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载自 《心裁国乐谱》网站,孙心裁 X@2[!%nm k$j>_U? P http://mayasun.idv.tw/topic.asp?TOPIC_ID=35
a2SMNC] B{PI&a9~s% 全国第四届 古琴打谱会暨国际 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一)人物篇 Ao69Qn LaG./+IP 第三届古琴打谱会是在1985年(26/5─30/5)于扬州召开的 /Z94<}C6b 距今已18年了 nK)U.SZ 所以这次古琴打谱会出席的代表特别茂盛 NVAt-u0LB (第一届1964.12.09─14于北京举行,四十余人出席 4%0eX] 第二届 1983.04.30─05.07于北京举行时,虽是在历经19年之后 {.K>9#^m 也只有五十余人出席 n&jfJgD&g 而第三届竟有八十余人参加) pPu E-EDk 兹简略介绍如下: Xk8+m> Q
&<:W4N* 乔建中/音研所所长 py6|uGN 王子初/音研所副所长 3Gubq4r 赵宋光/前星海音乐学院院长 #qtAFIm' 吴文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景略子) L#1YR}m 龚 一/上海民乐团团员 ?YOH9%_cs 丁承运/温州大学教授 ! av
B &Z 李祥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4#1[i|:M 赵家珍/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gu7mGHn- 阎林红/中央音乐学院讲师 k^:)|Z 戴晓莲/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uckag/tv 王建欣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bx_`S#*N 凌瑞兰/渖阳音乐学院教授(凌其阵女) Gt3V}"B3\ 朱默涵/渖阳音乐学院教授 DpI)qg#>V 李明忠李村/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李明忠女) UR>zL3 姚公白/(姚丙炎子) $e)d!m. 翁瘦苍/常熟虞山琴社社长 ^$}9
Enj+Y 朱 晞/常熟虞山琴社副社长 ~Pq1@N>n 俞伯孙/成都东坡琴社社长 FctqE/>}I 高培芬/山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M_<O'Ii3 刘正春/南京金陵琴社副社长 !`LaX!bmp 汪 铎/苏州吴门琴社副社长 ,]+P#eXgE 刘善教/镇江梦溪琴社社长 $6kVhE!;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 nlOM4fJ( 李禹贤/厦门古琴学会名喻会长 f 0A0uU8y 戴树红/上海今虞琴社社长 sKVN*8ia 谢导秀/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P3sDN 张子盛/天津古琴艺庄 D6=Z%h\* 梅曰强/扬州广陵琴社 ^I*</w8 殷继山/太仓大还阁琴馆 rXPq'k'h#- 陈成渤/杭州龙艺琴苑 s<Px au+A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徐元白子) ,u8)g;8s 徐晓英/四川锦江琴社 B2w\ 曾成伟/四川锦江琴社副社长 9~2}hXm; 顾泽长/辽宁古琴研究会会长(顾梅羹孙) $T.we+u 王 政/常州西湖琴社 61L
