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6711阅读
  • 40回复

梓又古琴馆 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1-07-25
“语言形象塑造与诵读”--文涛讲座报道
2011年7月23日晚,梓又古琴馆在琴馆新教室举办了“语言形象塑造与诵读”讲座。 ^d=Z/d[  
           O_iX 1@SW  
     讲座开始前有琴箫声在会场响起,由梓又古琴馆赵虹老师和姜明老师琴箫合奏的一曲《梅花三弄》作为开场曲,为今天的讲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参加今天讲座的大部分观众都是喜欢古琴及传统文化的琴馆学员、琴友。优美的琴声可以通过老师的优秀教学及学员的辛勤努力获得,那么我们平时的讲话与朗诵等甜美的声音又应该如何塑造呢? q6G([h7  
           ptDA))7M/  
    塑声:塑造美好的声音,针对个人的声音缺欠进行调整或美化,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形成与性格、年龄、地位、职业相适应的声音,二是形成富有弹性变化的音色,为朗读朗诵奠定声音基础。 >8AtT=}w  
   声塑:运用美好的声音塑造文学形象、地位形象、职业形象等。 t3s}U@(C  
             3:;%@4f  
      主讲人文涛老师认真的给大家讲述如何进行塑声与声塑。她为此次讲座作了细致周密的准备,在电脑硬盘里存储了多段示范音频供大家学习欣赏。 .`h+fqa  
"   c  
      语速的重要性 VR:b1XWX  
     (一)语速是指朗读时在一定的时间里,容纳一定数量的词语。 Mvcl9  
     (二)决定语速不同的各种因素 z:fhq:R(  
      1、不同的场面 t!iF(R\  
      2、不同的心情 v<c Hx/  
      3、不同的谈话方式 (/KF;J^M  
      4、不同的叙述方式 &0C!P=-p  
      5、不同的人物性格 `GDYL7pM(  
   语速变化,可以使朗诵张弛有度,形象生动。防止 “吃字”,防止“因快害义” un9o~3SF<  
=p7W^/c  
           EEo+#  
     观众听得非常投入,大家和文涛老师一起练习“蛤蟆音”,因为练得太投入,到后来大家都频率一致的发出了这种低频蛤蟆音,现场一片蛙叫声,用“荷塘月色,蛙声朗朗”来形容当时的情景是再合适不过了。 ah<f&2f  
r2Z`4tN:  
ud#8`/!mq  
ih;TQ!c+b  
      保护声带从正确发声开始 9=}/t9k  
      声带小结等慢性喉炎疾病,会使声带嗓音病变。 *xjIl<`pK  
      1、不要用嗓过度。 O~Fk0}-  
      2、科学发音。开发低音区。 :YI>AaYWDO  
      3、改掉清嗓习惯。 9(PFd%  
      4、及早治疗急性咽喉炎,避免转成慢性咽喉炎。 k m|wB4  
L%8"d6  
    此外。平时应少吃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儿童不要经常大声喊叫,以免声带形成喊叫结节。 >S3 >b  
|$w-}$jq5  
           Qp?+_<{  
      美丽优雅的文涛老师非常热情耐心的为大家讲解如何科学的发声,经常站起来双手叉腰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并用“75字诀”总结性的介绍了声音美化的原则、朗读朗诵的技巧。 O0l;Qi  
H5%I?ZXw4  
nagto^5X  
vSL{WT]m  
    低——低柔、低回、低沉。 e^an` </{  
    高——声调激越。高亢、高昂。 ^R$dG[Qf  
    在自然音区内用声。 yTvK)4&  
    自然音区,不是指人的极限音域(即是指能够唱到的最高音和最低音之间的音域),而是指一个人在某一个时期之内比较稳定的自然的音高范围。人在自然音区内说话,高音不至于辛苦,低音不至于压抑。 E<4}mSn)  
68>zO %  
`&6]P:_qp  
:)yM9^<D  
    非常感谢文涛老师为这次完美的讲座付出的辛苦劳动与精彩讲解! >k jJq]A2  
CyU>S}t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1-08-03
《心与灵—梵呗与古琴音乐会》
zE/(F;> FV  
第四届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 3Cl9,Z"&6$  
QMY4%uyY!  
