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6712阅读
  • 40回复

梓又古琴馆 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06-18
— 本帖被 雪狼 执行合并操作(2011-10-21)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自唐代流传至今的古琴太古遗音”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眼球,那一指拨弦使人灵魂深深震颤,将中国文化蕴含的含蓄中和之意发挥到极致。当然奥运会上陈雷激老师演奏的那一床琴并不是真正的唐琴,而是由著名斫琴家王鹏老师仿唐琴“太古遗音”制作的师旷式古琴。 C!<Ou6}!b  
     前段时间恰逢非遗节盛会,王鹏老师带着他精心斫制的古琴赴蓉参加此次活动。2011年5月31日晚上,听完《琴筝鹤鸣》音乐会后,王鹏老师及他的朋友们带着“太古遗音”到梓又古琴馆做客。让我们有幸抚到这张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这张传奇古琴。 ~ D j8 z+^  
Cn34b_Sbd  
    太古遗音琴   唐初贞观年间斫制 长122cm 额宽22cm 尾宽14cm 中央音乐学院藏师旷式。原黑漆,大流水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行书“太古遗音”,池下刻篆书“清和”印,左侧刻“吴景略重修甲子中秋”。 \h/H#j ZJ  
      当然琴桌上摆放的这张太古遗音并非唐琴,而是由王鹏老师仿制。奥运会开幕式上陈雷激演奏的便是此琴。 = SMXDaH  
^,TO#%$iE  
]nn98y+  
U`(ee*}o  
A4x]Qh3OO  
         王鹏老师抚琴《鸥鹭忘机》,他的演奏气息雄浑古朴、手法严谨细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我们侧耳聆听,沉醉在他的琴音里。可惜当时有一大憾事----没能把音录下来。 t%0VJB,Q2  
@alK;\  
    戴茹教授用“太古遗音”演奏蜀派代表琴曲高山》。苍古的琴音在指尖流淌,时而清泉叮咚,时而古木苍苍,时而高山巍巍,虽处闹市但身心俱在山水之间徜徉。 C_}]`[  
mp1@|*Sn  
梓又古琴馆赵虹老师演奏琴曲《乌夜啼》,赵老师的演奏松弛有度、快慢有序、结构感及律动感十分清晰。 o q Xg  
x)DMPVB<  
K<3A1'_  
梓又古琴馆杜老师演奏《梧叶舞秋风》。 ?=sDM& '  
( Y[Q,  
LYTdTP  
O3,jg |,  
     陈老师演奏琴曲《春晓吟》。 hR?{3d#x2  
 ,f%S'(>w  
2~)`N>@  
UERLtSQ  
  王鹏老师与大家分享他的斫琴心得。听者莫不受益匪浅。 ;WQve_\  
"<N*"euH  
          感谢这次非遗节,让我们有缘接触到这么好的老师与古琴,王老师还主动担负起点评的工作,对我们弹的琴曲进行点评与指导,虽夜已深沉,但大家都雅兴颇高。再次感谢王鹏老师的光临。 0*3R=7_},o  
AlaW=leTe  
_`j7clEz  
hD 82tr  
                                                                         成都梓又古琴馆  报道 AofKw  
N)X3XTY  
                                                                           2011-6-13 y'.p&QH'`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1-10-21
“隔花初见---建安光芒后的曹子建”文化讲座
=8. ,43+  
Xl#ggub?  
