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学解惑四:最能表现古琴之美的技法是什么? 7m1KR#j
1 W'F3
雷苗伟 v{;7LXy0
`UzVS>]l[+
=AOWeLk*G
<I=$ry6 8
上一文在论重技法还是重内涵时提到了古琴的技巧,也就是“弦与指合”中之“指”,即古琴的指法,古琴的左右手指法十分丰富,每一种均各有特点,富有变化,然最能体现古琴独之美的技巧是什么呢?或最能反映一个琴人演奏水平的技巧是什么呢?是演奏的速度?还是右手的滚拂?愚之见,最能体现古琴韵味的是左手之吟猱. I&]G
GAEO$e:
K7`YJp`i
. (`3JQ2s
古琴是一件典型的"以韵补声"的乐器,因其有效弦长比较长,所以古琴的余音也较长,左手之吟猱就是用来装饰古琴的余音的,否则余音直白无华,毫无生机。吟猱处理得是否恰到好处,直接关系到琴曲内涵的表现。《溪山琴况》说:“五音活泼之趣半在吟猱”,如音不施吟猱,琴曲则意境大失,全无活泼生动之趣。 HJhH-\{@
:w-`PYJ%G
4]XI"-M^D
6)*xU|fU
吟猱历代琴书中多有论述,对吟猱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下面是《琴学入门》对吟猱的定义: >a>fb|r
j"7
JLe*
吟:吟者,指于按弹得声之位,左右往来分余,动荡有声,约四五转,仍即收归本位定吟而止。少则亏缺,多则过繁,故以恰好二字为真诠,即圆湛饱满之谓也。凡吟之缓急长短,俱不外圆满一诀,若吟哦然,方有音韵。 85 ]S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