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232阅读
  • 0回复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雪狼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08-04
本文转载自 《心裁国乐谱》网站,孙心裁 .d JX,^  
t==CdCl  
http://mayasun.idv.tw/topic.asp?TOPIC_ID=35 kXfTNMb  
-&Cb^$.-x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一)人物篇 O7M8!3Eqm  
\ r^#a  
第三届古琴打谱会是在1985年(26/5─30/5)于扬州召开的 ]~Su  
距今已18年了 ;V=Y#|o  
所以这次古琴打谱会出席的代表特别茂盛 `Mh 3v@K:  
(第一届1964.12.09─14于北京举行,四十余人出席 5Hli@:B2s  
第二届 1983.04.30─05.07于北京举行时,虽是在历经19年之后 s#8mD !T|  
也只有五十余人出席 GQ@`qYLZ+  
而第三届竟有八十余人参加) &y7<h>z  
兹简略介绍如下: ?=bqya"Y  
95wi~^^  
乔建中/音研所所长 mM[!g'*  
王子初/音研所副所长 4P406,T]r  
赵宋光/前星海音乐学院院长 :"vW;$1 }  
吴文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景略子) O3YD jas  
龚 一/上海民乐团团员 1&,d,<  
丁承运/温州大学教授 e={X{5z0  
李祥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tjQy1M  
赵家珍/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WS!:w'rzr  
阎林红/中央音乐学院讲师 n0ZrgTVJ  
戴晓莲/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O ;34~k   
王建欣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R;G"LT  
凌瑞兰/渖阳音乐学院教授(凌其阵女) /tG0"1{  
朱默涵/渖阳音乐学院教授 X6hp}  
李明忠李村/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李明忠女) _i/x4,=xv  
姚公白/(姚丙炎子) nOH x^(  
翁瘦苍/常熟虞山琴社社长 P1r)n{;  
朱 晞/常熟虞山琴社副社长 8(6(,WwP}  
俞伯孙/成都东坡琴社社长 y.xyr"-Q  
高培芬/山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B"@3Qav3  
刘正春/南京金陵琴社副社长 A>?_\<Gp  
汪 铎/苏州吴门琴社副社长 hLv~N}  
刘善教/镇江梦溪琴社社长 m=qEQy6#2u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 Y#/mE!&  
李禹贤/厦门古琴学会名喻会长 r+0<A.''a  
戴树红/上海今虞琴社社长 Q1b<=,  
谢导秀/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J0Tn,m  
张子盛/天津古琴艺庄 _5t~g_(1OK  
梅曰强/扬州广陵琴社 THVF(M4v  
殷继山/太仓大还阁琴馆 2@A%;f0Q  
陈成渤/杭州龙艺琴苑 sbju3nvk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徐元白子) \6{w#HsP8  
徐晓英/四川锦江琴社 wjVmK  
曾成伟/四川锦江琴社副社长 q)m0n237P  
顾泽长/辽宁古琴研究会会长(顾梅羹孙) !nBE[&  
王 政/常州西湖琴社 TZl^M h[a  
吴 钊/音研所研究员(<琴曲集成>编者) W RBCNra  
许 健/音研所研究员(<琴史>作者) ,w9:)B7  
崔 宪/音研所研究员 Sj[iKCEKtv  
林 晨/音研所副研究员(林友仁女) vhEqHjR:  
李 玫/音研所研究员 Z7="on4  
秦 序/音研所研究员 tFi'RRZ  
萧 梅/音研所副研究员 JB <GV-l  
陈长林/中科院研究员(<龙朔操>打谱者) cbton<r~  
张铜霞/中国歌舞团(<七弦琴音乐艺术>主编) |#>:@{X<  
余青欣/中央民乐团 ]g3RVA%\l  
金治中/昆明 eTeZ^G  
香港:沉兴顺、唐健垣、谢俊仁、周旋捷、李春源、向雪春、李 明、吴英卉、林 琳、欧柏青、杨春微、黄泉锋、荣鸿曾 )w t mc4'  
台湾:陈庆灿、李 筠、李自强、吴怡青、王梦兰、孙新财、蔡灿煌(英国) 6SJryf~w  
日本:菊田勋、荒井雄三、高桥亚弥子、拇尾亮子 HGwSsoS  
韩国:贾瑀铉 +.EP_2f9  
加拿大:黄树志、梁丽云 JNJ96wnX1  
美国:唐世璋 '{[n,xeR  
K&\ q6bU  
M2$.Y om[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二)学术篇 RZ6[+Ygn  
<Lt%[dn  
「打谱」是弹琴的专有名词 NrVE[Z#  
原指按照(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指法谱 $ouw *|<  
经实际按弹 E .'v,GYe  
试奏出(有节奏的)全曲原貌来的过程, =o!1}'1}}  
--> ~<o  
以往的琴人既只用(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谱 Jp d|<\Ml  
则古人所谓的打谱 F3%8E<QZd;  
是并不包括译出简谱在内的 -lb,0   
与今人所谓的打谱 1GaM!OC9  
必包括译出首调谱在内不同 !:GlxmtoW?  
AgBXB%).  
我们今日所见到的琴谱出版品 X0}+X'3  
往往在曲名右侧 RCL}bE  
会记录出由谁(根据何琴谱)打谱的资讯来 6H#4iMeh  
所以打谱的重点 |h7 d #V>  
可说已由演奏的意义 9sgyg3fv>5  
转化为翻译的意义 ki8;:m4  
(翻译就不一定是要经过实际按弹过程的) xa=Lu?t%<  
琴调的首调意义乃变得重要起来 ?f8)_t}^\  
不懂琴调 ZNKopA(=|%  
是绝无法打谱的 BM vGw  
&c|3v!  