    主持人张启:琴馆学员。德语系毕业,专攻日耳曼文学,酷爱中国古典文学。 #=A)XlZMd  
aB&&YlR=n<  
    雅集以琴馆学员曾丽娜弹奏的一曲《酒狂》作为开场曲。 6%_nZvRv  
    曹植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绝不陌生。从文人雅士到市井小儿,他的一首《七步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生于汉末乱世,长于军中。父辈盛名却难掩其光华。 *] ) `z8Ox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是作为诗神在中国文学界存在的。连杜甫也说:“曹植休前辈。”梁代的批评学家、教育学家钟嵘甚至认为,在文学方面,曹植是能与周公、孔孟并称为“圣”的存在。而长久以来,中国文人对曹植的喜爱更是绵延不绝。
6A-|[(NS  
    谢灵运:“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Bnxm HGP#&  
    李商隐:“宓妃独坐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I|vzz`ZVr  
    李白:“蓬莱文章建安骨。”
FcU SE  
|u<7?)mp  
X.{S*E:$u  
     为了表现曹植的文人风骨以及早期贵族王子的悠闲生活,梓又古琴馆优秀学员于雅琴弹奏了一曲《平沙落雁》,引领观众进入建安文学氛围之中。 hL{KRRf>  
\Gvm9M  
    曹植作品前期: 主要反映贵族王子的优游生活,“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 cdT7 @  
    后期: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 "<1{9  
/(*q}R3Kfo  
}&J q}j  
:crW9+  
   隔花初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大家欣赏了建安光芒后的曹子建留下的千古名篇《洛神赋》,又欣赏了梓又琴馆赵虹老师弹奏的琴曲《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可以辞官归里,过“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可贵为王子又身不由己的曹子建若知《归去来辞》,是否也会作赋表达羡慕与向往之情呢?身逢乱世之文人,是应该卷入激烈的宫廷斗争还是应该避世归隐,作一名“采菊东篱下”的清淡文人呢?曹子建的文学作品中,各种身份与情绪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0'C1YvF  
0S!K{xyR  
l'_r:b  
   杜莉娜老师弹奏琴曲《忆故人》。 5(8@%6>ruj  
    曹植的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 而惆怅分离。 ze;KhUPRm  
   想象丰富。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逸,令人神爽。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语言整饬、凝炼、生动、优美。取材构思汉赋中无出其右。 作为中国最美的赋,《洛神赋》抒发的感情为历代猜测,文人附会字间意,陈王心事累世误。 RT5T1K08I  
   创作背景:黄初元年/立嗣之争 3mni>*q7d  
   所诉之情:抒郁结,诉明君     Sx\]!B@DSu  
     魏玉平老师弹奏琴曲《大胡笳》。 j~QwV='S  
“人无千古醉,诗有万年芳。” O1kl70,`R  
       曹植年少成名,成于文,也失落于文。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做为中国的诗神而存在的,文章流传千载,历久弥新。但典型的中国文人性格,也造成了他的失落。 :i7;w%B  
       他留给后人最朗朗上口的《七步诗》、最唯美的《洛神赋》,以及无数深入人心的诗句。他的生命在文字中世代轮回流转,始终活得很年轻。 lys#G:H]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1-10-05