                    《心与灵—梵呗与古琴音乐会》 d!:SoZ  
简介: ;$Jvqq|T  
      心与灵,梵呗与古琴音乐会请抛去那些你“想”的欲望,因为在这场音乐会里,一切欲想既所不得。心与灵,梵呗与古琴音乐会来自尼泊尔的琼英卓玛与中国琴家成公亮的对话,用佛教最纯净的声音和代表着中国文人音乐中最本土及富有思想内蕴的古琴音乐。心与灵,梵呗与古琴音乐会精彩值得期待! f+Go8Lg=M  
iE`aGoA  
     第四届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心与灵—梵呗与古琴音乐会》: 4\3t5n  
     演出时间:2011年09月26日 星期一 19:15 !/zj7z !  
     演出地点: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 F)w83[5_d  
     演出简介: &O,$l3 P  
        你想听到什么? \#r_H9&s6  
        你想看到什么? g1|c?#fwo  
        你想得到什么? k#&SWp=  
        请抛去那些你“想”的欲望,因为在这场音乐会里,一切欲想既所不得。 -tdG} Gu  
~] 2R+  
     来自尼泊尔的琼英卓玛与中国琴家成公亮的对话,用佛教最纯净的声音和代表着中国文人音乐中最本土及富有思想内蕴的古琴音乐,唤起现代人对心灵深处美好声音的渴望。 g-}sVvM  
     琼英•卓玛: 出生于1971年,尼泊尔人。师从禅师Tulku Urgyen Rinpoche学习参禅、咏唱、典礼与仪式等禅宗教仪,并很快成为出色的唱咏者。在她25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美国吉他手steve Tibetts在拜访寺院时发现了她,并与其合作第一张专辑《断法》之后,琼英在修行的同时,开始自己的歌唱之路,至今共出版专辑十余张。 0}V'\=F454  
     成公亮:他的古琴曲《如是宁静》获台湾第18届“金曲奖”。成公亮先后师承刘景韶、张子谦先生,其演奏主要在广陵琴派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具有深细的人情味,被认为是“内心情感的极致”。 Zv\b`Cf}  
      节目单: }b(e  
    琼英卓玛咏唱 1aG}-:$t'  
1、《莲花心》1′30 Padmakara S@)bl  
2、《度灵》5′40 Yumchen Turkar Hdx|k=-Q^  
3、《喜乐之歌》4′10 Gayatri ||HIp9(3  
4、《大悲咒》6′10 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A{%;Hd`0/  
5、《平静喜悦》5′30 Chendren U*TN/6Qy.  
成公亮古琴独奏 Solo Guqin pAuwSn#i  
6、《忆故人》9′58 Missing An Old Friend WXU6 J?tIm  
7、《袍修罗兰》(节选) 6′10 The Eight Movement of Pao-Xiu-Luo-Lan (Extract) ?OyW|jL  
8、《沉思的旋律》7′38 Melody of Contemplation "-?Y UY`  
9、古琴与声音之即兴 15′00 Improvisation of Guqin and Voice qI^jwl|k  
*曲目以实际演出为准 R.T-Ptene  
$ZO<8|bW  
上海音乐学院2011第四届“当代音乐周”中,来自尼泊尔的比丘尼琼英• 卓玛与中国古琴家成公亮将于2011年9月26日完美展示本届音乐周“当代汇集多元,多元丰富当代”之主旨。 >6 #\1/RP  
3(&F.&C$$  
演出票务《新上海》第四届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心与灵—梵呗与古琴音乐会》琼英卓玛、成公亮,将于2011-9-26 19:15:00在贺绿汀音乐厅召开。音乐会的售票日期是2011年06月01日~2011年09月25日。 sQs5z~#51*  
   同程网演出票务频道为您提供《新上海》第四届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心与灵—梵呗与古琴音乐会》预订、咨询服务,服务热线:4007-777-777 转4。 mN el3J3  
>JOvg*a?"  