譬如<神奇秘谱>的五音调(宫调、征调、商调、羽调、角调) -PG81F&K  
定弦既完全相同 <27:O,I  
古人的打谱就只要照谱索徽宣科即可 \Fs+H,S<  
并无须理解此五个五音琴调间的区别 pef)c,U$  
Rs +),  
今人的打谱既要记成首调简谱 ;UAi>//#   
则此五音调的第一弦各是(相同还是不相同的)何音? <73dXTZ0  
(也就是说宫是何律啦!) r'bPSu,  
就成为很基本的问题 YcmLc)a7  
(柳琴兄曾说 fHLt{!O  
用音既一样 Jn#05Z  
记谱上的区别并无意义 t++ a  
可是除了笑我是书呆子的两位前辈之外 eXYf"hU,  
就没有其它任何一个琴人 <Wwcd8d  
(尤其是学者们)是这样理解的 4ZX6=-u^  
F YLBaN  
就算没有记谱上的区别 ,(@JNtx  
则全记成何宫何调? DH>>u  
总还是一个现实问题吧!) TpSv7kT]  
g0Ff$-#7  
我在与会前 k$ORVU  
在网路上一直请教这个问题 m-v0=+~&  
始终没有人能回答 MmbS ["A  
所以在会议中 >x3$Ld  
我也将此问题遍问琴友 }#<mK3MBe  
唯大都不得要领或众说纷云 C9FzTg/c  
好在丁承运与唐世璋两人的论文中 it#,5#Y:  
恰好就都谈到此问题 C5F=J8pY  
O6[ 4=4L  
我认为这个问题 n9w(Z=D\  
实是此次会议唯一能构成学术论题的议题 '|7'dlW  
也是我参加此次会议唯一的收获 @~+W  
值得在此报导一下 +W7#G `>  
0D s W1  
关于<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0gcNk"=  
唐世璋认为 JG:li} N  
宫调与角调、羽调相同,第一弦皆为So(1=F) r3BQo[ 't  
征调与商调 相同,第一弦皆为Do(1=C) ;k=&ZV  
okkMx"  
吴文光的意见 hHsN(v  
基本上与唐世璋相同 <NYf!bx  
只是征调比较多样性 WSKubn?7B  
第一弦时为Do, 时不为Do, T!yI+<  
他认为这是一种转调的现像 6 6%_p]U  
%`# HGji)  
若然, Bs!F |x(  
则<神奇秘谱>的五音调不但与主音无关 ceUhCb  
与音阶也是不可能有关的了! E5+-N  
z*w.A=r  
丁承运的意见 TpH-_ft  
则不但与他俩不同 _no;B_m~  
且颇为特出 $SbgdbX  
并与我的假设相同 Dga;GYx  
又有根有据 e*!0|#-  
很能引起我的注意来 "8#EA<lsS  
}ZKG-~  
他说: H5)8TR3La  
宫调1=F第一弦为So(以第三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5 6 1 2 3 5 6 b;5&V_  
商调1=C第一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1 2 4 5 6 1 2 #1z/rUh`Cr  
征调1=G第一弦为Fa(以第四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4 5 b71 2 45 "T4buTXJ  
羽调1=D第一弦为bSi(以第二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7 1 b3 4 5 b71 {@7xOOAw  
角调1=A第一弦为bMi(以第五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34 b6b71 b34 O!U8"Yr$  
假如商征对调的话 5{Oq* |  
<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y(fJ{k   
是可以一言述之的 K-2oSS56  
那就是: DCheG7lo{  
宫调以宫为宫 c]+uj q  
征调以征为宫 2N}UB=J  
商调以商为宫 $[xS>iuD  
羽调以羽为宫 u==`]\_@  
角调以角为宫 ^D5+ S`V  
(这个琴调的早期理论 )L0NX^jW;  
就与我的燕乐宫调理论完全相同了!) 5@-[[ $dk  
而丁教授特别指出 579<[[6~d2  
早期琴谱<西麓堂琴统>的琴论中 iU/v; T(  
就曾指出 51Q m2,P1^  
征调应称为商调 !XqU'xxC  
商调应称为征调 O}3|UI!`  
(我至今虽还找不出此段话 ?lPyapA]  
但想来他之所言是确有根据的) 6>Z)w}x^  
=A]*r9  
丁教授说他这理论是可以用很多方法验证的 ?glK~G!i  
譬如说征调的第一弦为什么定音是Fa Q{:=z6&  
而不是唐世璋所说的Do呢? \5pBK  
因为征调曲的第一弦空弦散音是不用的 wV\.NQtS  
第一弦的空弦定音若是Do 1va~.;/rG  
则征调曲为何不用Do音呢? 6g-Q  
可见征调的第一弦是Fa Py~1xf/  
所以征调曲才不用第一弦的空弦散音 2CY4nS KW  
(与姜白石所说征调是去母调 @d1YN]ede  
所以征调是以住声为宫 .dO8I/lhV  
以母声,也就是古琴的第一弦为清角 M?ObK#l!_  
当是同一道理吧!) )#Le"&D  
t[4V1:  
<神奇秘谱>的角羽两调不多 /=K(5Xd  
丁教授的理论当是可以验证的 hqW),^\>'  
我很愿意试证之 ' 5xvR G  
q\n,/#'i~  