vT" 吴 钊/音研所研究员(<琴曲集成>编者) DK;p6_tT 许 健/音研所研究员(<琴史>作者) |2z?8lx 崔 宪/音研所研究员 RB`Emp&T 林 晨/音研所副研究员(林友仁女) =Yg36J4[ 李 玫/音研所研究员 `z=U-v'H)D 秦 序/音研所研究员 ]r8t^bqe 萧 梅/音研所副研究员 sEP-jEuwG 陈长林/中科院研究员(<龙朔操>打谱者) $O9Nprf 张铜霞/中国歌舞团(<七弦琴音乐艺术>主编) CZe0kH^:{ 余青欣/中央民乐团 (Z;;v|F.i= 金治中/昆明 ?-1r$z
香港:沉兴顺、唐健垣、谢俊仁、周旋捷、李春源、向雪春、李 明、吴英卉、林 琳、欧柏青、杨春微、黄泉锋、荣鸿曾 /Ut h#s: 台湾:陈庆灿、李 筠、李自强、吴怡青、王梦兰、孙新财、蔡灿煌(英国) W ZdEfY{ 日本:菊田勋、荒井雄三、高桥亚弥子、拇尾亮子 KCu @5`p 韩国:贾瑀铉 {/#^v?, 加拿大:黄树志、梁丽云 \
'G%%%;4 美国:唐世璋 VJmX@zX9 #Mkwd5S|L bw\fKZ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二)学术篇 uu@Y]0- @*P$4c 「打谱」是弹琴的专有名词 h
U\)CM 原指按照(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指法谱 1BO$xq 经实际按弹 M0zJGIT~b 试奏出(有节奏的)全曲原貌来的过程, KJ M:-z@ ufyqfID 以往的琴人既只用(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谱 Dvbrpn!sk 则古人所谓的打谱 Y /$`vgqs 是并不包括译出简谱在内的 yr?*{; 与今人所谓的打谱 6;6a.iZ 必包括译出首调谱在内不同 ^}7iouE C "Ah (EZAR
我们今日所见到的 琴谱出版品 J/X{
Y2f 往往在曲名右侧 bL
soKe 会记录出由谁(根据何琴谱)打谱的资讯来 onL&lE 所以打谱的重点 o!!";q%DX 可说已由演奏的意义 &/R`\(hEA 转化为翻译的意义 2[6>h) (翻译就不一定是要经过实际按弹过程的) qKNX^n; 琴调的首调意义乃变得重要起来 ^PA >t$ 不懂琴调 `B'*ln'r5 是绝无法打谱的 exT
O#*o K(@QKRZ7[ 譬如<神奇秘谱>的五音调(宫调、征调、商调、羽调、角调) r!:W-Y% 定弦既完全相同 D1]%2: 古人的打谱就只要照谱索徽宣科即可 Whp;wAz 并无须理解此五个五音琴调间的区别 Z^5j.d{e$ (WZKqt)S"o 今人的打谱既要记成首调简谱 E^B*:w3 则此五音调的第一弦各是(相同还是不相同的)何音? [!1z;
/ (也就是说宫是何律啦!) RP 'VEJ 就成为很基本的问题 #2l6'gWE0 (柳琴兄曾说 VtIPw&KHW 用音既一样 &9X`tCnL 记谱上的区别并无意义 =%P'?(o| 可是除了笑我是书呆子的两位前辈之外 f'P}]_3( 就没有其它任何一个琴人 ]k~Vh[[ (尤其是学者们)是这样理解的 E]$YM5 xEdCGwgp# 就算没有记谱上的区别 ,S[,F0"% 则全记成何宫何调? .#0),JJZ[ 总还是一个现实问题吧!) B w?Kb@ ~_<I}!j/B 我在与会前 &S[tI$ 在网路上一直请教这个问题 f0H
5 )DJf 始终没有人能回答 jyQBx 所以在会议中 k.=67L 我也将此问题遍问琴友 g-lF{Z 唯大都不得要领或众说纷云 =+;1^sZ 好在丁承运与唐世璋两人的论文中 7xz~%xC. 恰好就都谈到此问题 -wv5c ."b=dkx 我认为这个问题 2ED^uc:
0S 实是此次会议唯一能构成学术论题的议题 gSLwpIK% 也是我参加此次会议唯一的收获 E)z[@Np 值得在此报导一下 %. ^8&4$+ =qPk'n9i8 关于<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Gt1T[:QUX 唐世璋认为 EXn$ [K; 宫调与角调、羽调相同,第一弦皆为So(1=F) }%LwaRT 征调与商调 相同,第一弦皆为Do(1=C) ~3-2Iu^F oEPO0O 吴文光的意见 pgT XyAP{ 基本上与唐世璋相同 Cx$C+ 只是征调比较多样性 $T7hY$2Ql 第一弦时为Do, 时不为Do, y\0<f `v6 他认为这是一种转调的现像 Zkl:^!* Vfew )]I 若然, R{{d4=:S 则<神奇秘谱>的五音调不但与主音无关 ER,,K._?B 与音阶也是不可能有关的了! L$zI_
z 'A@[a_ 丁承运的意见 [)UF@Sq4+Q 则不但与他俩不同 8was/^9; 且颇为特出 gNkx]bm 并与我的假设相同 Y^5X> 又有根有据 obWBX' 很能引起我的注意来 "a;z St/<\Y,wr 他说: {6MLbL{ 宫调1=F第一弦为So(以第三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5 6 1 2 3 5 6 /?X1>A:* 商调1=C第一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1 2 4 5 6 1 2 _\yrR.HIa 征调1=G第一弦为Fa(以第四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4 5 b71 2 45 #:Z"V8n' 羽调1=D第一弦为bSi(以第二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7 1 b3 4 5 b71 q@ !p 角调1=A第一弦为bMi(以第五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34 b6b71 b34 [P#^nyOh( 假如商征对调的话 w6tb vhcmU <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2y;
|6` 是可以一言述之的 Yc;cf%c1 那就是: [XFZ2'OO 宫调以宫为宫 k1;,eB 征调以征为宫 _YF~DU 商调以商为宫 Zur7"OkQ 羽调以羽为宫 )US|&>
o8 角调以角为宫 aIaydu+ \ (这个琴调的早期理论 CORX .PQ 就与我的燕乐宫调理论完全相同了!) KI (9TI* 而丁教授特别指出 x" 21 Jh 早期琴谱<西麓堂琴统>的琴论中 "h.} o DS 就曾指出 +o&E)S}wP 征调应称为商调 |F5^mpU 商调应称为征调 Y68`B"3 (我至今虽还找不出此段话 + wd} '4) 但想来他之所言是确有根据的) il^SGH AMqu}G 丁教授说他这理论是可以用很多方法验证的 ),`MAevp 譬如说征调的第一弦为什么定音是Fa $$C5Q;7w! 而不是唐世璋所说的Do呢? G#V5E)Dx 因为征调曲的第一弦空弦散音是不用的 i(.c<e{v~ 第一弦的空弦定音若是Do \ZrLh,6f. 则征调曲为何不用Do音呢? `K[:<p} 可见征调的第一弦是Fa $4.mRS97g 所以征调曲才不用第一弦的空弦散音 /Z<" 6g? (与姜白石所说征调是去母调 W"9iFj X 所以征调是以住声为宫 JtYc'%OF 以母声,也就是古琴的第一弦为清角 BcV;EEi 当是同一道理吧!) 6_/oVvd n=v4m_e <神奇秘谱>的角羽两调不多 $$YLAgO4 丁教授的理论当是可以验证的 ]e+IaZ[Wo 我很愿意试证之 oiAU}iK: I\V33Nd 不过 _@D}2 话说在前面 $IUP; 即使丁教授的理论可以获得验证 ?#]K54? 但因为中国的基本乐理 Yjz'lWg (也就是记谱法)并未被建立起之故 iqf+rBL 这个验证是并不一定能被承认的 U|odm 58s 因为记谱法本有两种(以上) N>i1TM2 也就是之/为调名制两种 Re?sopg0r &8t?OpB =h 譬如燕乐的羽调 ^EU&6M2 为调名制记为 1 2b3 4 5 6b7 1 'R6D+Vk/ 之调名制却记为 6 71 2 3 #45 6 @'[w7HsJ 日本人现在已记为2 34 5 6 71 2 QI>yi&t 陜北人却有记为 5 6b7 1 2 34 5者 QC>I<j&`! u#=Yv|9 最有名的曲例就是<锈金匾>啰 #r 1