琴曲欣赏---戴茹打谱并演奏《松弦馆琴谱》之《庄周梦蝶》
YrKWA  
!Rt>xD  
   物我两忘 ;({W#Wa  
                                               ---《松弦馆琴谱》之琴曲《庄周梦蝶》打谱后记 9&ids!W~yx  
4a]P7fx-  
       历时近两年,这一曲《松弦馆琴谱》中大型琴曲《庄周梦蝶》总算有所成效并告一段落。交谱、完稿、录音上传,身心俱疲后得到一丝轻松和惬意。 1!gbTeVlY  
      听着录音、对着谱子,回想起刚刚拿到《松弦馆琴谱》影印本时那份茫然和无序,现已成昨天的记忆。虽说并不是第一次打谱,但面对如此巨著,并与同时代许多同仁共同完成该谱的打谱工作,说实在的,心中还是有一些没底。放下无助和慌乱,采集资料,反复阅读庄子的《齐物论.庄周梦蝶》,去体会道家的那份超然、虚凌以至于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需要什么样的音乐语汇来表达?我们的先贤们又是怎样去运用他们那时候的音乐语汇表现他们的语境及音乐特性?带着种种疑问,我再次回到《松弦馆琴谱》原本,查看前半部分琴学理论,寻找可借鉴的元素。在寻觅中总算是体会到《松弦馆琴谱》以正谱自居是有道理的。它在看似轻微淡远的主体审美情绪下实际蕴藏着众多变化,并不是一味的寡淡,而是华丽的淡,优美的淡,并带有一丝瑰丽的淡。它独具贵族之气,其中的变化音,又代表着对抑郁音调的融合与采纳。
     因此,不敢听有关该曲的任何录音,怕把自己内心的那一份独特的印象打乱,而执着地逐字写谱。不加节奏,不断句,仅仅把音与音程关系找准。这是我实际试奏的第一步。得到第一手资料后,再从每一个音与音之间的关系中,查找句与句之间的逻辑。找出句读、找出节奏重音,再找出旋律特征,让音乐动机有效的延续与重复。不管是在哪个音区、哪个位置,它们要么隐隐约约、要么明明显显的出现,乐曲的轮廓就这样从模糊到清晰,打谱工作得到顺利的进行。至此,此曲的打谱工程可算完成了一大半,接下去也就是修饰与精处理的过程。
      我在打谱中秉着“呈现式”和“记录式”的原则,旋律线条及应有的音高绝不改动,个别指法可能会有所调整,以顺手为主。在尊重原谱音乐内涵的原则下,适当的加入切分音、附点音等节奏型,使旋律更具活力,是我本意。介于本人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指正批评。
                                                戴茹
                                            2011-9-28 于揽月轩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1-10-05
琴曲欣赏---戴茹打谱并演奏《松弦馆琴谱》之《塗山》
3kMf!VL  
      亘古情怀一览中 3;s\OW`  
                                                 ---《松弦馆琴谱》之琴曲《塗山》打谱后记 /RC7"QzL  
qeZ? 7#Gf  
     《松弦馆琴谱》琴曲塗山所载凡十八段,无具体调性提示,因此对这首移调、转调较多的琴曲,发现其主调式是比较难的。它与其他大多琴曲不同,调性变化非常丰富,稍不注意就可能将移调作主调弹,唱名诡异、旋律别扭。在此曲的打谱中,最复杂的是定调,找宫音。从既定的宫调式出发,确定其他变奏段落的调性,几经反复,总算是有些眉目。 46&/gehr  
      打谱可分为“创造性打谱”和“复原性打谱”。我本着从音乐内涵出发,一切音乐形式均以表达应有的音乐内涵为核心。因此大量的文字资料需要查阅,弄清琴曲《塗山》所想表达的真实意图,不仅仅是一副风景,更多的是对禹在当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战胜自然、教化族人等丰功伟绩的颂扬。历代不少文人骚客对此有所咏颂: /d<P-!fK  
                                        塗 山
                                            宋.黄庭坚
                       涂山绝顶忆神功,亘古情形一览中。
                       启母石迎新月白,防风冢映夕阳红。
                       洪流匝地曾拘兽,老树参天欲化龙。
~La>?:g <+  