   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售票地点:上海市汾阳路20号 uyj*v]AE'  
  订票电话:021-64311792  64334348 !X8R  
   传真电话:(021)64334349 rg}kxvu  
   电子邮箱:shangyincompany@21cn.com %#a%Luq  
   交  通:地铁1号钱、公交45、42、104、920、926、911、旅游10号钱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1-08-09
“塑声”进行时...
C*e[CP@u  
请您用标准普通话读下面两句话: g*r;( H>e  
     “我很无‘奈’” Y'0?<_ fj  
     “我很无‘赖’” ,ri--<  
      一不小心“无奈”就变成了“无赖”。塑声课程在“n、l”的声母辩证中开始进行了...... TbAdTmW  
      文涛老师精心为学员准备了学习资料,这份资料是文涛老师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以及针对四川特色方言精心打造的。她笑称:“这份资料属于首家独创,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8z8SwWS?  
    .OS?^\  
      课堂中,大家都认真学习。 91d`LsP  
/~cL L  
!>Y\&zA  
]mo<qWRc>p  
文涛老师精心指导,她期待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塑造出更完美动听的声音。 ,<r3Z$G  
W<]Oo]  
   我们认真听讲,仿佛又回到了上学时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里,能有好老师指导学习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6FIoWG"x  
Nw& }qSN  
>1pH 91c'  
     小草同学认真做着笔记,文涛老师说她是“木管音。”我们听她的录音《越人歌》,音色干净,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 8A u<\~p  
.x?zky^  
   曾丽娜同学非常刻苦---无论是对古琴的学习还是对“塑声”的学习,她都专心致志,一丝不苟。 KqUSTR1e[  
N/{Yi _n  
nL 07^6(  
孟庆君同学本是山东人,普通话很标准,可他仍觉得自己声音不够完美,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令人佩服! DLVs>?Y  
SSbK[aR  
姜明老师学得很认真,因他是吹箫的老师,气息十分充足,曾经一口气“吃”了四十几个包子呢..... LEnP"o9ZW  
<L ( =  
Mqf}Aiqk;  
     陈芝英老师笑得很甜美,读得更认真。 2X c  
zRE8299%z  
      “塑声”已经上了两次课了,教学内容丰富,除了纠正我们的方音外更指导大家怎样朗诵文学作品,在此不一一赘述,上节课的作业是让大家朗诵徐志摩的经典作品《再别康桥》,这几天在家里随处可闻“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Q120R  
      非常感谢乐大哥提供的照片,为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学习瞬间。他实是最忙的一个,是摄影师,也是司机,又是粉丝,真是太辛苦了,全体学员都非常感谢您在背后的辛苦付出。 lT!$\E$1   
tF g'RV{  
<O)X89dFM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1-09-08
2011邛崃文君井“中秋赏月”梓又琴馆专场古琴欣赏会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IgR"eu U  
J[Yg]6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了昭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魅力、丰富市民文化娱乐生活,邛崃市文化局、邛崃市文体广新局将于中秋佳节之期,在邛崃市“文君井公园”举办《2011年南丝绸之路古琴欣赏晚会》,由梓又古琴馆专场演出。届时梓又古琴馆馆主、首席执课教师戴茹教授将携琴馆师生联袂演出。 pvQK6r  
4zfRD`;  
OC>_=i$ '  
ytV)!xe  
文君井位于邛崃市临邛镇里仁街,山树水竹,琴台亭榭,曲廊小桥,风景美好,相传为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当垆卖酒之处。邛崃市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成为现代古琴艺术发源地之一。 Z t+FRR=  
P:, x?T?J^  
邛崃文君井公园里的“琴亭” T\ }v$A03  
                   2011邛崃文君井“中秋赏月”古琴欣赏会曲目单 eQax ZMU  