$=GY <锈金匾>的陜北原曲调是 AEkgm^t.{ 1=G含4与b7的清商调音阶苦腔(乙凡调,重六调),主音为So: :4$Ex2 5 42 5 16 5 65 4 JA7HO| 6 .DJRY 王沂甫则记为1=C只含4的下征调音阶,主音为Re: 2^Gl;3 2 16 2 53 2 32 1 +T[3wL~ /:dVW"A| 惟依之调名制当记为 /1++ 8= 1=F含#4的宫调音阶,主音为La: #I9|>XE1 6 53 6 27 6 76 5 tF)K$!GR[ AG)N^yd 依燕乐及日本唐传雅乐原所采的为调名制 G\h8j*o
则是1=D含4与b7b3的羽调音阶,主音为Do: 2a*1q#MpAt 1 b75 1 42 1 21 b7 /b@0HL? ]!H*oP8a* 这个记谱法在今人看来 @Zd+XWFw 无疑是上四者中 ;}IF'ANA 最难且最不中听的 o*/\oVOq (因为<绣金匾>本非含b7b3的羽调音阶 YlOYgr^ 羽调的偏音在五度环的二三音 IDBhhv3ak 而<绣金匾>的偏音在五度环的六七音 ri~d Wx 羽调的五声音阶当有一个大三度与一个小二度 >>krH'79 (即曲调中4,b7两音(陜北的14两音)为偏音)
7-Rn{"5 而<绣金匾>的五声音阶中并无大三度与小二度 yZI4%fen 且14两音为主音(63方为偏音) HCQv"i}- 由此也可知<绣金匾>并非羽调 r5[om$|* 当属含#4的宫调音阶 pfg"6P 而宫调音阶无论之/为调名制既法是完全相同的 LXIlrZ9D5 这里只是举个大家较熟的曲例而已 L.(T"`-i 但以羽调音阶记谱的曲例 Mr:*l`b_ 日本唐传雅乐中尚有很多) lj%8(X u 因为这种角羽两调的为调名制唱法 h./cs'& 于宋元后失传了 4,f[D9|: (为调名制且于1117年被整个放弃了) (]j*)~=V 连日本人都将羽调改记为低二度调 Fy-nV%P 把 1 2b3 4 5 6b7 1 M
"p6xp/ 改记为2 34 5 6 71 2了! S}e*~^1J 与现代有些曲谱 Q3%a=ba)h 把粤曲的乙凡调 /6F 1=O(c> 1 2 4 5 b7 1 fT._Os?i 改记为低二度调 mquna"}N 2 3 5 6 1 2异曲同工 YkPz ~; 7=om / 但我要这样说: tZ>>aiI3 所有的声调(音阶)都是应以七声作论的 6f6_ztTL 所有的地方音乐与古乐的曲谱 'N=' B<^;% 原也多是七声音阶 ;~z>GJox 绝少只有五音者 6 6x} |7
-a3+C,I8g 如粤曲的乙凡调正确的七声表示法当为 KtY~Y 1 2 (3)4 5 (6)b7 1 `]]gD EPG{ 若改记为低二度调,就成为 &{&lCBN 2 3 (#4)5 6 (7)1 2 ]Ke|wRQD <双星恨>一曲若这样记谱 #f.@XIt' 就要转调三次 Pb} &c 且不但宫位不同 ?>q=Nf^ Q. 音阶也都不同! =Cs$0aA 这时#4b7等音阶特征音 9 N=KU 就常会被歪曲或省略了! 7x9YA$IE 实不若传统记谱法简明合理 8q7KqYu : ` F>B 再以<锈金匾>为例 cv:nlq) 原曲原有 L3q)j\ls 232 12 5 54 24 21 b7 一句 KGi@H%NN 都并不被记为 ^'QcP5Fv 3#43 23 6 65 35 32 1 ml=1R>#' 而被改为 K *vNv4 36 23 6 …………. EN.yU!N.4 _1y|#o 原有 X_s;j5ur 21 b76 1 一句 w,8 M 王沂甫并不记为 b9|F>3?r> 65 43 5 2 )RW*Qu;+ 而改为 &:]_a?