                         有径直通霄汉外,登临无不是仙踪。 l2P=R)@{  
:zF,A,)  
     宋代文人黄庭坚此诗无疑点明了该曲核心意义及内涵。阅读众多有关文献后,面对乐句中频频出现不协和变音,咋一听象是完全不搭调,但坚持反复几次不改动,实际上是乐曲妙处之所在。众多的变音使该曲风格迥异,气势宏伟。音律的倾向也就随之确定,许多难题迎刃而解。通过解题、定调、定音这三步算初步完成了该曲打谱的前期工作。 p"ZG%Ow5Q]  
      其次,也就是按字谱中各种指法所蕴含的节奏来安排旋律、节奏,由此寻找律动。以至由音到句,再到段的结构,大致可现。其中有可能不够通顺的个别地方暂且放下,接而进行下一段的逐字定音工作。或许,在另一段中就会找到不通顺那一句的逻辑关系。就这样反反复复、寻寻觅觅中,三五个月轻松掠过。 9j9TPyC/2  
也有实在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放一放,再把打好谱的前几段反复弹奏,逻辑就在其中,隐隐于现。其实打谱就这样并不神秘,也不难。在这样的过程中,除了“按字鼓音”外,主导乐曲风格倾向的因素,或许就是平时自身的演奏习惯及音乐修养。自此,可遵循的打谱步骤大致如下: v-_e)m^  
OH(waKq2I  
一:解题 ';=O 0)u  
二:定调 .=jay{  
三:定节奏、找律动 <<R*2b  
四:定结构(安排乐句结构) e;}7G  
r|Tcfk]%  
       絮絮叨叨如“画蛇添足”般,也不能以一言而概之打谱工作的艰辛与困惑,唯有不断地摸索,才可使古老的琴曲焕发新声。这也是每一个琴人的使命。 e&aWq@D  
                                                      戴茹 nK%LRcAs  
                                                   2011-9-29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1-09-25
“天、地、人、药”----《中医养生讲座》报道
    成都金秋时分,衣衫渐冷、金桂飘香。梓又琴馆特邀赵军先生主讲《中医养生讲座》。赵军老师于2011年4月在梓又琴馆举行了第一期《中医养生浅见》讲座,这一次他主讲的内容从上一回的内容接着讲起,是大家非常关心的“病因”的四大因素“天、地、人、药”。 !58@pLJw  
!\.pq  2  
y''z5['  
讲座开始前,梓又古琴馆青年教师杜莉娜、姜明为大家表演琴箫合奏曲《梧叶舞秋风》。 XBu"-(  
&H/'rd0M  
   赵军先生的讲座内容: S8j{V5R'  
iN8zo:&Z  
           一:天。在中医概念中分为“形而下的天”和“形而上的天”。“天”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排在“病因”中的首位。天之气,内观内证,找最根本的本质。古人并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对“天”及宇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但是却得出了一套完善的关于“天”的理论体系。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古人通过“内观内证”得来的。所以我们如果能够重走古人之路,遇事遇情对自己进行内观内证,那么在养生方面会获益颇多的。赵军先生推荐给大家一本书《内证观察笔记》。 lB vR+9Qw  
xH"/1g  
           二:地。地为德,厚德载物,大地承载了人们的所有东西而毫无怨言。中医认为,人秉天地之正气,而地上生长的动物与植物则具备“偏性”。当人体的正气有所欠缺或者走偏的时候,就需要用大地之万物来弥补或者纠正这种“偏性”,达到恢复人体之正气的效果。 "8jf81V*  
7/@TF/V  
           三:人。人们一般最注意的是饮食,就饮食而言应该“五谷为主、五菜为辅、五果次之”。现代人饮食丰富,大多饮食过量,所以应该“节饮食”、“饭吃七分饱”,多吃天然的东西,顺季节而食。最好的补药并不是鲍鱼、燕窝、虫草,而是最适合人体当时需要的东西。 A1>OY^p3%  
)g#T9tx2D  