* :tjxC  
,ibPSN5Ca  
1:古琴齐奏《流水》     ) !}-\5F  
!+DJhw&c,  
陈芝英 等 演奏   《天闻阁琴谱》   喻绍泽传谱 1LId_vJtJ  
    蜀派名曲,始见于《列子•汤问》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清代蜀派张孔山加以增改后,世皆传习,故又称“张孔山流水”,现今的通传的版本据喻绍泽所传。乐曲始为潺潺滴水响彻空山,转而为幽泉出山风发水涌,继而为茫茫滔滔烟波浩淼,最后汇入浩瀚深邃的汪洋。 x gT~b9  
2:琴箫合奏《梧叶舞秋风》   ^0tf1pV2  
演奏:古琴 杜莉娜 箫 姜明《琴学心声》 喻绍泽打谱 27 145  
    取意天地秋声,“静落阶前叶,清传月下砧”,其气潇洒,其风古淡,韵味十足。全曲旋律细致曲折,疏密呼应,盖写秋风萧飒,静听桐叶摇落之意。与悠远飘扬的箫声相呼应,更添雅意。 oYh<k  
m":SE?{{&  
3:琴歌《越人歌》     3AQ>>)T~  
Q$h:[_v  
琴歌奏唱 赵虹   取自电影《夜宴》主题曲梓又编曲、定指法 LUDJPIk  
   《越人歌》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首译诗,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表达了对纯洁爱情的向往和期待. u !3]RGJ  
$n#Bi.A j  
4:古琴独奏《高山》   -llx:  
W aGcoj  
古琴独奏  蒲旭燕    《天闻阁琴谱》   喻绍泽打谱 } B9~X  
    蜀派名曲,始见于《列子•汤问》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高山》表现的是古人“巍巍乎志在高山”的高尚志向。其中不乏对雄奇山势具象性的描绘。曲风古朴淡雅,听之犹处高山之巅,心旷神怡,使人不禁有远离尘世之感。 d:<H?~  
Z'*Z@u3  
5: 古琴独奏  《醉渔晚唱》   o|;eMO-  
/sT ^lf=  
刘滨  演奏   《天闻阁琴谱》喻绍泽  传谱 cI%"Ynq"3  
    明代《西麓堂琴统》中载此曲,传为唐代皮日休与陆龟蒙作。今常用谱传自蜀派琴家张孔山。乐曲通过切分节奏音型的重复,以散音、按音交替运用产生的音色明暗对比,描绘了渔人泛舟江上,陶醉于山水之间,我不醉人人自醉的情态。 Cq*}b4^;  
J1]w*2  
6:琴歌《幽兰操》       M|({ 4C  
%w8GGm8^/  
戴茹配指法    琴歌弹唱  周守頔  等 _:Jp*z  
    《幽兰操》是电影《孔子》的主题曲,由王菲演唱。相传古诗《幽兰操》(又称“猗兰操”)是精擅琴艺的孔圣人自感生未逢时的绝世作品。唐代著名诗人韩愈曾作同名作品唱和孔子。而影片主题曲的歌词正是改编自韩愈这首名垂青史的诗作。 71.\`'  
oAZF3h]po  
7:琴箫合奏《梅花三弄》 ~'NpM#A  
v]{uxlh  
古琴演奏:魏玉平  箫演奏:姜明 r -q3+c^+  
:EmQ_?(^  
    相传此曲原是笛曲,为东晋大将桓伊所做,此说源于《晋书》。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在不同泛音位重复主题三次,故称为《三弄》。全曲借表达对梅花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借物咏怀,来颂扬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4o4 =  
yB4H3Q )  
8:古琴独奏《渔樵问答》   W\qLZuQ  
8lWH=kA\  
古琴演奏:戴茹 pba8=Z  
     《渔樵问答》曲谱最早见于《杏庄太音续谱》(明萧鸾撰于1560年),“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此曲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 !H1tBg]5  
:IVk_[s  
<ql w+RVt  
9:古琴齐奏  《春风》       GKyG #Fl  
pgd8`$(Q  
叶桂林 等 演奏 $~,}yh;  
    此曲由龚一先生和许国华先生作于1982年。乐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曲式结构、调性转换、演奏技巧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揭示了古琴这一古老乐器的发展潜力。作品以明快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人们春意盎然、奋发向上的欢快情绪。 VwOG?5W/  
<< ;HY}s  
Q-8'?S  
演出时间:2011年9月9日19点30分 Y%0d\{@a  
LZc$:<J<6  
演出地点:成都邛崃市文君井公园 `kNi*I^  
oO#xx)b  
   欢迎琴友、学员前往观看,祝各位老师、同学、琴友们过一个愉快的中秋节! M,t*nG  
{ 8f+h  
                                                 梓又古琴馆 ^K.u ~p   
"\/^/vn?  