不过 W' Y?X]xr  
话说在前面 6BdK)s  
即使丁教授的理论可以获得验证 AeR*79x  
但因为中国的基本乐理 {bP )Fon  
(也就是记谱法)并未被建立起之故 oB$c-!&  
这个验证是并不一定能被承认的 =3dR-3  
因为记谱法本有两种(以上) F.cKg~E|e  
也就是之/为调名制两种 fW z=bJ"V  
Z4s+8cTHn  
譬如燕乐的羽调 pdySip<  
为调名制记为  1 2b3 4 5 6b7 1 VxAG= E  
之调名制却记为 6 71 2 3 #45 6 :lBw0{fP  
日本人现在已记为2 34 5 6 71 2 _PPn =kuMa  
陜北人却有记为 5 6b7 1 2 34 5者 gski:C   
V~ q b2$  
最有名的曲例就是<锈金匾>啰 EpU}~vC9C  
<锈金匾>的陜北原曲调是 0CpE,gg  
1=G含4与b7的清商调音阶苦腔(乙凡调,重六调),主音为So: %5 ovW<E:  
5 42 5 16 5 65 4 `Iqh\oY8-  
rX}FhBl5  
王沂甫则记为1=C只含4的下征调音阶,主音为Re: % 4Gt^:J"  
2 16 2 53 2 32 1 \#sdN#e;XA  
%}}?Y`/W )  
惟依之调名制当记为 Mpx98xcO  
1=F含#4的宫调音阶,主音为La: )&s9QBo{b  
6 53 6 27 6 76 5 p~3 (nk<+  
\&MJ(F>vJ  
依燕乐及日本唐传雅乐原所采的为调名制 2)MX<prH  
则是1=D含4与b7b3的羽调音阶,主音为Do: qHl>d*IZ  
1 b75 1 42 1 21 b7 .2{*>Dzi  
TFG0~"4Cz  
这个记谱法在今人看来 W QqOXF  
无疑是上四者中 Jq*Q;}n  
最难且最不中听的 +'0V6 \y  
(因为<绣金匾>本非含b7b3的羽调音阶 -~Chf4?<4  
羽调的偏音在五度环的二三音 N#p%^GH  
而<绣金匾>的偏音在五度环的六七音 VD~ %6AjyN  
羽调的五声音阶当有一个大三度与一个小二度 X6Q\NJ"B  
(即曲调中4,b7两音(陜北的14两音)为偏音) rcAPp  
而<绣金匾>的五声音阶中并无大三度与小二度 :SD#>eD0  
且14两音为主音(63方为偏音) \#!B*:u  
由此也可知<绣金匾>并非羽调 yXT.]%)  
当属含#4的宫调音阶 MS`XhFPS.  
而宫调音阶无论之/为调名制既法是完全相同的 }B ?_>0  
这里只是举个大家较熟的曲例而已 | r,{#EE  
但以羽调音阶记谱的曲例 d<cqY<y VA  
日本唐传雅乐中尚有很多) @gnLY  
因为这种角羽两调的为调名制唱法 -A^o5s  
于宋元后失传了 BIXbdo5F  
(为调名制且于1117年被整个放弃了) ;Sl%I+?  
连日本人都将羽调改记为低二度调 'm TQ=1  
把  1 2b3 4 5 6b7 1 VVw5)O1'  
改记为2 34 5 6 71 2了! HJ_8 `( '  
与现代有些曲谱 & d_2WQ}  
把粤曲的乙凡调 q|sT4} =  
1 2  4 5   b7 1 0WSOA[R%[b  
改记为低二度调 ix_&os]L_  
2 3  5 6   1 2异曲同工 )8`i%2i=  
nIWY<Z"  
但我要这样说: MG,)|XpyWJ  
所有的声调(音阶)都是应以七声作论的 {_R{gpj'  
所有的地方音乐与古乐的曲谱 k![oJ.vHD  
原也多是七声音阶 &Lbh?C  
绝少只有五音者 &)izh) FA  
^6QzaC3  
如粤曲的乙凡调正确的七声表示法当为 <8ih >s(C  
1 2 (3)4 5  (6)b7 1 O>eg_K,c  
若改记为低二度调,就成为 m(w9s;<  
2 3 (#4)5 6  (7)1 2 T,9pd;k  
<双星恨>一曲若这样记谱 &,tj.?NCn  
就要转调三次 ()W`4p  
且不但宫位不同 ~5o2jTNy`p  
音阶也都不同! Q%:Z&lg y  
这时#4b7等音阶特征音 :?j]W2+kR  
就常会被歪曲或省略了! D]twid~OS  
实不若传统记谱法简明合理 UCo`l~K)qg  
wv  
再以<锈金匾>为例 M=54xTh0Y  
原曲原有 ~7w LnB  
232  12 5 54 24 21 b7 一句 zSagsH |W  
都并不被记为 .#}A/V.-Y  
3#43 23 6 65 35 32 1  W1JvLU5L*r  
而被改为 .sSbU^U  
36  23 6 …………. _`lPLBr6  
}t*:EgfI  
原有 ,B#*<_?E5  
21 b76 1 一句 ](^FGz  
王沂甫并不记为 R0urt  
65 43 5 +y^'\KN  
而改为 +`7!4gxwK!  
65 42 5即 5fy{!  
21 b75 1 A_Y5{6@  
总之七声音阶都被修改为五声音阶了! >mj WC) U  
vty:@?3\  
我们若只拿到修改的五声音阶谱 `Y3\R#  
是不一定看得出 Vy6~O|68=  
原来的七声记谱法 wUfm)Q#  
才是最简明自然且最为合理的 >c$3@$  
aA]wFZ  
丁教授也说 uT>"(wnJ|  
并非他要标新立意  s&iu+>  
他也并不提倡开倒车 D `av9I  
只是事实的真相既是如此 Md&K#)9,(  
他也就不得不把它发掘出来 x~ID[  
Ln8r~[tVE<  
知道这些历史真相的人 b%].D(qBy  
其思维方式 tB`IBuy9!"  