           四:药。人们平时的饮食也可算“药”的一部分。赵军先生介绍了一种简单的治疗感冒初期的方子:生姜、陈皮(橘子皮)、红糖熬开水喝。如果这个方法还不管用则可以考虑请中医看病了。其实感冒是人体抵御各种病痛的一种自然体现。这时候用药如果一味打压病毒,清热解毒,则可能连人体本身之活性也一起打压了。最好的办法是在人生病的时候辅正扶阳,增加人体消灭病毒的能力,利用人体本身之正气恢复健康。赵军先生透露,他正在研制一种完全模拟中药熬制过程的冲剂,可用于一般性感冒,其原理则符合上述之特征。等研制成功了,可以赠送一部分给梓又琴馆“友情品尝”,所以,到琴馆学琴则有可能领取到这种新药哦! iE^84l68  
!/i{l  
~^fZx5  
    赵军先生是梓又琴馆的好朋友、是大家尊敬的中医老师、也是琴馆的学员家长之一。赵军先生的小女儿赵希言在梓又琴馆学习古琴。赵军先生本人也是古琴爱好者,并特别喜欢戴茹教授的琴声。为了感谢赵军先生长期以来不辞辛苦的为琴馆老师及学员看病开方,解除病痛,也为了对赵军老师认真细致的讲座内容表示感谢,在赵军老师和现场观众的一再要求下,戴茹教授欣赏手挥七弦,在金秋时节为大家演奏了一曲《秋水》,观众听得如痴如醉。上善若水,正如戴茹老师的琴声,赵军先生的讲座及药方一样,都是“水利万物而不争”泽被大家成长。多年来琴馆的教学,不止停留在简单的技巧与技法等方面,对学员的要求也不只是会弹若干曲子,琴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心思,邀请了各位善知识与有识之士举办了各种文化讲座,就是希望这些与古琴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就像今天的琴曲《秋水》所表现的那样,引领大家走向更高的一片天地。 CxOob1@  
MH9q ;?.J  
      讲座结束后,赵军老师又不辞辛劳的为大家看病开方,大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赵军老师非常认真仔细的为大家把脉,直到深夜,向赵军先生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离线倪兰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1-09-17
感谢分享……" :Cs4NF   
f=gW]x7'R+  
V/ uP%'cd  
'3D XPR^B6  
F {4bo$~>  
PB`Y g  
x vl#w  
3z9d!I^>k  
TG?brgW  
!bx;Ta.  
)Y0!~# `  
*NaB#;+|k`  
qu@~g cE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1-09-16
F6|]4H.3Q  
 RVmh6m  
[Ek7b *  
《幽兰操》  琴歌弹唱:赵虹   中阮演奏:周守頔   曲笛演奏:周宁波 fu ,}1Mq#  
Fb>?1i`RN  
(@VMH !3  
:#ik. D  
《醉渔唱晚》      古琴合奏:魏玉平、刘滨、杜莉娜、陈芝英 EjR9JUu  
u@M,qo`  
. X-Kh(Z  
《但愿人长久》  古琴领奏:戴茹  古琴演奏:魏玉平  伴唱:全体演员 P=Jo+4O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1-09-10
《神韵·古琴》---“文君井中秋赏月”梓又琴馆专场古琴欣赏会
ltSU fI  
中秋节佳期,由邛崃市委宣传部、邛崃市文体广新局主办的“2011年南丝绸之路暨文君文化旅游节”在邛崃这一历史文化名城举行。其中《神韵·古琴》古琴欣赏会由成都梓又古琴馆专场演出。 JFmC\  
/Cr%{'Pzk  
   文君井公园门前呈现欢乐的节日气氛。文君井公园相传为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当垆卖酒之处,门口虽小,里面却别有洞天。山树水竹,琴台亭榭,曲廊小桥,风景美好。 vn8aFA  
:eCwY  
     演出在文君陈列馆前举行。梓又古琴馆全体师生赶到演出场地时,已是华灯初上,灯火通明,舞台布景和音响设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观众早早的守候在场地,期盼演出开始。 ML 9' |  
)2o?#8J  
  文君井公园内曲径通幽,小桥流水,亭台错落,环境优美,加上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古老的故事与传说,在这里弹奏古琴别有一番风味。现场的舞美布置与音响设备都非常优秀,非常适合古琴演奏。 gz9j&W.  