                                                  2011-9-4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1-09-10
《神韵·古琴》---“文君井中秋赏月”梓又琴馆专场古琴欣赏会
<t{?7_ 8  
中秋节佳期,由邛崃市委宣传部、邛崃市文体广新局主办的“2011年南丝绸之路暨文君文化旅游节”在邛崃这一历史文化名城举行。其中《神韵·古琴》古琴欣赏会由成都梓又古琴馆专场演出。 s) Cpi  
PMgQxM*h  
   文君井公园门前呈现欢乐的节日气氛。文君井公园相传为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当垆卖酒之处,门口虽小,里面却别有洞天。山树水竹,琴台亭榭,曲廊小桥,风景美好。 K8 b+   
*me,(C  
     演出在文君陈列馆前举行。梓又古琴馆全体师生赶到演出场地时,已是华灯初上,灯火通明,舞台布景和音响设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观众早早的守候在场地,期盼演出开始。 =s'XR@  
g .x=pt  
  文君井公园内曲径通幽,小桥流水,亭台错落,环境优美,加上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古老的故事与传说,在这里弹奏古琴别有一番风味。现场的舞美布置与音响设备都非常优秀,非常适合古琴演奏。 M[aT2A  
"v(G7*2  
   琴馆师生合奏蜀派名曲《流水》。《天闻阁琴谱》   喻绍泽传谱  古琴演奏:魏玉平、陈芝英、刘滨、叶桂林。乐曲始为潺潺滴水响彻空山,转而为幽泉出山风发水涌,继而为茫茫滔滔烟波浩淼,最后汇入浩瀚深邃的汪洋。 4K9Rpm  
K1T1@ j  
   琴箫合奏《梧叶舞秋风》   演奏:古琴杜莉娜 箫 姜明《琴学心声》 喻绍泽打谱 >1x7UXs~:  
    取意天地秋声,“静落阶前叶,清传月下砧”,其气潇洒,其风古淡,韵味十足。全曲旋律细致曲折,疏密呼应,盖写秋风萧飒,静听桐叶摇落之意。与悠远飘扬的箫声相呼应,更添雅意。 8FzHNG  
`,wc Q  
    梓又古琴馆优秀学员蒲旭燕弹奏《高山》。《高山》表现的是古人“巍巍乎志在高山”的高尚志向。其中不乏对雄奇山势具象性的描绘。曲风古朴淡雅,听之犹处高山之巅,心旷神怡,使人不禁有远离尘世之感。 {ITv&5?>  
JbE?a[Eg?  
琴箫合奏《梅花三弄》  古琴演奏:魏玉平  箫演奏:姜明 tu\mFHvlg  
    相传此曲原是笛曲,为东晋大将桓伊所做,此说源于《晋书》。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在不同泛音位重复主题三次,故称为《三弄》。全曲借表达对梅花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借物咏怀,来颂扬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d/XlV]#2x\  
-@''[m.*  
琴歌《越人歌》      戴茹配指法    琴歌弹唱  赵虹   箫演奏  姜明 8p (!]^z  
    取自电影《夜宴》主题曲。《越人歌》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首译诗,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表达了对纯洁爱情的向往和期待. $ph0ag+  
6hkkNXqkf  
  梓又琴馆师生合奏《醉渔唱晚》。古琴演奏:杜莉娜、魏玉平、刘滨、陈芝英。乐曲描绘了渔人泛舟江上,陶醉于山水之间,我不醉人人自醉的情态。 CQdBf3q  
mEoA#U  
gbm0H-A:*  
琴歌《幽兰操》      戴茹配指法    琴歌弹唱 赵虹    中阮演奏 周守頔    曲笛演奏 周宁波 2Co@+I[,4&  