是不可能与俗论相同的 N%S|Ey@f   
也就难免成为众人眼中的异类啦 `S A1V),~  
p2 !w86 F  
所以丁承运劝我不要跟一般人多费唇舌 p_i',5H(  
但真的假不了 d~q7!  
假的真不了 E.,  
历史的真相在中国乐理被建立起来以后 Sq x'nXgO  
是终会被揭开的 .I]EP-  
而建立中国乐理的任务 0jt@|3  
总该由我们努立来完成 JfRLqA/  
不能继续任令 s_3a#I  
不懂乐史的人来代庖吧! _ BoA&Ism  
kZ=2# .  
第二个勉强能称得上是学术议题的 ( 6ucA  
是打谱能不能修改原谱音高? <tW/9}@p9  
是应完全复元 OQVo4yl"  
还是容许校刊 ; o(:}d  
甚至再创作的问题 VAp 1{  
OBf$Z"i  
多数人当然是主张 'Hsd7Dpi}  
应加以校刊的 `neo.]  
因为琴谱原都是手抄本 y+ 4#Iy  
笔误必然很多 }:S}jo7  
;B !p4 hu  
但像<神奇秘谱>这样的早期琴谱来说 6,!$S2(zT  
有些特殊徽分是一再出现 -b)3+#f  
显然不是笔误的 DiskGq@T  
今人若以后代的标准与眼光 )<$<9!L4x  
主观的来推论这些都是手误 U ]7;K>.T  
我个人就并不表赞成 a1EQ.u  
譬如唐世璋与丁承运就都曾指出 Z= =c3~  
<神奇秘谱>的琴曲多有b3之音(b7与4那就更多了) [Wxf,rW i  
那就更不必说羽角两调的琴曲了 m95] z18T'  
主观的把变化音修改为偏音甚至正音 p*l=rni4  
正就是燕乐28调(及琴调)失传的原因 V`rxjv}!  
4n*`%V  
有人主张修改过之后 ,u9 >c*Ss\  
应加以注名 Z4g<Ys*  
并说明理由 XePGOw))O  
这就算是一种补充性的修正意见吧! @ V_i%=go  
--------------------------------------------------- L) UCVm  
会中有一位日本人 |xT'+~u  
展出他在网站上的琴谱 !DD4Bqez  
是用.tml写的 2J (nJT"  
不但古琴谱字须由中文合成 w,j;XPp  
且并不规范 z'*{V\  
如挑,只能用兆来表示之类 TAq[g|N-;  
非常原始 ,BR W=  
即使用扫瞄影像档 NZ?dJ"eq7  
也比它省力省时且更好看吧! )2 b-3lz  
[ #fz [U  
我所发表的电脑打谱论文与程式 8@ f+?g*i  
是可以译谱的 3_>=Cv}  
但多位大陆学者表示 EHfB9%O7y  
他们所感兴趣的只是抄谱而非译谱 ikO9p|J  
!b$]D?=}  
一般琴人则多无电脑 gYloY=.Z$'  
也没上过网站 wRZS+^hx  
少数表兴趣的人向我要论文 ] G^9PZ-  
也只是交儿女研究而已 >vXS6`;  
倒是来自香港与外国来的琴友们 .EC~o  
比较感兴趣 6Ilj7m*  
李村小姐关心古琴指法谱之没有节奏讯息问题 q. j$]?PQ  
发明了一套板眼符号 Cq[Hh#q  
唯就不说刘天华早已采用了简谱的减拍线法 u4'B  
来表示节奏吧 %r&36d'  
南北曲工尺谱及南管工尺谱上 e'p"gX  
原来岂非已有一套通行的板演符号么? )$K\:w>  
又何劳李村小姐来另行设计呢? DPCQqV|7  
Sbeq%Iwm.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三)琴艺篇 LYiIJAZ.  
z /nW; ow  
这次会议的名称 Zy|u5J  
既是打谱(演奏)与学术研讨并列 }*b\=AS=  
则正式代表(只缴费一半)最少都要弹奏一曲 03_M+lv  
有些且既演奏又发表论文 t^2$ent  
像我这样 YxGqQO36  
只发表论文而不演奏的 GiKhdy  
可说是绝无仅有 )@<HG$#  
t#%J=zF{  
我为什么不演奏呢? $~\Tl:!#?  
因为曾有一个人对我说 9v1Snr  
我弹得可还真不错 0Hx'C^m72  
但要是不弹的话 DcG=u24Xy!  
可就更好了 oi8M6l  
)P,pW?h$  
茍依我之愚见 79I"F'  
此次会议中 (hh^?  
要是不弹的话就更好的人 s<oT,SPt  
可还真是不少 +??pej]Rp  
这些人若原非名人 N,.awA{  
则其琴艺若何 cH5RpeP  
我也就不说也罢了 )-h{0o  
单表表一些名家的琴艺吧: iBmvy 7S?  
etQS&YzC  
吴文光演出的<关睢><离骚> o6:@j#b  
当是这次会议中 umt`0m. :  
最特出而引起众多关注讨论的 D&pp <  
(殷继山认为他属当今第一) yZ]?-7  
主因是他的神情不但极为投入 pD }b$  
且都相当激动 "'XYW\bI  
m*\LO%s]E  
<离骚>一曲若单由曲名来解 q\<NW%KtX  
固然可以被理解为是激动的 *?VB/yO=0  
但琴曲的内容似并无甚多激动之处可呈 A|GsbRuy  
何况<关睢>的本文既是 $M~`)UeV_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么 w ~^{V4V  
又有何激动之处可表呢? #V$sb1u  
但是倒也还真是有人 ;,7m  
代其强解为 m_FTg)_=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R!2N4|;  
所以才”性冲动”! uJ8FzS>[V  
c[$i )\0  
古琴讲究的是”清微淡远” \FF|b"E_=  
难怪有琴友发言说 (j(9'DjP  
吴老师这样弹琴是会伤身体的! f0YBy<a  
)<Mo.  