JPHL#sKyz  
   琴馆师生合奏蜀派名曲《流水》。《天闻阁琴谱》   喻绍泽传谱  古琴演奏:魏玉平、陈芝英、刘滨、叶桂林。乐曲始为潺潺滴水响彻空山,转而为幽泉出山风发水涌,继而为茫茫滔滔烟波浩淼,最后汇入浩瀚深邃的汪洋。 {}n^cq  
`/+>a8  
   琴箫合奏《梧叶舞秋风》   演奏:古琴杜莉娜 箫 姜明《琴学心声》 喻绍泽打谱 V=l0(03j~  
    取意天地秋声,“静落阶前叶,清传月下砧”,其气潇洒,其风古淡,韵味十足。全曲旋律细致曲折,疏密呼应,盖写秋风萧飒,静听桐叶摇落之意。与悠远飘扬的箫声相呼应,更添雅意。 V1zmGy  
Gb6'n$g  
    梓又古琴馆优秀学员蒲旭燕弹奏《高山》。《高山》表现的是古人“巍巍乎志在高山”的高尚志向。其中不乏对雄奇山势具象性的描绘。曲风古朴淡雅,听之犹处高山之巅,心旷神怡,使人不禁有远离尘世之感。 LonxT&"!D  
RbnVL$c  
琴箫合奏《梅花三弄》  古琴演奏:魏玉平  箫演奏:姜明 ,[KD,)3y  
    相传此曲原是笛曲,为东晋大将桓伊所做,此说源于《晋书》。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在不同泛音位重复主题三次,故称为《三弄》。全曲借表达对梅花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借物咏怀,来颂扬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6!)jIWJ  
vh%B[brUJ  
琴歌《越人歌》      戴茹配指法    琴歌弹唱  赵虹   箫演奏  姜明 $%d*@ 'c  
    取自电影《夜宴》主题曲。《越人歌》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首译诗,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表达了对纯洁爱情的向往和期待. V f&zL Sgr  
c)85=T6*aA  
  梓又琴馆师生合奏《醉渔唱晚》。古琴演奏:杜莉娜、魏玉平、刘滨、陈芝英。乐曲描绘了渔人泛舟江上,陶醉于山水之间,我不醉人人自醉的情态。 sl l\g  
F/{!tx  
>]TWXmx/w  
琴歌《幽兰操》      戴茹配指法    琴歌弹唱 赵虹    中阮演奏 周守頔    曲笛演奏 周宁波 ="H`V V_  
    《幽兰操》是电影《孔子》的主题曲,由王菲演唱。相传古诗《幽兰操》(又称“猗兰操”)是精擅琴艺的孔圣人自感生未逢时的绝世作品。唐代著名诗人韩愈曾作同名作品唱和孔子。而影片主题曲的歌词正是改编自韩愈这首名垂青史的诗作。 qe#tj/aZ  
RtS+<^2a;  
    《神韵·古琴》古琴欣赏会暨2011年南丝绸之路暨文君文化旅游节顺利闭幕,在戴茹教授领衔演奏并编曲配乐的《但愿人长久》古琴二重奏的乐曲声中,全体演员手捧烛光,缓步上台和着琴声一起唱响这首歌曲,以此向大家献上深深的节日祝福,祝大家中秋节快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梓又古琴馆在此祝愿天下所有的亲人和朋友可以共赏明月烛光,互享琴声,互传思念之情。 ? OM!+O  
!f [_+CD  
                                                                   梓又古琴馆 "&u@d~`-n  
                                                                   2011-9-10 H*R"ntI?w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1-09-08
2011邛崃文君井“中秋赏月”梓又琴馆专场古琴欣赏会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3;GW4,  
CD~.z7,LC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了昭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魅力、丰富市民文化娱乐生活,邛崃市文化局、邛崃市文体广新局将于中秋佳节之期,在邛崃市“文君井公园”举办《2011年南丝绸之路古琴欣赏晚会》,由梓又古琴馆专场演出。届时梓又古琴馆馆主、首席执课教师戴茹教授将携琴馆师生联袂演出。 chX"O 0?"  