    《幽兰操》是电影《孔子》的主题曲,由王菲演唱。相传古诗《幽兰操》(又称“猗兰操”)是精擅琴艺的孔圣人自感生未逢时的绝世作品。唐代著名诗人韩愈曾作同名作品唱和孔子。而影片主题曲的歌词正是改编自韩愈这首名垂青史的诗作。 1GtOA3,~;-  
0Injyc*bMF  
    《神韵·古琴》古琴欣赏会暨2011年南丝绸之路暨文君文化旅游节顺利闭幕,在戴茹教授领衔演奏并编曲配乐的《但愿人长久》古琴二重奏的乐曲声中,全体演员手捧烛光,缓步上台和着琴声一起唱响这首歌曲,以此向大家献上深深的节日祝福,祝大家中秋节快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梓又古琴馆在此祝愿天下所有的亲人和朋友可以共赏明月烛光,互享琴声,互传思念之情。 [E>R.Oe  
n6b3E *  
                                                                   梓又古琴馆 -uWKY6 :5  
                                                                   2011-9-10 "7Eo>g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1-09-16
B4Q79gEh=  
KiQ(XNx  
mc?';dEG  
《幽兰操》  琴歌弹唱:赵虹   中阮演奏:周守頔   曲笛演奏:周宁波 osl=[pm  
,Ij=b  
U\Ct/U&A?  
+%P t_  
《醉渔唱晚》      古琴合奏:魏玉平、刘滨、杜莉娜、陈芝英 Cz_AJ-WR  
n ]w7Zj  
. |K%}}g[<e;  
《但愿人长久》  古琴领奏:戴茹  古琴演奏:魏玉平  伴唱:全体演员 kLJlS,nh\r  
离线倪兰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1-09-17
感谢分享……" (Akd8}nf~  
HOfF"QAR$  
_R)&k%i}  
&.zj5*J  
~z5@V5 z  
jZRhKT  
c4\C[$  
*vYn_wE  
3 4SA~5  
Ls]@icH0  
j")FaIM  
sxo;/~.p  
l]H0g[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1-09-25
“天、地、人、药”----《中医养生讲座》报道
    成都金秋时分,衣衫渐冷、金桂飘香。梓又琴馆特邀赵军先生主讲《中医养生讲座》。赵军老师于2011年4月在梓又琴馆举行了第一期《中医养生浅见》讲座,这一次他主讲的内容从上一回的内容接着讲起,是大家非常关心的“病因”的四大因素“天、地、人、药”。 aVwH  
P/MM UmO  
=h|wwQE  
讲座开始前,梓又古琴馆青年教师杜莉娜、姜明为大家表演琴箫合奏曲《梧叶舞秋风》。 jq(qo4~;  
g`[`P@  
   赵军先生的讲座内容: x` 2| }AP(  
d8E,o7$m  
           一:天。在中医概念中分为“形而下的天”和“形而上的天”。“天”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排在“病因”中的首位。天之气,内观内证,找最根本的本质。古人并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对“天”及宇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但是却得出了一套完善的关于“天”的理论体系。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古人通过“内观内证”得来的。所以我们如果能够重走古人之路,遇事遇情对自己进行内观内证,那么在养生方面会获益颇多的。赵军先生推荐给大家一本书《内证观察笔记》。 zI^Da!r.  