我有幸与吴文光老师多聊了一回 0#ON}l)>  
了解到他长期在国外演出 r?dkE=B  
常须与其它国际级的传统乐师较量 MZqHL4<|  
他认为必须采用这种演出形态 Z-yoJZi  
才能镇得住(不懂中国琴乐?的)外国人 t gHN\@yj  
也就是说 D_G]WW8  
他不止<关睢><离骚>是这样的 U[:=7UABU?  
其它曲目恐怕也都是这样激动的吧? !)}D_9{  
{bG.X?b  
吴老师是吴景略大师的公子 #B q|^:nj  
长期处于被乃父声名所笼罩之下 [z6P]eC7  
其实他的文化水平远超过乃父 er2;1TW3E  
又是民乐音乐学的博士 C =B a|Z  
但目前在中国音乐学院中 .-[]po  
似并无一展长才的机会 M:L-j{?y_  
连古琴学生也没有了 "!uS!BI?  
这与他的激动 {Z1-B60P  
有无关联呢? HGi%b5:<=M  
g|h;*  
另一位名家是厦门的李禹贤老师 ggpa !R  
他的演出吟猱较多近于颤抖 rB|4  
被其老友戴树红加以提出 bJkFCI/  
认为动态应与静态加以交互运用 6q7jI )l  
才能给欣赏者一些留白与领会空间 6/vMK<Fz9  
<春怨>若演奏得咬牙切齿 ;bL?uL  
那就成为<春恨>了! /iJsa&W}  
.4[M-@4+]  
李老师与戴老师一样 ~}SQLYy7Z  
为人极为坦然及热情 54/ZGaonz  
他建议下一次的打谱会议 @}uo:b:Q  
若能加以事前的计划分配 8#9OSupp  
则集全国之力 j&b<YPZ  
六百多首琴曲就可以很快打完了 /<dl"PWkJv  
不要只指定少数指定曲为打谱对像 88 ca  
以免重复的浪费人力 L(X}37  
&B++ "f  
他认为现在大家所演出的曲目 QUg<~q)Oq  
其实就始终只有这几十首而已 Hl*#iUq  
这与十亿人民 O2fFh_\  
一天到晚只听八出样版戏 ,dF Y]  
有何区别呢? \&U"7gSL  
aC<fzUD;  
我非常同意他的见解 |CK/-UG}  
但在最后的综合讨论中 vV*/"'>  
他却不愿提出此议 YG)7+94  
因为李祥霆(等)认为 uKB V`I  
打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打的 V343 IT\  
打出的谱即使再多若不能用 W)Y:2P<.  
就完全缺乏意义! 1v<uA9A%[  
)bpdj,  
但是能不能用由谁决定呢? ;&kZ7%  
谁能阻止非名家们来打谱呢? V8b^{}nxt  
连他自己也提出这样的问题来 ]BTISaL-R  
却又并无可行的解决方案! ~ H"-km"@  
R;uP^  
我个人以为 Mko,((>I1  
这些名家们 +vPCr&40  
无论多么努力 RB;2  
终究未能打出所有的琴谱么 4{b/Nv:b  
那么在音高的部份 0UGAc]!/RZ  
借用众力来完成 pK'D(t  
而节奏部份 iR8;^C.aT  
则容许名家们(包括所有的一般琴友们)来进一步完成 VTi; y{  
又何害之有何益之无呢? ;<%d^   
buWF6LFC  
渖阳凌瑞兰老师 T b*Q4:r"  
录音的方式代替演出 Ct:c%D(L  
且有电子音乐作为伴奏 IxY!.d_s|~  
是本次会议中 LmUR@ /V Q  
颇令人鼓舞的演出 1{ ehnH  
但正如意料之中 4 XGEw9`3  
保守的琴界 w(ic$  
似并不特别推崇此项成果 `8TL*.9  
那么电子古琴的推出 vkW;qt}yO  
就更难以指望了 P(3$XMx  
其实古琴是最须要电子化的中国乐器之一 $N|Spp0  
现在演出古琴既必用麦克风 6 \ %#=GG  
则与电子古琴所差无几! ^ ,[gO#hgz  
2d<`dQY{l3  
天津音乐学乐的李凤云演出时 nE :Wl  
由夫婿王建欣以琴箫齐奏 e`)zR'As  
真正是琴瑟合鸣 D2io3Lo$ov  
可惜箫声不大 B*^QTJ  
6+C]rEY/o  
张铜霞的演出 W#wC  
曲目简单 5 RYrAzQo  
但有板有眼有浓有淡 'lgS) m  
恐与她身为一级演奏员的训练 B0gs<E  
及演出经验丰富有关吧 akwS;|SZ  
5j _[z|W2  
金蔚是浙江的年青美术老师 zP/SDW   
表现不疾不徐 maV*+!\  
这是我个人颇为欣赏的两个人 APU~y5vG (  
XHY,;4  
多位琴家之女 -cUw}  
不但能克绍箕裘 s&DAO r!i  
且多已在音乐学院任教 ^Nysx ~6  
实是琴界之福 #rp)Gc  
惟这几位后生女琴友 5 L-6@@/  
指力普遍不如男性 [.;8GMW  
表情方面也就乏善可陈 q\~D:z$+CO  
我就不再多说了 eEeK ] 8@  
Qr?(2t#  
有些前辈 SV^[)p )  
原是学界(而非琴界)出身 Xj:\B] v]  
以学者身份 ytV4qU82G  
再续加以实务研习 x7xQrjE  
本与琴家续提升琴学内函一样值得鼓励 0_t9;;y :  
但在这样正式的会议中了草收场 +Lo,*  
实无必要 1W9uWkk_d  
且见伤于一世英名 18y'#<X!  
