 09:23发表的 回 27楼(238) 的帖子 : hh<Es|v  
蒙兄青睞,折節下交,不勝榮幸. 敝處無QQ,将於貴博奉上弟之電郵,以便联係. G*;6cV19  
兄所言甚是,斫琴乃藝術而非科学,或今之科学未至此.否则己可复制四大意大利小提琴矣.木本天然物,無一相同者,如何處理木紋/糟腹/灰胎与木質配合,堪稱藝術. V=v7<I=]  
所謂声池/韵沼,甚少人用,見於西麓堂琴統卷一之糟腹制度.近岳山之半月穴為声池,近龍齦之半月穴為韵沼. 又古宮古琴頁123,元/朱致远所斫之仲尼式,內預声池/韵沼实木,惟并无開穴,鄭先生亦稱奇焉.此琴另一奇處為地柱之取位.具見地柱之不易施為. h^}r$k_n  
弟定當宝兄之琴,茶資亦請兄勿卻. '古琴制作'要煩兄簽名以証相与之情矣.  qg+bh  
TE.O@:7Z  
哦,我明白你说的是哪个了,你说的声池韵沼我所有的琴里面都有设置。。。很重要是必须的。。。不是混沌式有这个设置,我所有的琴必须都有的。。。。这个从槽腹照片中可以看到。。。今天已经来不及上传照片了明天吧,我的琴除了声池韵沼以外还设置了声槽系统这个系统是利用木材的纤维来做传输媒介使引起的震动更加匀称分配在底板上,这个也是我独家的做法,可以有效的阻断横向波形震动让声场更好的引起琴的全身震动,使声音更坚实。。。 |NZVm}T  
我的MSN/:wangdong123456789@hotmail.com
我的博客:http://hi.baidu.com/don123456789  电话:18903853085 QQ:309090803
离线wingplum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0-06-27
回 27楼(238) 的帖子
蒙兄青睞,折節下交,不勝榮幸. 敝處無QQ,将於貴博奉上弟之電郵,以便联係. ~X`_ g/5X  
兄所言甚是,斫琴乃藝術而非科学,或今之科学未至此.否则己可复制四大意大利小提琴矣.木本天然物,無一相同者,如何處理木紋/糟腹/灰胎与木質配合,堪稱藝術. JP t=~e(  
所謂声池/韵沼,甚少人用,見於西麓堂琴統卷一之糟腹制度.近岳山之半月穴為声池,近龍齦之半月穴為韵沼. 又古宮古琴頁123,元/朱致远所斫之仲尼式,內預声池/韵沼实木,惟并无開穴,鄭先生亦稱奇焉.此琴另一奇處為地柱之取位.具見地柱之不易施為. a\Ond#1p  
弟定當宝兄之琴,茶資亦請兄勿卻. '古琴制作'要煩兄簽名以証相与之情矣.
离线238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0-06-27
Re:回 23楼(238) 的帖子
引用第24楼wingplum于2010-06-27 00:39发表的 回 23楼(238) 的帖子 : o1m+4.-  
期以兩年,須儲罗苏理,猴哥与老兄之琴各一張及旅費. 8gQg#^,(t  
兄言之过矣!当君垂青便已足够。刚才在拙做感悟新斫的混沌式古琴  中回复君之提问,深感相遇知音为幸。。。。能得一友畅谈斫琴实质真的很难得。。。。余至今于生活和网络中没有遇到你这样提问的人,其实我也曾为了驻波和所谓的绕射问题困饶和很久,因为总希望在做琴的过程中找到物理理论的支持,但是最终还是放弃。斫无定法,每个人对同一张琴的感受都不一样,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确实把自己的做的琴音色提高了不少,外祖父教我斫琴的时候告诉我很多老方法去控制声音,自己斫琴以后有一段时间感到非常的不屑,认为物理方法控制应该更好,至今还存有当时计算的数学模型。。。但是经过很长的过程又回到了外祖父的训教当中。。。。。。。呵呵!既蒙君赏识又知君之博学,待君归故里,弟当倾己所学,斫琴侍君,愿君常拂相伴,谢君相知之情,慰君思乡之痛,盖琴之大雅,抚天下爱琴人之心为罡!!!!琴人之交既为知音,琴不过是媒介罢了。。。。 他日弟之拙作《古琴制作》得以出版,定将奉上,请君雅正。 [O"9OW'2!B  
[ 此帖被238在2010-06-27 04:05重新编辑 ]
我的博客:http://hi.baidu.com/don123456789  电话:18903853085 QQ:309090803
离线wingplum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0-06-27
這边肉太多了,吾於後园自种瓜菜,全用古法,美味非凢,惜只有110天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