|*S 65 42 5即 i )3Y\u 21 b75 1 F&lc8 总之七声音阶都被修改为五声音阶了! #2yOqUO\ qa^x4xZM 我们若只拿到修改的五声音阶谱 !nVX .m9 是不一定看得出 r_)-NOp 原来的七声记谱法 {KwLcSn 才是最简明自然且最为合理的 spO?5# HT?`PG 丁教授也说 j K[VEhs 并非他要标新立意 c}Z,xop<P{ 他也并不提倡开倒车 8f^URN<x 只是事实的真相既是如此 +6<MK; 他也就不得不把它发掘出来 &[cL%pP pI(FUoP^ 知道这些历史真相的人 Zpb3>0<R 其思维方式 >4M_jC. 是不可能与俗论相同的 4)Pt]#Ti 也就难免成为众人眼中的异类啦 |nry^zb eV9:AN }K= 所以丁承运劝我不要跟一般人多费唇舌 .[cT3l/t 但真的假不了 "G6d'xkP 假的真不了 '4Z%{.; 历史的真相在中国乐理被建立起来以后 Zz?+,-$_*& 是终会被揭开的 ::H jpM 而建立中国乐理的任务 e@]cI/j 总该由我们努立来完成 O-T/H-J` 不能继续任令 vW$]:). 不懂乐史的人来代庖吧! m OmT]X =5Q;quKu^5 第二个勉强能称得上是学术议题的 ^fK8~g;rB 是打谱能不能修改原谱音高? vp mSzh 是应完全复元 |w~zh6~ 还是容许校刊 h:bs/q+- 甚至再创作的问题 ^D4 b\mF W\~ZmA. 多数人当然是主张 0SKt8pL` 应加以校刊的 iXl1S[.l 因为琴谱原都是手抄本 t1C{ 笔误必然很多 1b|<
#s
yP= 但像<神奇秘谱>这样的早期琴谱来说 ,7%(Jj$
^ 有些特殊徽分是一再出现 DvOg|XUU0 显然不是笔误的 vy|}\%*r~ 今人若以后代的标准与眼光 L6 _Sc-sU 主观的来推论这些都是手误 {zF 我个人就并不表赞成 ;;nmF# 譬如唐世璋与丁承运就都曾指出 dJ24J+9}]j <神奇秘谱>的 琴曲多有b3之音(b7与4那就更多了) k}T~N.0 那就更不必说羽角两调的琴曲了 jHz] 主观的把变化音修改为偏音甚至正音 ui 2RTAb 正就是燕乐28调(及琴调)失传的原因 KAsS= ` svo^#V~h' 有人主张修改过之后 %< j=& 应加以注名 GUN<ZOYb= 并说明理由 -IX;r1UD 这就算是一种补充性的修正意见吧! bjT0Fi0- --------------------------------------------------- Wnf`Rf)1z 会中有一位日本人 K=(&iq!VO 展出他在网站上的琴谱 3J,/bgL5 是用.tml写的 STOE=TC> 不但 古琴谱字须由中文合成 N,[M8n, 且并不规范 z%g<&Cq 如挑,只能用兆来表示之类
vN4X%^:( 非常原始 @XIwp2A{+ 即使用扫瞄影像档 p$9N}}/c 也比它省力省时且更好看吧! r1?LKoJOn :cC`wX$ 我所发表的电脑打谱论文与程式 n.1a1 Tf 是可以译谱的 nAts.pVy" 但多位大陆学者表示 !h4 So4p 他们所感兴趣的只是抄谱而非译谱 xD1wHp!+ b/5~VY*T 一般琴人则多无电脑 ~Q%QA._R? 也没上过网站 |g;XC^!%=o 少数表兴趣的人向我要论文 x~{m%)I 也只是交儿女研究而已 ;F0A\5I 倒是来自香港与外国来的琴友们 ,RT\&Ze5 比较感兴趣 fZ
%ZV 李村小姐关心古琴指法谱之没有节奏讯息问题 D1g1"^~g 发明了一套板眼符号 &H+<uYV 唯就不说刘天华早已采用了简谱的减拍线法 `HJw wKd 来表示节奏吧 (U.&[B 南北曲工尺谱及南管工尺谱上 t]&n_]`{. 原来岂非已有一套通行的板演符号么? `7
B