故唐健垣就指出 Yof ]  
这是绝对不应该的 lvUWs  
lO}I>yo}\  
值得一提的是 yzXS{#\  
一位老外的演出 KnK\X>:  
鱼贯而出一无留白 j3>&Su>H4  
打了就跑连长拍都不够 |1T[P)Q  
几无句逗顿挫可言 &@qB6!^  
速度虽快但离快而不乱的要求极远 /EL3Tt  
有人戏称可以加配一个口琴 !{ORFd  
当乡村音乐来演出 }c#W"y5l_  
但也有人对这种批评 E clsOBg  
大不以为然 T\Jm=+]c!  
认为中西的欣赏美学不同 0 Gq<APtr  
对老外应加以鼓励而不应加以讥讽 SWNT}{x]  
否则就不够厚道 AQc9@3T~Bi  
非琴人风范 |]?7r?=J9v  
2}5@: cwR+  
V<d`.9*}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四)会务篇 K{FBrh  
此次会议假上海工商银行位于常熟的渡假村举行 3:b5#c?R-  
村内有一小湖 $@[Mo   
湖边有室外咖啡座 xI~c~KC  
环境清幽 cOP%R_ak?  
@X_)%Y-^O  
代表们都有专车接送 %y)LBSxf  
报到后每人受赠刻好的图章一枚 5[^Rf'wy  
并于扇面上盖印签名作成纪念纸扇 =':B  
yQC8Gt8  
无论是会场,餐厅,客房内都有冷气设备 _ n4C~  
三餐皆采自助餐方式 w}x&wWM  
上下午休息时间 CR-2>,*a9  
都有餐点供应 "h&[6-0'  
t<+gyAW  
正式代表们且都分发有全部的乐谱与论文 X C '|  
这点是我以前所参加的学术会议都未能作到的 % "ZC9uq?  
以我的论文及曲谱来说接近30页 BqOMg$<\[  
光印一百份就约须3000元人民币 T`Xz*\}Zb  
而正式代表们 iF"kR]ZL  
连八天的吃住交通在内 x0xQFlGk  
只交五百多元人民币而已 MnptC 1N  
会议全程且都有电视录像与电台录音 V j[,o Vt$  
这样的规模 i\{fM}~W$  
若无公家单位的全力支持 ?nf4K/IjZ!  
是绝不容易作到的 }/7rA)_  
但会议中必有中途离会者 Ul|htB<1:  
会务单位并未能加以掌握 IY|>'}UU#  
来调整住宿房间的安排 m .^WSy  
应也造成一些浪费吧! L0ZAF2O  
 Lvn+EM  
打谱演奏与论文发表相间举行 85+w\KuEY  
参观旅游且安排在会中而非会后 =8 DS~J{  
与赠送印章制作纸善一样 M|7{ZE`Y  
都是很好的设计 vGp`P  
DF"*[]^[  
会议中的缺点 O{=@c96rl  
一是手机声不时作响屡戒无效 I&5cUj{GX-  
二是讨论者 z>spRl,dr  
都不以提问为主 F4g3l    
而以发表己论为务 =Unu>p}2V  
占了保贵的时间 '8|joj>G=  
甚至引起了不必要的争论 8`q"] BQN  
譬如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发表论文时表示 ~8[`(/hj  
“他的学生与其他乐器比赛 Vv>hr+e  
成绩多属优异 fc%C!^7  
古琴当是乐器之王”后 A&Cs (e  
李玫就发言认为她的发言不当 t>"|~T$9  
但这都是个人的意见么 RP 6hw|  
都无法讨论及强要人认同吧! i6E~]&~.v  
(赵家珍也确一再重申其原意无误) 2c5)pIVEy  
因主持人(李祥霆)之未能加以适当制止 et`rPK~m  
乃引起一小段下不了台的局势 qn` \g  
^]$rh.7&  
以主持会议而论 ^i17MvT'  
赵宋光是最称职的 WhDNt+uk)  
但一般国人 4TaHS!9  
多不闇此道 A)kdY!}  
对他就不无微词 =5g|7grQ:`  
cUU"*bA#  
程序安排上 prVqV-S6TY  
会务单位似未依同样琴曲 {)- 3g~  
及相关论文内容来分类集中 \}7xgQ>oV  
以是火力不能集中 w#;y  
但若同一曲目一再演出 Kj|\ALI':  
恐也令人难奈吧! RIF*9=,S  
Ewo6Q){X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五)生活旅游篇  37|EG  
常熟以虞山派的发源地成名 M =GF@C;b  
虞山位于常熟状似古琴 A*? Qm  
又恰有七条河贯穿 ,f[Oy:fr  
与古琴有七弦巧合 QQUZneIDp  
故虞山派又称为琴川派 `W4Is~VVv  
<rNz&;m}  
琴川派的创始人(明末)严澄之墓地仍在常熟 Q7?[@2HN  
为配合此次会议的召开 <;NxmO<%\  
常熟政府斥资数十万 8*(|uX  
重修了颜天池之墓并开路立碑 kT&GsR/  
方落成不久 E1|:t$>Ld  
自成了本次会议代表的瞻仰旅程之一 BU%gXr4Ra  
vNAQ/Q  
清末名臣翁心存/翁同龢一族的宅第 "^Vfo$q  
也位在常熟 |TuFx=~5v  
故也是本次会议代表的旅游景点 Qr[".>+  
翁家两代为帝师 {uiL91j.  