"b]#MO}P  
           二:地。地为德,厚德载物,大地承载了人们的所有东西而毫无怨言。中医认为,人秉天地之正气,而地上生长的动物与植物则具备“偏性”。当人体的正气有所欠缺或者走偏的时候,就需要用大地之万物来弥补或者纠正这种“偏性”,达到恢复人体之正气的效果。 `B:"6nW6  
Cp^g'&  
           三:人。人们一般最注意的是饮食,就饮食而言应该“五谷为主、五菜为辅、五果次之”。现代人饮食丰富,大多饮食过量,所以应该“节饮食”、“饭吃七分饱”,多吃天然的东西,顺季节而食。最好的补药并不是鲍鱼、燕窝、虫草,而是最适合人体当时需要的东西。 pj!:[d  
U'y,YtF@  
           四:药。人们平时的饮食也可算“药”的一部分。赵军先生介绍了一种简单的治疗感冒初期的方子:生姜、陈皮(橘子皮)、红糖熬开水喝。如果这个方法还不管用则可以考虑请中医看病了。其实感冒是人体抵御各种病痛的一种自然体现。这时候用药如果一味打压病毒,清热解毒,则可能连人体本身之活性也一起打压了。最好的办法是在人生病的时候辅正扶阳,增加人体消灭病毒的能力,利用人体本身之正气恢复健康。赵军先生透露,他正在研制一种完全模拟中药熬制过程的冲剂,可用于一般性感冒,其原理则符合上述之特征。等研制成功了,可以赠送一部分给梓又琴馆“友情品尝”,所以,到琴馆学琴则有可能领取到这种新药哦! T1W:>~T5#  
qaG#;  
78 d_io}w  
    赵军先生是梓又琴馆的好朋友、是大家尊敬的中医老师、也是琴馆的学员家长之一。赵军先生的小女儿赵希言在梓又琴馆学习古琴。赵军先生本人也是古琴爱好者,并特别喜欢戴茹教授的琴声。为了感谢赵军先生长期以来不辞辛苦的为琴馆老师及学员看病开方,解除病痛,也为了对赵军老师认真细致的讲座内容表示感谢,在赵军老师和现场观众的一再要求下,戴茹教授欣赏手挥七弦,在金秋时节为大家演奏了一曲《秋水》,观众听得如痴如醉。上善若水,正如戴茹老师的琴声,赵军先生的讲座及药方一样,都是“水利万物而不争”泽被大家成长。多年来琴馆的教学,不止停留在简单的技巧与技法等方面,对学员的要求也不只是会弹若干曲子,琴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心思,邀请了各位善知识与有识之士举办了各种文化讲座,就是希望这些与古琴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就像今天的琴曲《秋水》所表现的那样,引领大家走向更高的一片天地。 hL!QLiF:  
\vCGU>UY  
      讲座结束后,赵军老师又不辞辛劳的为大家看病开方,大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赵军老师非常认真仔细的为大家把脉,直到深夜,向赵军先生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1-10-05
琴曲欣赏---戴茹打谱并演奏《松弦馆琴谱》之《塗山》
so+4B1$)q  
      亘古情怀一览中 >$H|:{D  
                                                 ---《松弦馆琴谱》之琴曲《塗山》打谱后记 /YH`4e5g  
gg^1b77hT  
     《松弦馆琴谱》琴曲塗山所载凡十八段,无具体调性提示,因此对这首移调、转调较多的琴曲,发现其主调式是比较难的。它与其他大多琴曲不同,调性变化非常丰富,稍不注意就可能将移调作主调弹,唱名诡异、旋律别扭。在此曲的打谱中,最复杂的是定调,找宫音。从既定的宫调式出发,确定其他变奏段落的调性,几经反复,总算是有些眉目。 tHh HrMxO  
      打谱可分为“创造性打谱”和“复原性打谱”。我本着从音乐内涵出发,一切音乐形式均以表达应有的音乐内涵为核心。因此大量的文字资料需要查阅,弄清琴曲《塗山》所想表达的真实意图,不仅仅是一副风景,更多的是对禹在当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战胜自然、教化族人等丰功伟绩的颂扬。历代不少文人骚客对此有所咏颂: \?Mf_  
                                        塗 山
                                            宋.黄庭坚
                       涂山绝顶忆神功,亘古情形一览中。
                       启母石迎新月白,防风冢映夕阳红。
                       洪流匝地曾拘兽,老树参天欲化龙。
{q3:Z{#>7  
                         有径直通霄汉外,登临无不是仙踪。 _<zfQZai  
vfwA$7N  
     宋代文人黄庭坚此诗无疑点明了该曲核心意义及内涵。阅读众多有关文献后,面对乐句中频频出现不协和变音,咋一听象是完全不搭调,但坚持反复几次不改动,实际上是乐曲妙处之所在。众多的变音使该曲风格迥异,气势宏伟。音律的倾向也就随之确定,许多难题迎刃而解。通过解题、定调、定音这三步算初步完成了该曲打谱的前期工作。 c0ez/q1S  
      其次,也就是按字谱中各种指法所蕴含的节奏来安排旋律、节奏,由此寻找律动。以至由音到句,再到段的结构,大致可现。其中有可能不够通顺的个别地方暂且放下,接而进行下一段的逐字定音工作。或许,在另一段中就会找到不通顺那一句的逻辑关系。就这样反反复复、寻寻觅觅中,三五个月轻松掠过。 2r&R"B1`(  
也有实在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放一放,再把打好谱的前几段反复弹奏,逻辑就在其中,隐隐于现。其实打谱就这样并不神秘,也不难。在这样的过程中,除了“按字鼓音”外,主导乐曲风格倾向的因素,或许就是平时自身的演奏习惯及音乐修养。自此,可遵循的打谱步骤大致如下: q'G,!];qL  
R-rCh.  