[< 又何劳李村小姐来另行设计呢? Sr+1.77} v#/,,)m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三)琴艺篇 6kDU}]c:H] wK\SeX 这次会议的名称 ,*lK4?v 既是打谱(演奏)与学术研讨并列 H+ M~|Ju7 则正式代表(只缴费一半)最少都要弹奏一曲 dO8Z {wfs 有些且既演奏又发表论文 *v5y]E%aW 像我这样 X*Q7Yu 只发表论文而不演奏的 "R30oA#m 可说是绝无仅有 F
H%yyT d,0pNav) 我为什么不演奏呢? D3HB`{ 因为曾有一个人对我说 3=K-+dhk|t 我弹得可还真不错 Ys3C'Gc 但要是不弹的话 G:&Q)_ 可就更好了 r}5GJ|p0 \@F{Q- 茍依我之愚见 dl;A'/(t 此次会议中 /KV@Ce\ 要是不弹的话就更好的人 dkn_`j\v 可还真是不少 ?t%5 / 这些人若原非名人
?PQiVL 则其琴艺若何 1)Ag|4 我也就不说也罢了 ePY K^D 单表表一些名家的琴艺吧: c`jTdVD vcSS+ 吴文光演出的<关睢><离骚> Q@j:b]Y9 当是这次会议中 'V>+G>U 最特出而引起众多关注讨论的 9,>M/_8> (殷继山认为他属当今第一) oDP|>yXC) 主因是他的神情不但极为投入 Wex4>J<`/ 且都相当激动 \Q)~'P3 oz0-'_
<离骚>一曲若单由曲名来解 7SM/bJ-M# 固然可以被理解为是激动的 02+^rqIx5 但琴曲的内容似并无甚多激动之处可呈 ~g,QwaA[ 何况<关睢>的本文既是 D0]9
-h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么 G?V3lQI1n 又有何激动之处可表呢? $fn^i. 但是倒也还真是有人 .ev]tu2N 代其强解为 V('b|gsEo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AP~!YwLW 所以才”性冲动”! ~G$OY9UC "l@~WE 古琴讲究的是”清微淡远” 07MLK8jS 难怪有琴友发言说 e,4G:V'NX 吴老师这样弹琴是会伤身体的! +I~?8* w##Fpv<m 我有幸与吴文光老师多聊了一回 _HL3XT 了解到他长期在国外演出 wvYxL
c#p0 常须与其它国际级的传统乐师较量 tvH)I px 他认为必须采用这种演出形态 TDseWdA 才能镇得住(不懂中国琴乐?的)外国人 *K 7L5. 也就是说 g ` {0I[ 他不止<关睢><离骚>是这样的 j>:T)zhyY 其它曲目恐怕也都是这样激动的吧? z&:[.B l00D|W_9 吴老师是吴景略大师的公子 df)1}/*L 长期处于被乃父声名所笼罩之下 gbh:Y}_FU 其实他的文化水平远超过乃父 EtcamI*` 又是民乐音乐学的博士 Xg)yz~Ug 但目前在中国音乐学院中 }B.C#Y$@ 似并无一展长才的机会 hPH7(f|c{g 连古琴学生也没有了 Nl8Cctrf 这与他的激动 0jS/U|0 有无关联呢? t.TQ@c+,J 7/yd@#$X 另一位名家是厦门的李禹贤老师 %2+]3h>g 他的演出吟猱较多近于颤抖 INT2i8oU 被其老友戴树红加以提出 OH(+]%B78 认为动态应与静态加以交互运用 h=tY 5]8 才能给欣赏者一些留白与领会空间 \r2qH0B <春怨>若演奏得咬牙切齿 uXC?fMWp. 那就成为<春恨>了! .edZKmC6 CNz[@6-cYU 李老师与戴老师一样 .`p_vS9 为人极为坦然及热情 RAxz+1JT 他建议下一次的打谱会议 =1(BKk> 若能加以事前的计划分配 :tgTYIF 则集全国之力 /l`XJs 六百多首琴曲就可以很快打完了 ?|/}~nj7 不要只指定少数指定曲为打谱对像 f:SF&t* 以免重复的浪费人力 93dotuF c%dy$mkqgK 他认为现在大家所演出的曲目 -jy"?]ve. 其实就始终只有这几十首而已 EpfmH ` 这与十亿人民 ~_&.A* Jh 一天到晚只听八出样版戏 {3Rax5Ty 有何区别呢? K|/a]I": P&YaJUq.u 我非常同意他的见解 5a&wM 但在最后的综合讨论中 vOS0E^ 他却不愿提出此议