且一族中出过两位状元 3 n1 > +8  
翁同龢的书法尤富盛名 R%;dt<Dh  
其宅第原有七重 s%)>O{{)  
以前被分划为民居 M V~3~h8  
也是由政府收回规画开张不久的 !GZ{UmwA  
惟目前只整修了前半部 nsi&r  
并未全部开放 VqdR  
%eE 6\f%g  
吴文光之父李祥霆之师 eo4v[V&  
虞山派的吴景略大师 r7  *'s  
也是常熟人 'tq4-11xB  
不过其原居所已不属吴家人 N1'$;9 c  
我们只参观了位于方塔公园内的虞山琴社 qApf\o3[0  
虞山琴社副社长朱晞是本次会议的主办人之一 P? LpI`f  
但目前只有三十多岁 @Y+9")?  
真是青年才俊 uq@_DPA7  
l`*R !\  
琴社位于公园的一个角落内 (APGz,^9#  
占地不大 f >\~h,SLL  
公园内有碑墙及亭阁无数 2;YL+v2  
游人不多 $`Aps7A  
倒是有人泡茶打麻将 <7J\8JR&=  
显得十分悠闲 N`5 mPE  
方塔公园么 EBplr ,  
公园内当然是有一座方塔啰 h) W|~y@  
方塔高九层 x]|-2t  
上塔参观要买十元的门票一张 3F9AnS  
既无电梯 h=ko_/<  
就算是免费参观吧 t8"yAYj  
愿上塔参观的人 A)D1 #,0  
也是绝无仅有的吧! bcFZ ~B  
Ert` ]s~  
会议主办单位安排的旅游点 ?) VBkA5j  
分为周庄与无锡两处 ~01Fp;L/  
我在台湾已久闻周庄之盛名 W/<C$T4  
故参加了周庄这一团 w0fFm"A|W  
7gT^ZL  
周庄民居皆在人造河(沟?)两边 o,=dm@j  
以河为路以船为车 rNX]tp{j  
两岸杨柳拱桥无数 p}-B>v  
故有小苏州之号 5=P*<Dnj  
FeuqqZ\=&  
原来交通很不方便 CrEC@5 j  
所以保留了许多传统民居式样 {8J+ Y}  
经开发后 'E#Bz"T  
观光旅游收入年逾四亿人民币 7By&cdl  
且还在不断成长中 -2*Pm1\Z  
GP=&S|hi  
在周庄搭船游览时 7.C~ OrGR  
船娘是可以为游客唱歌的 (hIy31Pf  
(那不就似威尼斯的船歌么!) rFYw6&;vOi  
最常唱的就是<无锡小调> ykG^(.E  
据说最早划船唱歌娱客的船娘 AJ85[~(lX  
目前仍营此业 [!b=A:@  
后来跟进的人都是学她的 %ZJ;>a#  
我在大陆且亲自在电视中看见记者访问她 DsGtc<l%  
现在撑船的也有男人 .T^e8  
唱的就属滩黄淮剧之类 Y kcN-  
我也亲自当场耳闻到 7cZ(gdQ/  
wnbKUlb  
陆路上也有二三成群的村妇 66Xo3 o  
带着笠帽穿着村姑庄  :O{ ZZ  
当街拦客演唱 UoKXo*W2  
神情欢乐自在,有歌有舞 i^&^eg'.5  
有点像是扭秧歌 IHNl`\Le  
_9"%;:t  
我与丁承运坐在河边柳荫下乘凉 47 9yG/+\  
就有三个歌者拿着歌本 dL>8|  
有说有笑的来问我们 bJ9K!6s??`  
“要不要唱歌” )zq sn  
丁承运就唱了两句给她们听 !"N-To-c  
引得她们与旁观者们哈哈大笑 *W=R:Bl!  
?-9It|R  
周庄最有名的特产当是万三蹄 ( T2 \   
入口即化故可以骨代刀 hdx"/.s  
且色泽光鲜 VeWvSIP,EQ  
家家把煮熟的猪蹄呈列在店前 {~eVZVv  
若销路不好 "9yQDS:  
恐难以长期维持吧 ^EmI;ks  
卖不完的蹄能怎么处理呢? Py-}tFr  
我相信这些猪蹄 mEDi'!YE"  
有些是出自同一家公司 x8E!Ko](  
所以销不完的 R3@$ao  
可以由其统一收回重制(所以才能这么烂) <>^otb,e$  
或改为真空包装 h$q=NTV  
bupDnTF  
手工艺品中较特出的是一种玻璃内画 /FA0(< -}  
由一个透明的圆形器皿(如鼻烟壶)小孔中 ;Fm7!@u^0  
伸入钩状的小画笔 p*" H&xA@  
在其内面作画 ^`oyf{w@  
由外界看来就有放大的作用 y4 ~;H{!  