Svmy(w~m  
&h/X ku&0  
$U~]=.n  
文君井位于邛崃市临邛镇里仁街,山树水竹,琴台亭榭,曲廊小桥,风景美好,相传为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当垆卖酒之处。邛崃市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成为现代古琴艺术发源地之一。 DTL.Bsc-.  
0GeTS Fj  
邛崃文君井公园里的“琴亭” aW7^d'ZZ\  
                   2011邛崃文君井“中秋赏月”古琴欣赏会曲目单 /U9"wvg  
:$c |  
wIt}dc  
1:古琴齐奏《流水》     Fx.=#bVX7  
q_58;Bv  
陈芝英 等 演奏   《天闻阁琴谱》   喻绍泽传谱 U Cjld  
    蜀派名曲,始见于《列子•汤问》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清代蜀派张孔山加以增改后,世皆传习,故又称“张孔山流水”,现今的通传的版本据喻绍泽所传。乐曲始为潺潺滴水响彻空山,转而为幽泉出山风发水涌,继而为茫茫滔滔烟波浩淼,最后汇入浩瀚深邃的汪洋。 g($2Dk_F2  
2:琴箫合奏《梧叶舞秋风》   "chDg(jMZ  
演奏:古琴 杜莉娜 箫 姜明《琴学心声》 喻绍泽打谱 Wne@<+mX  
    取意天地秋声,“静落阶前叶,清传月下砧”,其气潇洒,其风古淡,韵味十足。全曲旋律细致曲折,疏密呼应,盖写秋风萧飒,静听桐叶摇落之意。与悠远飘扬的箫声相呼应,更添雅意。 f-Z/t fC  
.ioEI sg  
3:琴歌《越人歌》     t{{QE:/  
rx|pOz,:  
琴歌奏唱 赵虹   取自电影《夜宴》主题曲梓又编曲、定指法  \4fQMG  
   《越人歌》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首译诗,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表达了对纯洁爱情的向往和期待. G"t5nHY\.  
'H;*W|:-]  
4:古琴独奏《高山》   @o`AmC . 8  
^1];S^nD  
古琴独奏  蒲旭燕    《天闻阁琴谱》   喻绍泽打谱 Km$\:Xo  
    蜀派名曲,始见于《列子•汤问》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高山》表现的是古人“巍巍乎志在高山”的高尚志向。其中不乏对雄奇山势具象性的描绘。曲风古朴淡雅,听之犹处高山之巅,心旷神怡,使人不禁有远离尘世之感。 tWc Hb #  
x.$FNt(9  
5: 古琴独奏  《醉渔晚唱》   bk[!8- b/a  
+M/ %+l  
刘滨  演奏   《天闻阁琴谱》喻绍泽  传谱 P&Vv/D  
    明代《西麓堂琴统》中载此曲,传为唐代皮日休与陆龟蒙作。今常用谱传自蜀派琴家张孔山。乐曲通过切分节奏音型的重复,以散音、按音交替运用产生的音色明暗对比,描绘了渔人泛舟江上,陶醉于山水之间,我不醉人人自醉的情态。 7%M_'P4 V  
3Y$GsN4ln  
6:琴歌《幽兰操》       j3Y['xDv  
s~X%Y<9l  
戴茹配指法    琴歌弹唱  周守頔  等 WpvhTX  
    《幽兰操》是电影《孔子》的主题曲,由王菲演唱。相传古诗《幽兰操》(又称“猗兰操”)是精擅琴艺的孔圣人自感生未逢时的绝世作品。唐代著名诗人韩愈曾作同名作品唱和孔子。而影片主题曲的歌词正是改编自韩愈这首名垂青史的诗作。 % pCTN P  
es7=%!0  
7:琴箫合奏《梅花三弄》 eaU  
@r1_U,0e  
古琴演奏:魏玉平  箫演奏:姜明 eHUOU>&P]  
R:qW;n%AF  
    相传此曲原是笛曲,为东晋大将桓伊所做,此说源于《晋书》。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在不同泛音位重复主题三次,故称为《三弄》。全曲借表达对梅花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借物咏怀,来颂扬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tW`=]z-<  
8quaXVj^a  
8:古琴独奏《渔樵问答》   ~P-mC@C  
>m\(6x8RE  
古琴演奏:戴茹 ,ig/s2ZG6X  
     《渔樵问答》曲谱最早见于《杏庄太音续谱》(明萧鸾撰于1560年),“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此曲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 p!%pP}I  
