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学解惑十五:如何给古琴定弦 VD#^Xy4% r
雷苗伟 ^&rbI,D
xBG1up<z
琴人弹琴的第一件事,便是为古琴定弦,先听各弦音是否音准,音不准则曲不和,故定弦为弹琴第一要事。古琴不像键盘乐器那样,一音一键一一对应,如或不准可请专业校师代劳调试,而古琴定弦则需操琴者自己来定。定弦对于受过系统音乐训练的琴人来,可能不是难事,但现代习琴者多为业余琴人,以琴为修身养性之器,玩票而已,故定弦实非易事,尤其初习琴者,尤难。弦乐多有此病,俗语说:“调好胡琴一黄昏”,便是说胡琴定音之难,古琴也是如此,下面便就定弦问题做已一管之窥。 E0DEFB
%-'U9e KN
古人琴学论著中,论音律、定弦者不少,但或是寥寥“数语,一时难窥其理;或是繁杂纷乱,一时难理头绪,故初学者难以从中受惠。古琴有多调,常用者有五,然无非是正、外两种。正调为其根本,十曲之中便有七八为正调,如《流水》、《梅花三弄》等,外调是在正调的基础上,用传统“还宫转调”的方法,或“紧角为宫”、或“慢宫为角”、或“顺生”、“逆生”,一一递生而成,故定弦先定正调。 sTqB%$K}
d<3"$%C
古琴的正调各音历代均有律名与其对应,或以一弦为黄钟、二弦为太簇、三弦为仲吕、四弦为林钟、五弦为南吕、六弦清黄钟、七弦为清太簇,因正调三弦为宫音,宫音正应仲吕,故此正调即称为仲吕均(宋人姜白石持此说),或以一弦为林钟,二弦为南吕、三弦为黄钟,四弦为太簇、五弦为姑洗、六弦清林钟、七弦为清南吕,因此三弦宫音正应黄钟,故此正调又被称为黄钟均(明人朱载堉持此说)。然第一弦为黄钟也好,林钟也罢,此律究竟音有多高,历代各有不同,也无定法,且多有纷争,故中国传统律学中的十二律只是一相对固定的音位而已,所以古代琴之音高我们无法考证。再加之古琴人又多以文人自娱为主,多为独奏,交通不便,又少有交流,所以当时大江南北古琴的定弦也无统一音高,只要所弦琴弦张力松紧适度,各弦音高“相对”音阶关系准确即可。 _5LlL#)
G\NCEE'A
然古琴发展至今天,已不仅仅为庙堂祭祀之雅器,或隐士修身之清物,其音乐性已大大增强,加之琴家交流也较为颇繁,故各地家各种琴弦之音高,孰优孰劣,便显而易见,所以古琴各弦的固定音高今天便有一定法。现代琴家正调习惯被定为F调(即1=F),一至七弦的音高借用西乐的音名分别为C、D、F、G、A、c、d(此法为西乐音名,与古琴实际音高略有差别,但可忽略不记),相对唱名为 Sol﹑La﹑Do﹑Re﹑Mi﹑Sol﹑La (5612356)。此法定弦,各弦松紧适度,恰到好外,一弦不至于太松,七弦也不至于太紧。
#129 i2
v/haUPWF\
了解古琴定弦,就必须先了解一下古琴定弦的原理,专业一点即古琴的“律制”。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在《琴律说》一文中首次提出“琴律”一词,专为古琴创了一种律制——“琴律”,琴律虽也被后世律学界所接受,然其实就是“五度相生律”和 “纯律”两种律制的一个组合体,非驴非马,但却浑然天成。关于两律的细节,另文再作详解,此处不作探讨。而中国传统的“三分损益法”便为“五度相生律”典型的一种生律方法,而传统乐器中管、弦乐器又多用之,故古琴定弦“三分损益法”较为合适。 0?h .X=G
%ej"ZeM
古琴定弦现在常用者有三,即散音定弦﹑按音定弦﹑泛音定弦等三种定弦法。 zn~m;0Xi
SA7,]&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