小葫芦形的只要三块钱 TTzvH;S  
其余圆形,扇形,鼻烟壶形…..的 |fg{Fpc  
也只在数十到数百元之间 8zk?:?8%{  
店内且多有年青女子当店作画 [f\TnXq24  
依余之见 Kv-4VWh  
大家的店面货色与价钱既都类同 >TZyax<:  
这销路好坏么 \*6Ld %:h$  
就完全决定在这些女子的姿色与行销技术(也就是演技啦!)啰 OO`-{HKt  
我就因为欣赏某店的美梅(不卑不亢不疾不徐) SpiI9)gp  
买了一推玻璃内画来回国作礼品送人 8K0@*0  
84u %_4/  
用毛线织的拖鞋 0|@* `-:VO  
一双只要十块钱 W&8)yog.  
卖者多数也当街织制 YCEdt>5PA  
并会告诉您 o<8=@ ^T  
她一天只能织一两双 KcNh3CR  
总之对你非常便宜 UqaV9  
对她又很不实惠啦 e-e*%  
@b"J FB|  
摆摊贩的会搓弄一个有两个把手的铜制聚宝盆 mA>u6Rlc  
里面的水会因激荡喷得老高 q~*>  
但一定要双手同时搓弄 6$*ZH *  
单手搓弄并无此效应产生 P|4qbm4%O,  
这玩意既是叫卖的工具 IJV1=/ NJW  
恐怕是不会卖的 gN/6%,H}  
再者它是金属制的必然颇重 T_*R^Ukb5  
且海关不一定会准许观光客带出国吧 lq\/E`fc`  
我就没有冒昧的问她们 \-~TW4dYe  
要多少钱才肯割爱 {9*k \d/;  
H8'_.2vwX  
江南的料理 nRlvW{p;  
相当重用豆腐类的制品 8\@&~&(y:  
除了面筋(面巾),烤麸…. )Y@mL/_  
这些立体的素食豆腐类制品之外 \1b!I)T9  
皮状的就有豆腐皮,百页,腐竹,….等多种 [`Dv#  
台北是有的 !`?*zf  
我所住的台中县就不都有了 Z 361ko}  
常熟的豆腐乳中 Kn+m9  
有一种外包菜叶的颇为特殊 /4PV<[ :_  
但我更喜欢的是另一种方乳 HCTjFW>C  
非常细致又不会太咸 a}MSA/K(  
E8s&.:;+  
前年我在天津参加律学会议时 T`.RP&2/d  
餐食多为牛羊肉 SN/ e41  
且连吃了十餐蕃茄蛋花汤 yCT:U&8%F  
这次的江南料理 S,~DA3  
就有很多蔬菜料理 Y1Qg|U o  
且不但花样极多 ([a[ fi  
而且常有变化 MC&sM-/  
}qOj^pkJ  
渡假村的对面有一个观光葡萄园 UuvI?D  
所产葡萄又圆又大 *%wfR7G[B  
水份多而甜 -<Zs7(  
一斤只要两块钱 }hd:avze  
梨子无论绿皮褐皮的也只要两块钱一斤 yYM_  
像台湾土产的这种褐皮梨 QvN=<V  
大陆所产者毫无渣子 NRgNW1#  
比较特殊而台湾没有的 ?Wz rv&E2  
是一种海棠果 dwAFJhgh  
黄皮如大汤圆般大 yDW$v/j.|  
肉质类如苹果 *Af:^>mh  
但涩而酸 C|W\qXCqu  
我吃了一口 1JXa/f+  
就整斤丢掉了 z}:|is)?  
&?mJL0fy  
买了一双人造革鞋十五元 3>t^Xu~  
但胶带却要十块钱一卷 vPA {)l\K  
Ot#O];3  
会场上有一深圳乐厂 WYklS<B[  
推销一种调音机 k9pOY]_Y  
可兼节拍机,闹钟,马表,手表用 {@8TGHKv  
只要120元 :RE.md  
我买了一些来送人 ,3tcti~sZ  
但陈庆灿说 $Q cr  
台湾国乐界都用眼睛而不用耳朵调音 ApxGrCu  
而这个调音机恰缺这项功能 \E3e vU  
所以这种调音机在台湾不会有其销路 0kdPr:B Q0  
若然则是实然而非应然吧! "=97:H{!  
O>j_xW]V  
在上海音乐学院附近 UBy< vwnU  
看到有一种南胡 Q-g}{mFS  
只要185元一枝 io{uN/!X_J  
还价后以150元成交 J` J^C  
后来到上海民乐厂看到 b;XUv4~V  
竟还有110元及60元的南胡卖喔! 43 h0i-%1  
LCMCpEtY*K  
有一位云南白族的老兄 6(uK5eD(!n  
拿了一枝弓笛来私下展示 qvH7otA  
一枝五千人民币 -1 Ok_h"  
号称可以吹三个八度 g-Y2U}&  
(且有录音带及书谱为证!?) >u:t2DxE  
但并未量产所以只能预定 u79,+H@ep  
惟我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ZfYva(zP{Q  
他也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mOkf   
不过他仍坚持 6*n<emP  
我吹不出来他吹不出来 SuU_psF  
并不能证明 z rg#BXj7  
所有的人都吹不出来 _b8?_Zq  
我问他能吹三个八度的原理何在 5_MqpCL  
他说不能告诉我 toCxY+"nbU  
又问他笛身何以要弯成弓形 sw'?&:<"Ow  
他也说不能告诉我 u'BuZF  
我私下问别人 ,>rr|O  
他这项所谓发明可信么? |/R)FT#i  
有一个人说 "A6T'nOP  
他是吹牛大王 ~Yw`w 2  
另一个人说 >5Rcj(-&l  
他已近乎神经错乱了 N5%zbfKM  
我知道发明家都可能会有点儿与众不同 8- U1Y  
但给人的印象到此地步 = UT^5cl(  
倒也少见吧!
古琴文化网 guqinwenhu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