R
pbl) 因为李祥霆(等)认为 `iI"rlc 打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打的 t<7WM'2<y 打出的谱即使再多若不能用 4tU~ ^z 就完全缺乏意义! :6 fQE#(s& n\YxRs7
hF 但是能不能用由谁决定呢? qw/{o:ce] 谁能阻止非名家们来打谱呢? Ss:,#| 连他自己也提出这样的问题来 )X/Faje 却又并无可行的解决方案! Ed-gYL^< {P5@2u6S 我个人以为 xRUYJ=|oh 这些名家们 i<?4iwX%i* 无论多么努力 [:'n+D=T3M 终究未能打出所有的琴谱么 `lhLIQ'j 那么在音高的部份 Gpu?z-) 借用众力来完成 (
A) wcB 而节奏部份 LA+MX0* 则容许名家们(包括所有的一般琴友们)来进一步完成 5HN<*u%z 又何害之有何益之无呢? gK( 4<PO' cn0Fz"d 渖阳凌瑞兰老师 F~AS(sk 以 录音的方式代替演出 M&FuXG% 且有电子音乐作为伴奏 Y Pc< 是本次会议中 e2fct|' 颇令人鼓舞的演出 t;]egk 但正如意料之中 o~K 2K5I 保守的琴界 (?!0__NN; 似并不特别推崇此项成果 :I('xVNPz 那么电子古琴的推出 1sjn_fPz 就更难以指望了 Uk9g^\H<D 其实古琴是最须要电子化的中国乐器之一 SS~Q ;9o 现在演出古琴既必用麦克风 gT
OMD 则与电子古琴所差无几! ar|[D7Xrq\ \gkajY-? 天津音乐学乐的李凤云演出时 dWy1=UQfP 由夫婿王建欣以琴箫齐奏 B>ZPn6?y 真正是琴瑟合鸣 L'Zud,JKg 可惜箫声不大 MDPM OA pxx(BE 张铜霞的演出 mmL~`i/ 曲目简单 Oy&'zigJ 但有板有眼有浓有淡 p#d UL9 恐与她身为一级演奏员的训练 f zO8by 及演出经验丰富有关吧
I={{VQ F21[r!3 金蔚是浙江的年青美术老师 Z L</ 表现不疾不徐 ([*t. 这是我个人颇为欣赏的两个人 jVIpbG44 DeA'D| 多位琴家之女 g-FZel
不但能克绍箕裘 njMy&$6a## 且多已在音乐学院任教 N -]PK%* 实是琴界之福 H\mVK!](D 惟这几位后生女琴友 ?m1$*j 指力普遍不如男性 ;vdgF 表情方面也就乏善可陈 u2]g1XjeG 我就不再多说了 uN
62> \T9UbkR 有些前辈 a`*WpP \+ 原是学界(而非琴界)出身 fJ2{w[ne 以学者身份 J36@Pf]h 再续加以实务研习 [r8 d+ 本与琴家续提升琴学内函一样值得鼓励 &|'6-wD. 但在这样正式的会议中了草收场 b<AE}UK 实无必要 6W;kIoB 且见伤于一世英名 HW726K* 故唐健垣就指出 kVnyX@ 这是绝对不应该的 e,&%Z
l|A8AuO*? 值得一提的是 Nh9!lB m*] 一位老外的演出 "}p?pF<'0 鱼贯而出一无留白 --`LP[ll 打了就跑连长拍都不够 !d.>r
7w 几无句逗顿挫可言 o(/ia3 速度虽快但离快而不乱的要求极远 9`xFZMd31A 有人戏称可以加配一个口琴 PAV2w_X~ 当乡村音乐来演出 ; ZV^e 但也有人对这种批评 D~Ohw sL4 大不以为然 3 ?F@jEQk 认为中西的欣赏美学不同 `YNC_r#tG 对老外应加以鼓励而不应加以讥讽 +c`C9RXk 否则就不够厚道 q&Wwtqc9 非琴人风范 IGT_
5te K)&XQ`& TSSt@xQ+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四)会务篇 W;dzLgc 此次会议假上海工商银行位于常熟的渡假村举行 J.2]km 村内有一小湖 P&0cF{ 湖边有室外咖啡座 K=TW}ZO 环境清幽 \)ZX4rs{8 hX%v`8 代表们都有专车接送 HF+fk*_Q 报到后每人受赠刻好的图章一枚 5,BkwAr+6[ 并于扇面上盖印签名作成纪念纸扇 KHz838C] sDm},=X} 无论是会场,餐厅,客房内都有冷气设备 Xl6ZV,1=n7 三餐皆采自助餐方式 ]wpYxos 上下午休息时间 Z4ov 都有餐点供应 kZ-~