v]UwJz3<  
h<QY5=S F  
9:古琴齐奏  《春风》       Q~9^{sHZjP  
~k5W@`"W  
叶桂林 等 演奏 Ny/MJ#Lq  
    此曲由龚一先生和许国华先生作于1982年。乐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曲式结构、调性转换、演奏技巧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揭示了古琴这一古老乐器的发展潜力。作品以明快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人们春意盎然、奋发向上的欢快情绪。 $6IJ P\  
Nh +H9  
#RLt^$!H  
演出时间:2011年9月9日19点30分 J{G?-+`  
@H8EWTZ  
演出地点:成都邛崃市文君井公园 I&5!=kR  
m1AJ{cs  
   欢迎琴友、学员前往观看,祝各位老师、同学、琴友们过一个愉快的中秋节! om>KU$g  
OY({.uVdX  
                                                 梓又古琴馆 T)_hpt.  
)4;`^]F  
                                                  2011-9-4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1-08-09
“塑声”进行时...
P!k{u^$L  
请您用标准普通话读下面两句话: |ENh)M8}r  
     “我很无‘奈’” Xn ;AZu^'R  
     “我很无‘赖’” +"@ .8m  
      一不小心“无奈”就变成了“无赖”。塑声课程在“n、l”的声母辩证中开始进行了...... (7*}-Uy[C  
      文涛老师精心为学员准备了学习资料,这份资料是文涛老师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以及针对四川特色方言精心打造的。她笑称:“这份资料属于首家独创,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Ci<xmP  
   ;A[Q2(w+  
      课堂中,大家都认真学习。 rrv%~giU  
LOJAWR9$^U  
:U x_qB  
?z u8)U  
文涛老师精心指导,她期待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塑造出更完美动听的声音。 <54 S  
Xha..r  
   我们认真听讲,仿佛又回到了上学时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里,能有好老师指导学习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GPkpXVm  
gZ1?G-Q  
bN@ l?w  
     小草同学认真做着笔记,文涛老师说她是“木管音。”我们听她的录音《越人歌》,音色干净,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 Lj;2\]  
<0?W{3NqI  
   曾丽娜同学非常刻苦---无论是对古琴的学习还是对“塑声”的学习,她都专心致志,一丝不苟。 H>@+om  
t |oR7qa{w  
_J[P[(ab  
孟庆君同学本是山东人,普通话很标准,可他仍觉得自己声音不够完美,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令人佩服! xkR0  
OZ!^ak  
姜明老师学得很认真,因他是吹箫的老师,气息十分充足,曾经一口气“吃”了四十几个包子呢..... |zE'd!7E  
7VI*N)OZ8  
)\^-2[;  
     陈芝英老师笑得很甜美,读得更认真。 {]|J5Dgfe  
FxtI"g\0  
      “塑声”已经上了两次课了,教学内容丰富,除了纠正我们的方音外更指导大家怎样朗诵文学作品,在此不一一赘述,上节课的作业是让大家朗诵徐志摩的经典作品《再别康桥》,这几天在家里随处可闻“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f y8Uk;  
      非常感谢乐大哥提供的照片,为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学习瞬间。他实是最忙的一个,是摄影师,也是司机,又是粉丝,真是太辛苦了,全体学员都非常感谢您在背后的辛苦付出。 5/z/>D;  
L j$;:/G  
Xn\jO>[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