一:解题 Kesy2mE  
二:定调 }T.?c9l X  
三:定节奏、找律动 33K*qaRAD  
四:定结构(安排乐句结构) A&,,9G<  
)R?;M  
       絮絮叨叨如“画蛇添足”般,也不能以一言而概之打谱工作的艰辛与困惑,唯有不断地摸索,才可使古老的琴曲焕发新声。这也是每一个琴人的使命。 _M t Qi  
                                                      戴茹 i ev>9j  
                                                   2011-9-29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1-10-05
琴曲欣赏---戴茹打谱并演奏《松弦馆琴谱》之《庄周梦蝶》
'ZP)cI:+X  
lfN~A"X  
   物我两忘 EU-]sTJLF  
                                               ---《松弦馆琴谱》之琴曲《庄周梦蝶》打谱后记 bKDA!R2  
e]Fp=*#  
       历时近两年,这一曲《松弦馆琴谱》中大型琴曲《庄周梦蝶》总算有所成效并告一段落。交谱、完稿、录音上传,身心俱疲后得到一丝轻松和惬意。 v~|?3/{Q  
      听着录音、对着谱子,回想起刚刚拿到《松弦馆琴谱》影印本时那份茫然和无序,现已成昨天的记忆。虽说并不是第一次打谱,但面对如此巨著,并与同时代许多同仁共同完成该谱的打谱工作,说实在的,心中还是有一些没底。放下无助和慌乱,采集资料,反复阅读庄子的《齐物论.庄周梦蝶》,去体会道家的那份超然、虚凌以至于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需要什么样的音乐语汇来表达?我们的先贤们又是怎样去运用他们那时候的音乐语汇表现他们的语境及音乐特性?带着种种疑问,我再次回到《松弦馆琴谱》原本,查看前半部分琴学理论,寻找可借鉴的元素。在寻觅中总算是体会到《松弦馆琴谱》以正谱自居是有道理的。它在看似轻微淡远的主体审美情绪下实际蕴藏着众多变化,并不是一味的寡淡,而是华丽的淡,优美的淡,并带有一丝瑰丽的淡。它独具贵族之气,其中的变化音,又代表着对抑郁音调的融合与采纳。
     因此,不敢听有关该曲的任何录音,怕把自己内心的那一份独特的印象打乱,而执着地逐字写谱。不加节奏,不断句,仅仅把音与音程关系找准。这是我实际试奏的第一步。得到第一手资料后,再从每一个音与音之间的关系中,查找句与句之间的逻辑。找出句读、找出节奏重音,再找出旋律特征,让音乐动机有效的延续与重复。不管是在哪个音区、哪个位置,它们要么隐隐约约、要么明明显显的出现,乐曲的轮廓就这样从模糊到清晰,打谱工作得到顺利的进行。至此,此曲的打谱工程可算完成了一大半,接下去也就是修饰与精处理的过程。
      我在打谱中秉着“呈现式”和“记录式”的原则,旋律线条及应有的音高绝不改动,个别指法可能会有所调整,以顺手为主。在尊重原谱音乐内涵的原则下,适当的加入切分音、附点音等节奏型,使旋律更具活力,是我本意。介于本人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指正批评。
                                                戴茹
                                            2011-9-28 于揽月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