;fBe L"7`
\4 正式代表们且都分发有全部的乐谱与论文 Z'dI!8(Nf 这点是我以前所参加的学术会议都未能作到的 %@93^q[\2 以我的论文及曲谱来说接近30页 n "KJB 光印一百份就约须3000元人民币 8;\tP29 而正式代表们
jnzz~: 连八天的吃住交通在内 BC{J3<0bf@ 只交五百多元人民币而已 0C+yq'D~[ 会议全程且都有电视录像与电台录音 OCO,-( 这样的规模 HcVs(]tIW 若无公家单位的全力支持 t0H=NUP8 是绝不容易作到的 -^Km}9g 但会议中必有中途离会者 L_ qv<iM$ 会务单位并未能加以掌握 b[o"Uq@8? 来调整住宿房间的安排 G>S1Ld'MV 应也造成一些浪费吧! efkie} 2G5!u) 打谱演奏与论文发表相间举行 `Mn{bd 参观旅游且安排在会中而非会后 1=5'R/k 与赠送印章 制作纸善一样 h;UdwmT 都是很好的设计 dzNaow*0&V GdeR#%z 会议中的缺点 {C0^D*U: 一是手机声不时作响屡戒无效 #'Y6UGJ\n 二是讨论者 u|>U`[Zpj 都不以提问为主 }_ :#fE 而以发表己论为务 zGd*Q5l 占了保贵的时间 IOZ|85u= 甚至引起了不必要的争论 lEbR) B, 譬如中央音乐学院 赵家珍发表论文时表示 T>Rf?%o “他的学生与其他乐器比赛 `[ ` *@O(y 成绩多属优异 ajW$d! 古琴当是乐器之王”后 eKpxskbhZ 李玫就发言认为她的发言不当 F"f}vl 但这都是个人的意见么 [-Tt11 都无法讨论及强要人认同吧! TgE.=` "7 (赵家珍也确一再重申其原意无误) \BcJDdL 因主持人(李祥霆)之未能加以适当制止 YZ:'8< 乃引起一小段下不了台的局势 \
Q8q9|g?] RyQ\5^z 以主持会议而论 _&Uo|T 赵宋光是最称职的 o p5^9`" 但一般国人 &R FM
d= 多不闇此道 IcA\3j 对他就不无微词 +6)kX4 $4*E\G8 程序安排上 nB Iv{ 会务单位似未依同样琴曲 @1-GPmj- 及相关论文内容来分类集中 YSz$` 7i 以是火力不能集中 UH,4b`b 但若同一曲目一再演出 xKLcd+hCZ 恐也令人难奈吧! 0R 5^p k&_u\D"^"%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五)生活旅游篇
!QW 0 常熟以虞山派的发源地成名 _KhEwd 虞山位于常熟状似古琴 +JAfHQm- 又恰有七条河贯穿 &T/q0bwd 与古琴有七弦巧合 [(P[qEY 故虞山派又称为琴川派 5A]LNA4i K6yFpVl 琴川派的创始人(明末)严澄之墓地仍在常熟 V?V)&y] 4 为配合此次会议的召开 Nw$[a$^n 常熟政府斥资数十万 ^AjYe<RU} 重修了颜天池之墓并开路立碑 2\CkX 方落成不久 O{cGk:
y 自成了本次会议代表的瞻仰旅程之一 L5qCv -{ Z=Y_;dS9 清末名臣翁心存/翁同龢一族的宅第 awSS..g}L 也位在常熟 sEJ;t0.LX 故也是本次会议代表的旅游景点 A"<)(M+kG 翁家两代为帝师 J (&M<<% 且一族中出过两位状元 vl{_M*w
; 翁同龢的书法尤富盛名 >;&V~q:di 其宅第原有七重 I1 R\Ts@ 以前被分划为民居 /Zeg\}/4[ 也是由政府收回规画开张不久的 nh&J3b}B! 惟目前只整修了前半部 GE8D3V;*V 并未全部开放 %)hIpxOrX O$umu_ 吴文光之父李祥霆之师 a(43]d& 虞山派的吴景略大师 s?;<F 也是常熟人 . I&)MZ>n 不过其原居所已不属吴家人 uZ`d&CEh 我们只参观了位于方塔公园内的虞山琴社 o`T< |